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球经济形势的特点是,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普遍放缓。但新兴市场国家集体崛起的势头并示停止。 |
美、欧、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由于采取“量化宽松”政策,推行大规模货币扩张,虽对刺激增长起到一定作用,但从长远看去付出沉重代价。主要是原有的结构性矛盾未见缓解,而背负的债务进一步加重。美国公共债务已高达17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7%;欧盟公共债务超过14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0%;日本的公共债务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两倍多,达到工业化世界的最高比例,总额超过10万亿美元。从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数字看,经济似乎有所增长,而潜在的债务违约风险未降反升。换句话说,这些国家将要长期靠举债度日,“寅吃牟粮”,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极其不利的。美国哥伦比亚商学院院长格伦·哈伯德 地指出,美国的生存威胁在其财政,美国财政失衡“威胁其作为一个强国的世界领导地位”。美、欧、日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再也无力担当“世界经济的引擎”,则是不争的事实。 由于发达国家经济疲软和采取“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以及一些国家的内部原因,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较前些年放缓,少数国家还发生资本外流、货币贬值等现象。这是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中又一个特点。一些西方媒体、经济学家就此“唱衰”新兴经济体,甚至说什么“全球经济的势头正从新兴市场 到发达经济体”。这些论点是主观片面的,不符合事实。依据是: 一).它们的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其增速依然远快于发达国家。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3年它们的增速是4.5%,而发达国家只有1.2%。今年20国集团峰会期间,多位知名经济学家合写的文章指出,尽管2013年前两个季度新兴市场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普遍放缓,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强劲得多,尤其是在亚洲”。 二).它们财经状况的基本面好于西方发达国家。这表现在:1.外汇储备增加。不仅中国拥有世界第一位的外汇储备,印度也有2700亿美元,巴西有3700亿美元,俄罗斯近5000亿美元。2.债务负担减轻。2010年以来,新兴市场国家的国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50%降到25%,而七国集团的债务比重从80%增加到110%。3.吸引外资超过发达国家。据联合国颁发会议报告,2012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首次超过发达国家。当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1.35万亿美元,较前一年下降18%,其中发展中国家总数7030亿美元,下降4%,而发达国家总数5610亿美元,下降近30%。尽管2013年在亚洲一些国家一度出现资金外流现象,但从未改变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超过发达国家的大趋势。这表明国际市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潜力的信心。 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不是个别的,而是群体性的。在金砖国家之外,又出现不少新崛起的新兴经济体。例如,“薄荷四国”(墨西哥、印尼、尼日利亚、土耳其)。其中,印尼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增速年均4.5%以上。土耳其在过去10年里,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增长近两倍。据经合组织展望,2011年—2017年土将是该组织成员国中间经济增长最快的,升均增速将达到6.1%。另外,近几年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加快。2013年里非洲增速在5.5%以上,而全球经济增速只有2.9%。 总之,新兴经济体崛起的势头并未停止,更没有逆转。这对世界经济形势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前驻欧盟、联合国大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