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欧洲 > 正文
赵俊杰:欧洲“过度依赖”中国?这是个伪命题
发表时间:2023-01-06 18:22 来源:国际网
近期欧洲政坛出现“对华过度依赖论”,认为欧洲应降低对中国产品、技术和供应链的依赖,甚至主张与中国经济“脱钩”。这实际上是对中欧经贸关系紧密、互利共赢的一种错误解读,刻意夸大了欧洲依赖中国的一面,却忽视了中国依赖欧洲的一面,反映了欧洲一些政客既看重对华合作,又对中国存在戒心,还不得不顾及美国因素的矛盾心态。

伴随中美博弈和乌克兰危机加剧,欧洲逆全球化思潮和反华情绪叠加,近期最具代表性的反华谬论就是“对华过度依赖论”。它既在欧盟决策层面有表述,也在欧洲国家政府层面有反响,这种谬论的持续发酵将对中欧关系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伤害。

问题由来

近年来中美关系恶化影响到欧洲对华认知,由于对中国崛起的担忧以及美国对欧洲施压,欧洲政坛出现了“不应过分依赖中国”,甚至与中国经济“脱钩”的论调。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必须“避免陷入对中国的依赖,就像对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依赖一样”。德国经济部正制定减少对华依赖的政策文件,加强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审查,减少对中德合作项目支持。

欧洲国家担忧的对华“过度依赖”体现为进口依赖、创新技术依赖、供应链依赖和市场依赖。仅从进口依赖看,今年4月欧洲中国事务智库联盟发布的报告《欧洲各国对中国的依赖:认知与现实》显示,在被欧盟定义为“依赖非欧盟生产商”的137种进口产品中,中国产品占总价值的52%,包括稀土、钴、镁及石墨等关键性原材料。

夸大其词

欧洲“对华过度依赖论”是一种错误解读和非理性认知。中欧经贸合作并非“单行道”,而是相互依赖,互利共赢。“对华过度依赖论”只看到欧洲有依赖中国的一面,却有意忽视中国依赖欧洲的另一面。长期以来,中国依赖欧洲投资、技术设备和出口市场。欧洲是中国最大的技术和设备供应方,截至2019年2月,中国自欧洲技术引进合同金额累计2167.6亿美元,项目数达56482个。

从西方经济学“最优生产中心”理论及资本利润最大化原则来看,欧洲大企业选择“依赖中国”有其合理性。西方经济学强调一种产品最终只有一个最优“生产中心”,目前来看它大概率在中国而非欧洲。一是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巨大且购买力强;二是中国政府对欧洲企业开放力度越来越大,外资市场准入放宽,目前中国在汽车制造、机场和港口建设、电信等领域对欧洲敞开大门;三是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欧洲企业能在中国便捷高效地寻找到上下游供应商;四是欧洲企业在华投资回报率高,稳定性强;五是欧洲本土生产成本高,俄乌冲突造成能源短缺和通胀高企,回报率低且面临地缘风险。正因如此,中国欧盟商会主席约格·伍德克公开强调:“我们仍希望留在中国。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中国仍是最佳选择。相比其他利益相关方,欧洲更加依赖中国的开放。”

欧洲“对华过度依赖论”夸大其词,试图把经贸问题政治化。诚然,欧洲对中国的依赖度在加深,尤其在供应链和产业链方面,但这恰恰说明中欧经贸关系的密切。所谓“对华过度依赖论”以点概面,夸大其词,是“中国威胁论”的变体,用政治手段来干预中欧经济合作,给双边关系的深化蒙上阴影。德国钢铁企业威尔斯集团高管马克·维泽表示:德国政界与媒体鼓吹的“对华依赖”是个伪命题,中德伙伴关系不应同依赖性划等号。欧洲国家不可能只跟价值观和体制相同的国家做生意,否则欧洲企业就不会长期呆在中国并且不断加大对华投资力度。

欧洲“对华过度依赖论”忽视中欧关系特性,论点站不住脚。中欧关系具有几个显著特性,决定了双边经济“脱钩”是个悖论。一是互利共赢,双边互补性强,利益深度融合,可谓中欧利益共同体。二是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双方都在良性依存中受益。三是中“政冷经热”,即使政治互信降低,也难阻止经贸合作势头。四是韧性十足,双边关系发展中的起伏曲折,都无法撼动双边合作的基础。事实胜于诡辩,就在欧洲政坛鼓吹与中国经济脱钩之际,2021年中欧贸易额高达8281亿美元,同比增长27.5%,双向投资规模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今年前10个月,中欧贸易额达7114亿美元,同比增长6.3%。

出于对华偏见及价值观色彩,欧洲一些政客别有用心地鼓吹”减少对华依赖“,既有遏制中国崛起的含义,也有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味道,还有博取眼球迎合欧洲极右翼民粹思潮的意图。

进取之道

欧洲一些政要在处理对华关系时,存在一种矛盾心态:既看重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又不愿加深合作;既把中国视为全球合作伙伴,又把中国视为全球竞争对手;既强调欧洲战略自主,又不得不看美国的眼色行事。

我们不否认欧洲对华关系有竞争面和分歧面,但保持对华合作是大多数欧洲国家和企业的心声。我们也承认欧洲有对华依赖的一面,特别是在市场和供应链方面,但更愿意视为中欧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视为双边经济的互补互融。尽管欧洲一些政要有与中国”脱钩“之意,但他们又不得不正视中欧合作产生的正能量。德国总理朔尔茨强调,与中国“脱钩”是完全错误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去年底访华期间,中国领导人表示希望欧盟能秉持正确认知,共同反对“脱钩断链”,这才是中欧关系积极进取之道。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文章转自“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