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热点聚焦 > 正文
有感习主席即将出访拉美三国
徐 贻 聪
发表时间:2013-05-24 16:30 来源:国际网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近日出访拉美和加勒比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和墨西哥三个国家。作为曾长期从事该地区工作的“老拉美”,我心里倍感高兴和亲切,对我们国家与这个有着源远流长友好关系地区今后友谊的深度发展也抱有更大的信心和期待。

整体而言,拉丁美洲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多样,人民勤劳勇敢,物产得天独厚,人文传统多元,景色引人入胜,是令世界各方人士向往的地方。

中国和拉美虽然相距遥远,但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在双方的历史文化中,拥有许多交会和交流,曾经并继续成为众多历史和考古工作者的研究课题和目标。在我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6个国家常驻的近20年里,就曾耳闻目睹过许多相关故事和传说。近五六十年来,特别是近三十年间,双方的交往和合作更有令人惊叹的快速和深入发展,体现出双方对历史传统的继承,体现出各自对对方信任和理解的增多、增强,本人对此亦有众多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墨西哥前总统埃切维里亚曾对我说过,他相信关于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从白令海峡走到美洲的亚洲人的说法。巴拿马的前国民警卫队司令、因迫使美国人与之谈判归还巴拿马运河而被其国人称誉为民族英雄的托里霍斯将军也曾告诉过我,(连接两洋的)巴拿马铁路每根枕木下面都应该埋有一个中国劳工的遗骨,巴拿马人不会忘记这段历史。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主席向我感叹过近200年前中国契约华工在古巴为争取独立进行的几次战争和发展甘蔗生产中的特殊贡献,并引用过哈瓦那街头一个大理石纪念碑上“没有一个在古华人是叛徒,没有一个在古华人是逃兵”的碑文评说中国人民的美德。阿根廷的先后两任总统梅内姆和德拉鲁阿都曾当面对我赞扬过中国华侨华人在现代阿根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些,无疑都可以算作鲜明的例证。

不可否认,中国和拉美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也有着不同的优势和特性。正是这样的一些不同,如今在共同愿望和理解加深的情势下,形成了双方可以相互补充和互相帮助的可能和条件。从我本世纪初从外交岗位退休到今天的短短十几年间,双方贸易额的数十倍扩大(从2000年的120多亿美元到去年的约2600亿美元)和相互投资的成百倍增加(从2000年的几千万美元的总量到去年的双方在对方投资总和的愈2000亿美元),显示的就是这种互补性及加强合作意愿的威力和生命力。

中拉关系的起源和进程,中拉关系的互补性和潜在力,以及双方对加强相互关系的强烈愿望,是中拉之间可以长期开展多种合作的坚实基础。共同发展,互利合作,面向未来,造福世界,则应该是中拉双方在发展双边关系中长期坚持的共同目标、原则和基本政策。

中拉合作的增多,特别是理解的加深,有着众多的因素。但应该承认的是,这些成果与双方领导人之间友谊的加深不无密切关系。这十几年来,中国的多位主席、总理等领导人走访过拉美许多国家;大多数拉美国家的总统、总理、议长等高层人士相继访问过我国,有些还多次来访,表明了中拉关系在双方领导人议事日程上的重要程度及其对历届政府的长期连续性。习近平在接任国家主席职务后还不到3个月就决定走访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而且在将要访问的3个国家中两个是相对较小的国度(特多仅5100多平方公里,人口100余万,哥斯达黎加也只有5万余平方公里,人口约400万),表明的是中国新一届政府对拉美的普遍重视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一贯政策,必将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并在当今处理国与国关系中起到典范作用。

我深信,习近平主席此次对拉美的访问必将结出丰硕的果实,推动中拉关系的传承、深化和向更高层次的快速发展,包括双方都在深入谈论的新的合作机制----中拉合作论坛的创建。

(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前驻阿根廷、古巴、厄瓜多尔大使)

 

责任编辑:上官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