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世界经济 > 正文
孙立鹏:耶伦的“三分法”能让中美经济关系回暖吗?
发表时间:2023-04-28 10:54 来源:国际网
中美关系经历风风雨雨,经贸关系始终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未来更需要中美相向而行,在经济领域做出更多的共同努力。正如耶伦所说,中美以负责任方式处理中美经济关系符合两国和世界的利益。期待美方言行一致,回归理性务实的对华经贸政策立场。竞争对抗没有出路,合作共赢才是未来。

近日,美国财长耶伦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中美经济关系发表讲话。这是拜登政府高官首次就美国对华经济政策进行的全面和系统阐述。整体而言,耶伦讲话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为中美关系注入了难得的积极因素。

但也要看到,耶伦表述中也保持了一定的对华强硬姿态。她用“三分法”处理对华经济关系。看似正反平衡、立场“得当”的表述却仍充满了对华偏见,凸显美国利己主义和保护主义色彩。

一、耶伦的“三分法”

耶伦强调从三个方面为美国对华经济政策“定调”,主要内容为:

第一,把维护美国国家安全、保护自身和盟友利益、保障人权置于处理对华经济关系之上。一旦美国安全和价值观遭挑战,美国将毫不犹豫采取出口管制、经济制裁、限制投资、协调盟友等手段对华施压。

第二,希望中美迈向良性的经济关系。美国愿意在增加国内现代供给侧投资的基础上,与中国在经济领域展开“公平”和“基于国际规则”的竞争。而对中国“不公平”做法,美国要坚决采取措施。耶伦称:“要想让这种良性竞争具有可持续性的前提是这种竞争对双方都是公平的……对中国在经济领域的不公平的行为,我们要对中方施加压力,与此同时,我们将继续与我们的盟友和伙伴协调应对的措施。”

第三,加强中美在重大全球性挑战议题上的合作。美国将缓解债务负担和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优先事项,发展“建设性对华合作关系”。耶伦认为:“无论我们两国在其他方面有何分歧,我们两国都要在全球性议题上取得进展。这正是世界需要美中两个最大的经济体所做的事情。”

二、内容评析

首先,耶伦积极表述对中美关系回暖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美国最早与中国大学进行交流合作的名校之一。耶伦在这里演讲,传递出“摒弃杂音”、“基于理性和冷静”重新梳理中美经贸关系的意味。其讲话的积极面,主要表现在:

一是增强中美共识。耶伦反对中美零和博弈,不希望与中国经济脱钩,不认为一方的崛起必须以另一方的衰落为代价,中国经济发展与美国经济主导力也不矛盾。这与中方提出的“合作共赢”主张具有相通之处。

二是夯实合作内容。目前,全球面临着因美西方连续加息引发的中低收入国家债务危机风险,各国缺少协调一致行动带来的气候变化危机等挑战。耶伦呼吁中美要共担责任和义务。事实上,在美西方摒弃利己主义、采取负责任经济政策基础上,中方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和配合,可为中美务实合作增加实质性内容,也符合中美和世界各国利益。

三是有助恢复对话交流。过去两年,中美经济关系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双方经贸高层缺少往来和互动。耶伦愿意在适当时候访华、开展实质性对话的表态,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如果在此基础上,两国重设经贸交流和对话机制,有助于中美关系再稳定。

其次,将安全与人权置于经济问题之上凸显“美式标准”。虽然其主张有一定积极立场,但在许多问题上仍迎合了国内对华强硬的政治精英诉求,充满竞争思维和博弈色彩。耶伦演讲中多次强调,要在坚定捍卫美国价值观和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寻求发展对华经济关系。不仅仍运用出口管制、经济制裁等一系列对华施压的传统工具,而且还酝酿限制美国企业对华投资的方式维护所谓的国家安全。而美国第118届国会已把限制美企对华投资作为立法优先事项。美国一边要加强对华合作,但另一边府会联动对华施压毫不手软。当前中美关系困难的症结之一是拜登政府把所谓的国家安全、人权等因素与经济为混为一谈,经济问题政治化、安全化和意识形态化,不断挤压中美经济关系的余地和空间。

再者,耶伦倡导中美“良性经济关系”的内涵有失偏颇。中国始终提倡“你追我赶”的积极竞争,也从来不惧怕与美国公平地竞争。耶伦提及“发展良性对华经济关系”是积极的,但具体内容和概念有待明确和纠偏。例如“公平”竞争的概念没有明确标准,不能只有符合美国利益的才算是公平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经济秩序”也需要明确,不能认为美国制定的规则就是国际规则,美国可以合则用、不合则弃,而其他国家只能遵守而不能参与规则修订。而中国积极推进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如果错误地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是“不公平”的源泉,中美必将很难实现真正的良性经济关系。

最后,美方关注的具体问题存在逻辑矛盾。一是批评“中国经济胁迫”与美经济霸凌的所作所为相矛盾。截至2023年4月,美国财政部已将399个中国实体列入“特别指定国民清单”,65家企业列入“中国军工复合体企业清单”。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已分别将12、586、126、71个中国实体列入“拒止个人清单”、“实体清单”、“未经证实清单”“军事最终用户清单”。中国显然已成为美国经济胁迫的最大受害者。为应对美国及其盟友的围赌打压,中国被迫且非常克制地采取防御性经济措施,却被耶伦批评为“中国利用经济力量对处于弱势的贸易伙伴进行报复和胁迫”。一方面对华采取极端经济打压和霸凌做法,另一方面却指责中国在“胁迫”他国,本身就凸显了美国的言行矛盾。

二是倡导“友岸外包”与对华“不脱钩”承诺相矛盾。耶伦指出,为应对关键商品和生产活动过度集中于中国国内的风险,美国必须采取“友岸外包”政策,通过一大批美国能靠得住的贸易伙伴合作,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一方面,耶伦称中美不应经济脱钩,但另一方面却又说中国靠不住,必须重塑关键产业链,是典型的选择性经济脱钩理念。

三是标榜美国国内“增加现代供给侧投资”与指责中国“非市场经济”相矛盾。耶伦指责中国政府为本国企业提供支持,帮助它们获取竞争优势,是“非市场经济”的做法。但同时,她却标榜美国利用《两党基础设施法案》《芯片和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增加国内投资供给,支撑美国经济繁荣。事实上,仅价值7870亿美元的《通胀削减法案》就为美国本土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补贴和歧视性保护政策,就连欧、日等美国的盟友也抱怨连连。中国政府对经济的支持政策是“非市场经济做法”,而美国政府主导的巨额补贴和投资政策却成为“正确的”。这是美国典型的双重标准,显露其利己主义的自私心态。

综上可见,中美关系经历风风雨雨,经贸关系始终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未来更需要中美相向而行,在经济领域做出更多的共同努力。

一是相互尊重。中美应始终尊重彼此的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尊重彼此政治道路和经济制度的选择。中国对美政策保持高度连续性和稳定性,但美国对华政策却发生重大变化。美方应当把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真正落到实处,重归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放弃对华经济打压围堵。在此基础上,中美应携手推动探索中美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为两国经贸关系转暖创造必要的政治条件。

二是互利共赢。美方应该正确看待中美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采取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同中方一道加强对话沟通,深化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关键是要区分两国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安全、人文、科技、军事等不同领域的问题。不同议题应交给双方专业的团队去处理。经济团队应排除非经济因素干扰,就经贸领域专业问题达成更多共识,为中美关系带来更多好消息。正如中国外交部长秦刚所说,中美有理由相信互利共赢仍将是未来中美经贸关系的最鲜明特色。

三是拓展合作。中美不仅可以在气候变化、全球经济稳定等多边议题展开必要合作,而且还可以在双边层面拓展更多合作。一方面,在所谓的“竞争领域”合作。例如,中美可就美国“小院高墙”政策的边界问题展开沟通谈判,重新激活中美科技领域合作,造福两国人民。另一方面,在互惠领域合作。即使经历疫情和中美关系紧张,但中美双边贸易额却屡创新高,中美经贸相互依存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在农业、能源、绿色产业链等领域,中美经贸发展仍大有可为。

正如耶伦所说,中美以负责任方式处理中美经济关系符合两国和世界的利益。期待美方言行一致,回归理性务实的对华经贸政策立场。竞争对抗没有出路,合作共赢才是未来。

(作者为现代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文章转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