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世界经济 > 正文
斯蒂芬斯:石油美元时代的终结
发表时间:2016-02-16 18:16 来源:国际网
毫无疑问,油价将会上升,但我们有强大的理由认为,规则已发生改变。这一切都意味着,政策制定者应当在地缘政治方面进行更认真的思考。对于这个以不稳定为特征的世界而言,没有太多事情可以令人放心。不管理论上有何种好处,油价下跌的范围和速度都为那些催生分裂和冲突的力量增加了另一股破坏稳定的变化。像冷战一样,石油美元时代对世界强加了一种可预测性。为这个时代的逝去而悲痛将是很可笑的,但若忽视其后果,将是同样愚蠢的。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在加强轰炸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的同时,正被迫考虑低价出售国有资产。沙特一边与伊朗打口水战,一边计划在国际债券市场上首次亮相。尼日利亚开始讨论向世界银行(WorldBank)求援。委内瑞拉从萧条走向破产。欢迎来到每桶石油30美元的世界。

围绕石油市场的对话,一度源自两条根深蒂固的假定。一是,低油价有利于全球增长,因为消费国相比生产国更倾向于花掉意外之财;二是,中东动荡将推高油价,所以西方应当支持那些维持着油井生产的阿拉伯独裁者。

常识已遭颠覆。2014年,油价从100美元/桶跌落下来,这本该让消费国兴奋得把帽子抛向空中。但实际情况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受到增长停滞困扰、被难民搅得焦头烂额的欧洲,有着其他的心事。如今既是消费国、又是生产国的美国,无法摆脱增长无力的局面。作为世界上对石油最渴求的经济体,中国也有着自己的挑战。全球股市已随着油价下跌而下跌。

地缘政治同样有违常识。伊拉克、叙利亚、也门和利比亚战事升级之际,油价却在下降。曾经作为底价担保者的沙特,如今把提高产量作为对付伊朗的工具。伊朗核协议的达成,使得西方在像过去那样支持沙特和缓和对伊朗关系之间产生了撕裂。

有关石油的第三条法则——油价下跌永远只是对不可阻挡的上涨趋势的周期性偏离——看来也摇摇欲坠。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一种结构性变化,该变化将把油价保持在较低水平。在1970年代初油价大冲击之前的100年里,每桶石油的真实成本在10美元至40美元之间。伦敦Llewellyn Consulting的经济学家给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观点:这一区间将是未来油价的大致波动范围。

1970年代的冲击重写了国际关系的规则。中东成为地缘政治关注焦点。苏联曾获得了一段崭新、但短暂的生命。委内瑞拉、巴西、墨西哥和尼日利亚等国受到了油价高涨的赐福(抑或是诅咒)。现在,在油价永远低廉的时代里重新想象一下这幅图景吧。毫无疑问,有些生产国将比其他生产国发展得更好,但石油美元的影响力一去不返了。

我感到,西方外交政策制定者仍紧抱一切都未改变的观点。他们认为,虽然低油价将产生破坏性后果——在一些地区还很危险——但这是暂时的,因此不大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地缘政治平衡。生产国将团结起来,高成本油井将会破产,全球增长复苏后油价将再度上涨。“石油峰值”论——碳氢化合物的供应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总是会被推高——有着自己的拥趸。

毫无疑问,油价将会上升,但我们有强大的理由认为,规则已发生改变。10年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如今,页岩油和页岩气的开采,保证了美国可以在2020年代实现能源自给自足。页岩井可以相对低成本地封盖和开盖,为国际市场提供减震器。沙特仍是一个产量调节国,但“调节”的力度已丧失了。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中文简称:欧佩克)已变得虚弱无力。石油减产1%在短期内应会把油价推高10%,但哪一个石油供应国的产能都没有大到能通过减产来增收的程度。结果就是一场对所有人开放的市场份额争夺战。正如Llewellyn Consulting所述,如今的欧佩克更像一个秘书处而不是卡特尔。

环保法律和替代性能源密谋反对碳氢化合物。你不必相信各国政府将达到其气候变化目标,就可以预测到,向可再生能源和替代性能源(无论是电动汽车还是太阳能)转移的趋势将会加快。能源效率也在朝同一方向施压。

这一切都意味着,政策制定者应当在地缘政治方面进行更认真的思考。

对于这个以不稳定为特征的世界而言,没有太多事情可以令人放心。不管理论上有何种好处,油价下跌的范围和速度都为那些催生分裂和冲突的力量增加了另一股破坏稳定的变化。

处于强大的经济和人口逆风中的俄罗斯,将被进一步削弱。叙利亚事态显示,普京或许会因此更具威胁性。

衰落中的强国可能比崛起中的强国更危险。政府收入下降可能会削弱尼日利亚在打击腐败和消除来自博科圣地(Boko Haram)的安全威胁方面取得的进步。上一次油价崩盘是导致阿尔及利亚内战的诱发因素之一。

低油价加剧了海湾地区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对抗程度,可能对伊拉克政府造成致命打击,并且削弱了与“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作战的库尔德人。这或许也会加速美国和欧洲从中东脱身。如果它们不需要石油了,为何还要参与中东事务呢?

像冷战一样,石油美元时代对世界强加了一种可预测性。为这个时代的逝去而悲痛将是很可笑的,但若忽视其后果,将是同样愚蠢的。我们或许很快就会发现,伴随每桶30美元的石油而来的或许是另一种代价。

(作者菲利普˙斯蒂芬斯为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文章转自金融时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