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南亚 > 正文
张洁:东盟积极应对大国博弈,努力重振“中心地位”
发表时间:2022-12-22 20:30 来源:国际网
2022年,东南亚地区内部形势相对稳定,但面临来自外部的多重考验,主要是应对中美战略博弈、乌克兰危机、新冠疫情和台海局势四大冲击。鉴于东盟是加强东南亚区域治理、应对外部冲击的主体,而“统一性”“中心性”和“大国平衡”是东盟政策的三个“关键”。从2022年的外交实践看,东盟国家把握机遇,协力打造了亚洲“高光时刻”,其“中心地位”有所回升。同时,南海局势继续斗而不破,但稳中有紧。

2022年,东南亚地区内部形势相对稳定,但面临来自外部的多重考验,主要是应对中美战略博弈、乌克兰危机、新冠疫情和台海局势四大冲击。

拒绝在大国博弈当中选边站队

东南亚各国政局基本稳定。东盟已经宣布基本克服疫情威胁,恢复正常经济活动。东盟轮值主席国、柬埔寨总理洪森表示,2022年东盟整体增长率将达5.3%,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成绩斐然。未来一段时间东盟的主要任务是聚焦经济复苏,应对粮食、能源、金融等方面的安全风险。

四大外部因素冲击东盟的外交与安全。中美战略博弈具有全局性和决定性,导致亚太地区秩序加速重组,东盟国家“选边站”的空间被压缩。乌克兰危机则使饱受疫情“摧残”的东南亚各国进一步面临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乌克兰危机与台海局势升温相互叠加,在“今日乌克兰、明日南海”“今日乌克兰、明日东南亚”的国际恶意舆论炒作与影响下,部分东南亚国家的“忧患意识”增强,各国安全立场选择与政策调整进一步分化。

东盟是加强东南亚区域治理、应对外部冲击的主体,而“统一性”“中心性”和“大国平衡”是东盟政策的三个“关键词”。内在逻辑是,维护东盟“中心性”是东南亚继续成为全球投资热土和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东盟在大国博弈中战略价值的基础。维护东盟“中心性”取决于内外双因素:内部因素是巩固东盟的“统一性”,坚持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外部因素是坚持“大国平衡”战略,确保东盟作为“缓冲区”“协调者”的作用。

从2022年的外交实践看,东盟国家把握机遇,协力打造了亚洲“高光时刻”,其“中心地位”有所回升。具体表现为,柬埔寨、印尼、泰国在11月先后主办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二十集团(G20)峰会、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此前的2022年5月,为顶住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孤立俄罗斯的压力,柬埔寨、印尼、泰国三国外长曾发表联合声明,宣称将确保合作精神,强化东盟“中心地位”,邀请所有成员参加这三大会议。

东盟仍面临一系列困境。缅甸问题和大国博弈削弱了东盟的“统一性”。美国强化盟伴体系之举则激化了本地区的安全架构之争,直接威胁到东盟的“中心性”。乌克兰危机、台海问题、“印太经济框架”出台等事件都成为东盟各国立场选择的“试金石”。东盟以实际行动给出的答案是,外交上宣称不“选边站”,同时根据自身利益在具体议题上“选边站”,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亚太形势的复杂性和地区秩序走向的不确定性。

如果以更长时段为观察尺度,人们会发现东盟对中美战略博弈的认知与应对表现出较强的动态性与战略自主性,大致经历了“担心与劝和”“明确表达拒绝选边”“寻求第三条道路”三个阶段。在“担心与劝和”阶段,东盟与中美两国保持密切互动,同时出台《东盟的“印太展望”》加以应对。2022年以来,东盟的表态出现变化,新加坡明确要求大国不能迫使东盟“选边站”,印尼总统佐科在G20会议发言中表示东盟不是大国“代理人”。部分东盟国家进而提出要寻找“第三条道路”,即,如果中美不能相互达成妥协,其他国家则需要尝试在科学、技术、供应链领域建立一个更开放包容的多边网络,形成“不结盟运动”,而不是靠向哪个阵营。新的“不结盟运动”尚停留在外交讨论初期,或将引发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关注和共鸣。

南海形势稳中有紧

南海局势继续保持斗而不破的基本态势,出现“三大反差”。一是海上斗争依然激烈,但相关国家的外交表态都比较克制。中国始终坚持低调处理南海问题。相关东南亚国家从过去的高调转为相对低调,部分原因是地区整体安全形势动荡,各国均有意避免使南海问题同步激化从而“火上浇油”。

二是较之南海直接当事国的克制,域外国家尤其是美国仍持续介入、炒作和制造新话题。美国在2022年发表了《关于海洋界线的第150号报告》《美中在东海和南海的战略竞争》《中国在全球渔业发展中的作用》等报告,试图进一步坐实所谓“南海仲裁案裁决”,利用“渔业非法捕捞”等议题抹黑中国,同时强化与东南亚国家在海上态势感知等领域的安全合作。

三是台海问题和南海问题形成反差。台海、南海问题的联动性显著加强,台海局势的升温引发周边国家高度关注。8月,东盟外长发表联合声明,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同时,部分东南亚国家着手制订保护本国在台侨民、投资等安全的预案。相比之下,南海问题有所降温。但从更长期看,南海问题对周边环境的整体影响度仍然显著,中美战略博弈相当程度上已经成为决定南海局势的主要因素。

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应坚持“双轨思路”,进一步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推进“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在“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安全倡议”指引下,通过海洋可持续性发展实现海洋安全的可持续性。中国还应加强实力建设,加强南海危机管控机制建设,应对因美国等域外国家不断将南海问题司法化、国际化、军事化带来的现实挑战。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文章转自世界知识期刊)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