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热点聚焦 > 正文
陈向阳:习主席对美答疑解惑五大亮点
发表时间:2015-09-25 10:18 来源:国际网
习主席谈话全面、系统、深刻,是一次精彩的对美公共外交,有助于外界正确看待中国发展大势,有助于增进中美互信,同时也有效增强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接受美《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全面阐释中国发展大势,兼顾内政外交,直击热点难点,耐心答疑解惑,主动增信释疑,自信从容坦荡,主要亮点有五:

一是清晰阐述中国的全球治理观。

习主席强调全球治理体系是由全球共建共享的,不可能由哪一个国家独自掌握。明确提出“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一直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同时也辩证指出,全球治理体制机制有必要进行调整改革,改革并非“推倒重来”或“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以使之更加公正合理有效,中美对此具有广泛共同利益,应共同加以推动,国际社会应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针对美方关注的亚投行问题,习主席强调其主要是为满足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因为亚洲每年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达8000亿美元。他强调亚投行是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多边开发机构,将同现有多边开发银行相互补充,并重申“中方欢迎美国参与亚投行”。

二是论述致力“政治解决”地区热点和建设性的“中国方案”。

习主席提出在当今世界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因为“只有世界好,中国才能好。”表示中方愿同美方携手应对重大全球和地区性问题,并指中美已在应对朝核、伊朗核、巴以和谈、南苏丹、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等一系列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开展了密切协调和合作。他强调指出,中国对此坚持平等、公平、正义,倡导以和为贵,主张通过和平谈判“政治解决”有关问题,“不赞成强行干涉别国内政”。针对朝核这一“老大难”,他还辩证指出,中方坚持半岛无核化的立场,同时又认为应通过和平手段实现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稳定。

三是直面中美分歧与争议话题,坚定而灵活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与良好形象,刚柔并济、软中带硬、决不含糊。

针对美方“格外关注”的南海、网络安全等问题,习主席强调“看待中美关系要看大局,不能只盯着两国之间的分歧”,因为中美这两个“大块头”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他再次阐释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内容,即“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对于分歧双方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聚同化异,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对可以解决的问题,双方要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加以解决;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以建设性方式“善加管控”,防止激化或升级,防止干扰两国总体关系和合作大局。

习主席强调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外界“不应过度解读”中方岛礁建设,因为相关建设目的是改善岛上人员工作生活条件,并提供相应国际公共产品服务,其有助于进一步维护南海航行自由和安全。他同时明确指出,“中国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中国是黑客攻击的受害国,中国政府不会以任何形式参与、鼓励或支持企业从事窃取商业秘密行为。”强调网络商业窃密与对政府网络发起黑客攻击“都是违法犯罪行为”,中美双方在网络安全上有共同关切、应加强合作。

四是耐心阐释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防政策及中美在亚太的共处之道。

习主席强调中国历来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中国在亚洲没有任何国境之外的军事基地和驻军,中国领土、领海、领空广阔,具有漫长的边界线,需要对国防建设保持一定投入和保持适度规模的军队。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军队将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安全产品。

习主席指中美都是亚太重要国家,强调亚太应成为中美加强协调和配合的“合作社”,而不应成为中美互相角力的“角斗场”。双方应在亚太地区积极践行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理念,两军也正在推进“两个互信机制”建设。

五、敦促外界对中国经济保持充分信心和理性认识,准确解读股市、汇市等近期热点。

习主席强调中国经济增速仍居世界前列,中国经济运行仍保持在合理区间,中国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倚重消费拉动,今后一个时期保持中高速增长有基础也有条件。他指“风物长宜放眼量”,强调看待中国经济“要看这艘大船方向是否正确,动力是否强劲,潜力是否充沛。”因为“在大海上航行,再大的船也会有一时的颠簸。”

习主席指出,前段时间中国股市出现异常波动主要是由前期上涨过高过快以及国际市场大幅波动等因素引起,中国政府为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而采取的措施遏制了股市的恐慌情绪,市场现已进入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阶段。他并指自8月11日人民币中间价报价完善以来,偏差矫正已初见成效,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

综上所述,习主席谈话全面、系统、深刻,是一次精彩的对美公共外交,有助于外界正确看待中国发展大势,有助于增进中美互信,同时也有效增强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