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日本 > 正文
纪念《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 维护“二战”胜利成果
郭崇立
发表时间:2013-08-13 18:55 来源:国际网
8月8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召开“纪念《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研讨会,主题是“维护二战胜利成果的现实意义”,重点就日本违反《开罗宣言》,挑战战后和平秩序的前因后果及其应对开展讨论。会议由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前驻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大使于振起主持,来自基金会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中国社科院、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战略学会、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的著名学者、专家出席了研讨会。

于振起副理事长在发言中表示,今年是《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在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讨论如何维护二战胜利成果问题,不仅对捍卫中国钓鱼岛的领土主权,而且对维护地区和平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日本右翼势力正日益膨胀,在钓鱼岛问题上无视历史事实,实施所谓“国有化”,这不仅是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也是挑战二战胜利成果,威胁战后确立的和平秩序。因此,钓鱼岛问题早已超越中日两国领土之争,而是关乎众多国家的共同利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特别是那些为反对法西斯而付出重大牺牲的国家和人民都应联合起来,共同反对日本右翼势力的倒行逆施。他强调,日右翼势力正把日本引向复活军国主义的危险道路,威胁地区和平与稳定。“忘战必危”,“好战必亡”的历史教训应当被牢牢记取。美国对日本右翼势力在战后坐大,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负有重要责任。美国如果只图眼前私利,助长日本右翼势力继续发展,最终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国社会科学院前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吴恩远认为,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战胜日本法西斯及日本交还被其掠夺的他国领土发挥历史性作用的《开罗宣言》70周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开罗宣言》奠定了二战后关于如何处理和对待日本的一系列条约的基础,如《雅尔塔协议》、《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书》、《日本国宪法》、《中日联合声明》等,从而为战后国际格局、特别是东亚、东北亚格局的确立起到奠基作用。但《开罗宣言》发表70年来,《波茨坦公告》中第八条规定的“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在钓鱼岛问题上并未得到真正落实。因此,现今继续加强对《开罗宣言》的认识和落实显得格外重要。

吴恩远指出,从1955年的岸信介内阁到今天的安倍内阁,日本右翼势力多次谋求修改作为战后日本和平发展基础的宪法,修改历史教科书,参拜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否认“武器出口三原则”和“无核武三原则”,突破军费预设指标,向海外派兵等,日本在否定侵略战争罪行、扩张军力的危险道路上愈走愈远。当前国际上有人错误地认为,钓鱼岛争端只是中日之间的事,少数地区国家忘记被奴役的历史教训,为虎作伥。美国实施战略重心东移,企图借助日本牵制中国,为亚太地区和平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凡此种种,理应引起亚洲和世界人民的高度警惕,防止对日“绥靖主义”重演。

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中联部调研咨询组成员俞邃认为,《开罗宣言》是二战胜利成果的标志,必须坚决维护。日本右翼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国有化”闹剧,存在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在国内,企图煽动仇华情绪,打击反对党,巩固右翼政权的执政地位,最终实现修改宪法的目标;国际上,巩固日美安全同盟,联合牵制中国。安倍曾提出要和中国领导人开展无条件对话,但实际上是有条件的,即否定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否定《开罗宣言》,否定中日邦交正常化时两国有关搁置争议的共识,是不真诚的。

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在发言中指出,日本和德国同是发动二战侵略战争的罪魁祸首,但战后两国领导层对二战侵略罪行的态度却截然不同。首先,德国历届领导人都明确承认希特勒德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德国对这些侵略战争的后果承担全面责任,并公开赔罪;第二,对纳粹头目绳之以法,全方位推行“非纳粹化”,并严防“新纳粹主义”抬头;第三,教育青年正视纳粹暴行和二战侵略真相,并把学校历史教科书视为培养青年人确立正确历史观的主要途径;第四,德国政府和相关公司向受纳粹迫害者和被迫做苦役者提供经济赔偿和补偿;第五,尊重战后国际协定,放弃领土要求;第六,走和平发展道路,置身于一体化的欧洲,成为“欧洲的德国”。德国领导人对待其二战侵略历史的态度为日本右翼代表人物提供了一面镜子。

新华社世界研究中心钱文荣、万成才认为,当前日本右翼势力日益猖獗,企图颠覆战后国际秩序,究其原因:一,战后未对日本天皇制度和国家机器作根本改造,没有根除日本军国主义的社会和思想基础;二,战后有些重要战犯不仅未受惩罚,反而受到重用,甚至担任首相的要职,其后代继承他们的政治和思想遗产,相继执政;三,没有对日本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进行正确的历史教育;四,美国战后在对日本进行控制的同时,利用和扶持日本,使其成为遏制中国和俄罗斯等国的工具。此外,日本国内经济在经历“失去的十年”之后,面对中国的高速发展,一些人心理失衡,社会思潮向右倾斜,寻求出路。这种思想倾向为日本右翼势力的不断扩张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高级研究员,前驻牙买加、肯尼亚大使)

 

责任编辑:赵光义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