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正文
叙利亚化武危机和美国主导能力衰减
安惠侯
发表时间:2013-10-30 16:17 来源:国际网
美国在中东有重大利益,从全球谋霸战略出发,决不会放弃中东。然而,战略重心东移必然导致对中东的投入减少,影响其主导作用的发挥。在中东地区,美国经常要面对力不从心局面。美国的中东政策频频失误,不得人心,大大削弱了它在中东的主导作用,但其主导地位并没有根本动摇。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叙利亚问题上至少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在2011年8月宣称:“巴沙尔失去执政的合法性,必须下台。”两年多时间过去,巴沙尔仍然在叙掌权执政。二是2012年8月奥巴马宣布:“叙政府如果使用或移动化学武器将改变游戏规则”,并画出“化武红线”。由于这条“红线”,2013年8月爆发了一场“化武危机”。

一、巴沙尔为何迄今没有下台?

奥巴马宣称巴沙尔必须下台后,我国中东学者异口同声地认为:“巴沙尔肯定下台,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他们的依据是:既然美国要巴沙尔下台,巴沙尔在劫难逃。伊拉克的萨达姆,利比亚的卡扎菲就是先例。笔者当时曾撰文指出:“巴沙尔并非注定必须下台,事态发展存在多种可能性”。笔者的论断基于如下两点:

(一)根据力量对比,如无外国军事干预,叙反对派无力推翻巴沙尔政权。因为:1、巴沙尔政权仍有相当的民意基础;执政党、政府和军队虽时有叛逃发生,但总体保持团结和运转;叙政府军在战场上保持优势。2、叙反对派成分复杂,群龙无首,政治倾向各异,内斗频繁。国外反对派以“全国联盟”为代表,在国内影响有限。而以“全国协调机构”为代表的国内反对派,虽要求变革,但不主张武力推翻政府,力主政治解决国家困局。3、武装组织派别繁多:(1)叙利亚自由军,属世俗温和派。(2)伊斯兰极端武装组织。(3)听命于“基地组织”的恐怖势力,主力是潜入叙利亚的外籍人员,扬言要建立伊斯兰哈里发酋长国。他们滥杀无辜,手段残忍,破坏性极大。不同派别武装为争夺地盘经常发生火拼。

(二)美国难下军事干预叙利亚的决心。1、由于俄罗斯、中国的反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得不到联合国对叙动武的授权。2、叙利亚得到伊朗、黎巴嫩真主党以及伊拉克什叶派势力的支持,军事打击叙利亚可能引发地区冲突,后果严重,与美全球战略重心东移的决策矛盾。3、叙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的力量不断壮大,推翻巴沙尔政权后,如这股力量掌权,对西方更为不利。

随着叙利亚内战的延续,死伤惨重,难民四处流亡,中国一贯坚持的通过对话,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的主张,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奥巴马也不得不承认,军事手段不可能解决叙利亚危机,政治解决是唯一途径。

二、叙利亚化武危机的来龙去脉。

2013年3月以来,叙反对派多次指责政府军使用化武,西方媒体大肆炒作。政府坚决否认,并反指反对派使用化武,栽赃政府军。叙政府还要求联合国派人来叙调查。而究竟是谁使用了化武,至今没有定论。4月25日白宫宣称,叙利亚政权可能在战斗中使用了化学武器,但对这一“评估”不是十分确定,态度也是模棱两可。

从动机来分析,政府军在战场上占有优势,没有使用化武的需求;况且,美国已划定“化武红线”,使用化武可能带来美国的军事打击,得不偿失。反对派则有利用美国“化武红线”,栽赃政府,促使美国更深卷入叙利亚危机的需要。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在武装叙反对派和军事干预上态度谨慎。4月30日奥巴马表态:确实有人在叙利亚小规模使用化学武器;使用者究竟是谁,无法匆忙确定;在确定前,美国不会匆忙行动。

8月21日,叙反对派再次指责政府军使用化武,造成1300多人死亡。8月27日奥巴马与英国首相通电话,一致认为政府军使用了化武,决定在数日内对叙实行军事打击。局势顿时紧张。美国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然而,民调显示,美、英民众6成以上反对动武。紧接着英国议会通过决议反对动武。美国的盟国仅法国和土耳其愿加入军事行动。这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时欧洲盟国纷纷响应形成鲜明反差。8月31日,奥巴马态度第一次大转弯,宣布将就对叙实行军事打击一事寻求美国国会授权。接着,9月8日在出席圣彼得堡20国集团峰会时,奥巴马表示不渴望对叙采取军事行动,准备研究防止使用化武的其它方式。第二天,国务卿克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如果叙在下周交出拥有的每一件化学武器,并允许对这些武器进行全面清点,不对叙利亚动武是有可能的。数小时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提出“化武换和平”的倡议,叙利亚表示接受,美国及其欧洲盟国也都接受。此举使俄罗斯在外交上高调得分。奥巴马则强调,在20国集团峰会期间,他与普京讨论了“免战”方案,俄方建议是那次交谈的延续。这表明,美国是主动地实现第二次态度大转弯。于是,9月27日安理会全票通过2118号决议,叙利亚“化武危机”实现“软着陆”。

“化武危机”表明,奥巴马不愿,或者不敢对叙实行军事打击。除了前文所列三点原因外,还有如下因素:一是美国民众厌战,国际社会反对者众,附和者寡,美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违;二是美国国力衰减,财经困难,国内问题成堆,不愿挑起一场很可能又是得不偿失的战争。同时也应看到,“化武换和平”方案是在美国威胁使用武力的情况下出笼的,表明美国仍有通过威胁达到有限目的的能力。美国可以向国内强硬派和少数主战的盟国表白,它已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师”。

三、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导能力衰减及其原因。

美国国力相对减弱是不争的事实,但美国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的决心并未减弱。美国已将全球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同时,能源革命又使美国摆脱了对中东能源的依赖。据此,有人认为美国将撤离中东。实情并非如此。美国在中东有着重大的利益,从全球谋霸战略出发,决不会放弃中东。然而,战略重心东移必然导致对中东的投入减少,影响其主导作用的发挥;而中东热点升温美国又必须认真应对,防止利益受损,又会对其战略东移形成干扰和牵制。因此,美国经常要面对力不从心,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的尴尬局面。此外,美国的中东政策频频失误,不得人心,大大削弱了它在中东的主导作用。

(一)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得不偿失。

美国发动战争并付出巨大代价是要推翻反美政权,推行民主政体,扶植亲美政府,恢复稳定,发展经济。美国成功地推翻了塔利班政权(没有能消灭这股力量)和萨达姆政权,而其它目标均未实现。阿富汗战争还在进行,政府管辖范围有限。2014年美完全撤军后,会出现什么局面,难以预料。伊拉克政府无力对库尔德地区、逊尼派集中地区实行有效管理,逊尼派穆斯林与什叶派穆斯林间的争夺从未停止,恐怖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媒体报导,2013年1月至9月伊拉克平民死亡近6000人,伤1.4万人。

(二)美国企图主导阿拉伯国家的转型,力不从心。

阿拉伯世界爆发大动荡后,美国等西方国家欢呼为“阿拉伯之春”,认为是普及西方价值观和发展民主政体的大好机会。美国极力将局势引向民主革命。然而,事与愿违,埃及和突尼斯均是伊斯兰势力上台掌权。伊斯兰势力在阿拉伯世界强势崛起,美国却对此茫然不知所措。2013年,埃及民众发动特大规模抗议游行,要求穆兄会政权下台,军队顺应民心推翻穆兄会政权。美国处境尴尬:推翻伊斯兰政权符合美国利益,但从美国鼓吹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出发,美国又不能公开支持军方政变推翻民选总统。美国对埃过度政府采取了一些反制措施。突尼斯伊斯兰势力掌控的政府,在反对派的冲击下摇摇欲坠。利比亚更是处于无政府状态。事态表明,美国无力主导阿拉伯国家的转型。

(三)奥巴马推行的“新干涉主义”加剧地区战乱,激化反美情绪。

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新干涉主义”,推翻利比亚政府,击毙卡扎菲。结果是利比亚从此处于无政府状态,形形色色的民兵组织和部落各自为政。社会混乱不堪,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国家频临崩溃分裂的边缘。2012年,愤怒民众冲进美国驻班加西领馆,打死美国驻利大使。2013年又发生利总理被绑架事件。随后,利东部地区宣布自治。

美国的“新干涉主义”是造成这种局面的祸首,现在却无所作为。美国等西方大国曾企图在叙利亚复制“利比亚模式”,未能得逞后,转而支持反对派扩大内战,造成10万人死亡,300万难民流离失所,原本美丽富饶的国家被破坏得满目疮痍。内战还在继续,政治解决举步维艰。阿拉伯人民日益看清“新干涉主义”的危害,反美情绪日益高涨。

(四)美国偏袒以色列,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迟迟得不到恢复。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巴勒斯坦人民要求收复被占领土,难民回归,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这一正当要求主要因为美国偏袒以色列迄今未能实现。奥巴马上任后,试图以“两国方案”解决巴以危机。以色列坚持不妥协立场,奥巴马不敢放弃偏袒以色列的既定国策,“两国方案”无法实现。奥巴马第二任期,克里出任国务卿,多次走访以、巴,促成巴以和谈重启。当前阿拉伯国家困于局势动荡,无力给予巴勒斯坦更多的支持;巴勒斯坦内部分裂,不能一致对外;巴、以力量对比,巴方更加处于劣势;奥巴马不可能对以色列施加必须的压力,促其妥协。在这种情况下,和谈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促谈,更多是显示有所作为,为美中东政策制造亮点。巴勒斯坦问题一天不解决,阿拉伯民众就不会消除对美国的愤懑。

(五)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因政策分歧与美公开叫板。

埃及不满美对埃采取反制措施,公开批评美干涉内政。以色列对美缓解与伊朗的关系公开表示不满。沙特批评安理会在伊核问题、叙利亚危机以及巴以争端上无所作为,拒绝出任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沙特高官向媒体表示此举主要是要表明对美国政策的不满。沙特反对美国缓解与伊朗的关系、反对美搁置军事打击叙利亚计划、批评美偏袒以色列。

(六)恐怖势力趁乱发展,日益猖獗。

美国等西方国家援助利比亚反对派的武器大量外流,基地组织北非分支乘机壮大。它们以利比亚、阿尔及利亚边境地区和萨赫勒地区为基地开展恐怖暴力活动。2012年恐怖势力一度占据马里北部地区,并向首都巴马科逼近。2013年1月“基地组织”下属“血色营”袭击阿尔及利亚东南部一处天然气生产基地,绑架多名西方人质。2013年1月,英国、德国、荷兰、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国,“因为西方人受到明确而紧迫的威胁”,敦促本国公民立即撤离班加西。

正如前文所述,伊拉克、利比亚国内恐怖暴力活动已成常态,基地组织恐怖势力已成为叙反对派的主力。美国曾在9.11事件后发动全球反恐战争。然而,正是美国的政策造成了地区的战乱,为恐怖势力提供了发展的沃土。恐怖势力在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发展对美国等西方大国利益也构成威胁。

结语:虽然美国国力相对衰减,但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世界以及中东地区的主导作用在减弱,但其主导地位并没有根本动摇。美国不会放弃全球谋霸战略,虽然反对霸权主义的势力在发展中,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无力动摇美国的霸权地位。因此。美国的政策取向仍然会对中东地区乃至世界的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前驻埃及、阿尔及利亚、黎巴嫩大使)

 

责任编辑:大安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