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外交与战略 > 正文
赵明昊:人文交流廓清中美关系“迷思”
发表时间:2015-07-17 15:21 来源:国际网

美国智库学者对两国关系的悲观情绪与中美民间交流合作的扩展形成了一种值得深思的反差,它恰恰表明中美关系的“景观”正变得越来越富有层次,越来越复杂。中美人文交流应更加紧密地融入到中美战略和经济关系之中,应更加有力地回击质疑中美关系的论调,应让两国“沉默的大多数”发出为中美关系“点赞”的声音。具体而言,中美人文交流应更多地为两国专业人士就功能性议题展开探讨提供平台,使其对中美关系的总体状况和趋势更为了解,扩展其“政策视野”,并重视对“国家治理”、“价值观”等深层次问题的探讨。另外,人文交流应有助于祛除中美关系的各种“迷思”,而非让一些不负责任或过于片面的消极论调在两国社会和民众之间大行其道。这有赖于进一步强化中美两国智库交往的质量,勿让智库对话沦为重复的“政策宣示”和无谓的“各说各话”。

6月底,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在华盛顿举行,双方就两国如何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妇女、青年等领域进一步展开交流合作,达成119项共识。然而,相较于涉及网络安全、南海争端等热点问题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两国人文交流所取得的成就和进展在舆论上并未受到足够重视,不少人甚至认为人文交流不过是“烘托气氛、装点门面”。因此,在当前中美关系正进入新一轮转型期,中美关系越来越具有直接而重大的社会影响力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中美人文交流,并使之成为中美关系度过敏感转型期的积极助力,显得尤为重要。

新一轮对华政策辩论启动

今年4月,美国重要智库对外关系委员会发布《修改美国对华大战略》报告,其作者是美国资深外交官布莱克威尔和知名战略学者特利斯。报告认为,近年中国外交政策的日趋强硬表明,中国现在和将来都是美国最重要的对手,因而华盛顿需要一个新的对华大战略,以制衡中国实力扩大而非继续协助中国崛起。这被认为是建议美国政府将对华政策由“接触”向“遏制”方向回调。

与这份报告的论调不同,美国知名亚洲问题专家、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资深研究员史文则呼吁,美国仍应继续“接触”崛起中的中国,重新思考美国是否应继续在西太平洋地区保持“绝对主导”,以及如何顺应地区力量格局的新变化,与中国通过“分步骤的”协商与合作,共同达成中美势力均衡。与史文的观点类似,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前高级主任、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杰弗里·贝德认为,如果不负责任地改变对华政策,无异于“寻找敌人”,美中关系恶化将导致“全球最稳定、最有秩序、最富经济活力的地区转变成另一个冲突地带”,而这并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显然,新一轮的对华政策大辩论已然在美国战略界展开,而且这一政策辩论正日益受到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气氛渐浓的影响,美国普通民众对中国问题的关注度料将提升,也不排除出现更多“抹黑中国”的负面论调。7月6日,美国重要媒体CNN网站推送了题为《为何2016年总统候选人应更加担心中国》的文章,称中国问题带给美国的挑战实际上超过俄罗斯问题等,但却未得到美国政界人士的足够重视。在7月初一场讨论美国下任总统面临的国际挑战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美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正经历结构性的调整,美国下任总统必须重视与中国、俄罗斯等发生“大国冲突”的现实风险。

美国智库的部分专家有关中国问题的负面论调、有关中美关系的悲观情绪终究在何种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社会民意,仍不得而知。近年来,“中国正在推行没有开放的改革”等不实观点也在美国商业界传播,不少在华美资企业抱怨中国的经商环境正在恶化,中国政府对外资企业采取“歧视性执法”,中国的“经济民族主义”更趋升温。此外,有些美国智库学者还在媒体上大谈“中国对美国的亚洲盟友实施胁迫”,“中国正搭建国际和地区秩序的新炉灶”等,如果任由这些负面论调在美国民间舆论中散播,势必会损害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社会环境和民意基础。

“硬币的另一面”不容忽视

然而实际上,人们往往紧紧盯着中美关系中的摩擦、紧张和冲突,而忽略了“硬币的另一面”,即两国人文交往日益密切,中美多领域合作不断扩展。

过去九年来,中美两国贸易额翻了一番,中国已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之一。长期研究中国在美投资问题的美国咨询公司“荣鼎集团”发布研究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企业累计对美投资将达到1000亿—2000亿美元,将为美国创造20万—40万个就业岗位。中美之间每天上万人往来于太平洋两岸,每17分钟就有一个航班起降,2015年两国人员往来有望突破500万人次。

值得强调的是,中美人文交流的成就在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过程中正得到彰显,而且开始惠及其他国家和地区。2014年,非洲多国爆发埃博拉疫情,严重程度空前,并引发了人道主义危机。得益于中美两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交流合作,面对不断恶化的埃博拉疫情,中美两国协力应对,在第一时间派出医疗专家队伍,双方及时分享疫情信息、技术规范和治疗指南。当中国的援助物资抵达埃博拉疫情重灾区利比里亚时,正在执行救援任务的美国军人主动帮助卸载并运送到救援地点。

因此,更趋频密的两国社会接触正使人文交流之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显著提升。

让“沉默的大多数”发出“点赞”声

美国智库学者对两国关系的悲观情绪与中美民间交流合作的扩展形成了一种值得深思的反差,它恰恰表明中美关系的“景观”正变得越来越富有层次,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谁都没有资格给中美关系贴上简单化的标签。而中美人文交流应更加紧密地融入到中美战略和经济关系之中,应更加有力地回击质疑中美关系的论调,应让两国“沉默的大多数”发出为中美关系“点赞”的声音。

具体而言,中美人文交流应更多地为两国专业人士就功能性议题展开探讨提供平台,使其对中美关系的总体状况和趋势更为了解,扩展其“政策视野”,并重视对“国家治理”、“价值观”等深层次问题的探讨,增强其思想层面的厚重感。另外,人文交流应有助于祛除中美关系的各种“迷思”,要对影响双边关系的一系列战略性问题有所关切和回应,而非让一些不负责任或过于片面的消极论调在两国社会和民众之间大行其道。这有赖于进一步强化中美两国智库交往的质量,勿让智库对话沦为重复的“政策宣示”和无谓的“各说各话”。

正如负责主持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的刘延东副总理所言,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功能之一在于,让两国民众感受不同文明的魅力,体验不同思想的碰撞,开阔两国民众的视野,培育包容开放的胸怀。而处于新一轮敏感期的中美关系,需要更为有力的人文纽带,从而使之具有更多的“人情味”,这也将利于美方准确地理解当代中国的“脉动”及“中国梦”的内涵。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客座研究员,文章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