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北亚 > 正文
孙兴杰:“颠倒”的东北亚
发表时间:2014-07-07 13:26 来源:国际网
中韩紧密的关系将成为东北亚稳定的柱石,但不意味着中韩结盟,美韩军事同盟仍是韩国安全的基石。韩国的目的是既得到美国的安全承诺,又获得中国的经济红利。现在东北亚安全的框架是美日、美韩军事同盟,但美国要以此来遏制中国面临两个难题:韩国不愿与中国交恶;中日关系恶化,美国过多的承诺会被迫为日本外交买单。现在东亚从不存在的“东北亚秩序”走向模糊的敌友关系,已成未来趋势。这种敌我界线的混沌状态既增加了各国外交的灵活性,也增加了突变的风险。

习近平访韩,东北亚正在起变化。

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之后,东北亚逐渐形成了中朝相近,韩日携手的联盟阵线,而今这一局面似乎在“颠倒”。尤其是2010年“天安舰”、延坪岛炮击之后,美日韩VS.中朝的格局至今已呈重组态势……当朝鲜核问题、日本右倾化成为中韩外交的主要议题,日朝关系的逐步解冻,加上朝鲜国内的批评中国声音,习近平的访韩似乎完成了这一重组的实质一步。

这一情景似乎与18世纪中期的欧洲外交革命有几分相似,当英法奥普四国的朋友“对调”,形成新的同盟组合,原本英国和奥地利是盟友,而法国和普鲁士关系比较接近,但后来发生了“联盟的颠倒”,英国成为普鲁士的“金主”和盟友,而法国和奥地利两个冤家则结成了同盟,欧洲格局从此改变。

回到今天的亚洲,经贸与金融领域合作虽是此次习近平访韩的一大亮点,但随之而来的地缘政治的变动却更为重要。

“外交革命”这个词曾经用来描述18世纪中期影响欧洲格局的一次外交大调整。在东北亚是不是也在出现这样的“革命”?如果算不上革命的话,也是在微妙的变革。

在习近平访韩之前,朝鲜发出了令人迷惑的声音,中国外交部宣布了习近平访韩的消息后,朝鲜试射了两枚短程导弹,并在24小时内通过官方媒体发布了消息。此后以国防委员会的名义向韩国提出倡议,在7月4日零时开始结束双方的中伤与诽谤,并提议韩国在仁川亚运会期间停止美韩军演。值得关注的是,7月4日是习近平访韩的最后一天,双方发布联合声明,再次确认反对半岛核武器开发的坚定立场。显然,金正恩软硬兼施堵住中韩的举动只是蚍蜉撼树。

7月1日,日本安倍政府以内阁决议的形式部分解禁了集体自卫权,向“正常国家”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这一新事件必然成为中韩首脑会晤要谈及的话题,中韩两国与日都有难解的历史问题,还有悬而未决的领土争端问题。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打破了战后东北亚格局的一个重大的原则,摆脱战败国身份,向正常国家迈进了一大步。虽说德国和意大利早已完成了这一步,然日本的解禁对中韩还是个挑战。

中韩关系的热络已经成为东北亚国际关系的一大特色,此次是习近平和朴槿惠在一年多时间里的第五次会晤。除了中韩首脑频繁会面之外,东北亚四国中的元首还没有举行双边会晤,朴槿惠和安倍在奥巴马的撮合下曾有过短暂的三方会谈,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中日和日韩首脑至今没有举行双边首脑会晤。

更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访韩打破了一个“惯例”,即在中韩建交之后,中国领导人先访朝再访韩,而此次是先访韩,至于何时访朝恐怕还没进入时间表。此次访韩一方面凸显了中韩关系的“特殊性”,照顾到韩国在朝鲜半岛的核心国家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对朝鲜的警示,表达不满。

而日朝关系似乎在近期已经比较热络,朝鲜愿意以人质问题来换取日本的援助,而安倍政府也急于打开对朝外交,一方面摆脱自己在东北亚的孤立地位,另一方面防止自己在可能的六方会谈中被边缘化。朝鲜国内也出现了批判中国政策的声音,金正恩政府也希望减少对中国经济的依赖,中国已经连续5个多月停止对朝鲜原油出口。

那么中朝之间的“血盟关系”是否被中韩“特殊关系”所取代呢?而日朝关系是否也会在破局?冷战期间尤其是朝鲜战争之后形成的中朝VS.美日韩的模糊的阵营正在走向瓦解。中朝之间“同志加兄弟”的关系自不待言,而日韩关系虽然没有达到盟友的程度,但都是美国在东亚同盟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在美国“老大”的协调之下,日韩关系一度比较紧密,美韩、美日双边同盟也在向美日韩三边同盟转变,但现在来看,这种转变短期内很难启动了。

虽然人们习惯将中朝日韩称为东北亚国家,但是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东北亚地区秩序。地缘政治的核心议题是判断敌友,而现在东北亚地区的敌友界线已经非常模糊,除了中韩关系比较稳定之外,其它双边关系都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朝核问题、领土纠纷与民族主义情绪激荡,挑战着各方管控危机的能力。

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日本并不是要变成一个军国主义国家,而是说它在东北亚甚至亚洲安全议题上将发挥越来越的作用。获得集体自卫权之后,日本就获得了更大的外交自主性,比如对朝鲜外交,安倍上台之后一直试图接近朝鲜,搞出了不少小动作。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给日本分配的角色是一个全球大国而非东亚大国,因为作为一个半主权国家日本很难融入东亚秩序之中。现在日本获得了参与与介入地区安全事务的能力,日本将是东北亚地区的一大变数。退一步说,日本也是推动中韩接近的一个动力,至少在应对安倍民族主义雄心方面,中韩是有共同语言的。

虽然中韩紧密的关系将成为东北亚稳定的柱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韩朝着结盟的方向发展,因为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不在场”的东北亚国家——美国。美韩军事同盟依然是韩国安全战略的基石,而奥巴马在4月访韩期间也重申,美韩同盟的重要性,也是在提醒韩国,是美国为韩国提供了安全保障。对于美国在韩国部署反导系统,韩国也需要照顾中国的感受与利益,与中国充分的沟通也能显示出韩国对中国的重视。韩国既想得到美国的安全承诺,又想获得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如果比日本更早一步踏上中国经济增长的列车那是最好的。因此,中日关系的波折,中日韩自贸区难以推进,对韩国未尝不是好事。

18世纪欧洲“外交革命”之所以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作为离岸平衡手的英国深度介入到欧陆事务,欧洲大陆的争霸与英法的全球争霸搅合到一起了。现在东北亚安全结构的框架还是美日、美韩军事同盟,但是美国要以此框架来遏制中国恐怕面临着两个难题:中韩关系日渐亲密,韩国不愿意与中国交恶;中日关系恶化,日本的“积极和平主义”更侧重“积极”,美国需要把握住美日关系的度,过多的承诺会让美国被迫为日本外交买单,这样的教训在一战前的德奥关系中尤为明显,作为大国的德国为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扩张买了单,结果引爆了一战。

在最近两年里,奥巴马并没有把日韩两个盟友拉到一起,而日本又在挖制裁朝鲜的墙角,如此混沌的格局更需要智慧和理性。从一种并不存在的“东北亚秩序”走向更为模糊的敌友关系,已经成为东北亚地区未来的趋势。但必须提醒的是,没有敌我界线的混沌状态既增加了地区内各国外交的灵活性,同时也增加了突变的风险。

(作者为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学者,文章转自金融时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