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欧洲 > 正文
黄颖:朔尔茨访华:与中国“脱钩”论不攻自破
发表时间:2022-12-09 18:03 来源:国际网
朔尔茨访华用行动释放明确反对“脱钩”信号,同时,选择在美国中期选举前访华,改善和稳定中德双边关系,也是朔尔茨寻求“战略自主”的勇敢尝试。2022年正值中德建交50周年。朔尔茨此访,不仅为深入发展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注入了新动力,也为改善中欧关系提供了契机。此次朔尔茨访华期间中德达成多项共识说明,双方对彼此的处境表示理解和尊重,两国具有继续深化合作的政治基础。

11月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也是他就任以来首次访华。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之际,朔尔茨此行增进了中德互信,为中欧关系注入了稳定性和正能量,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坚定反对与中国“脱钩”

在访华前两日,朔尔茨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有关我这次中国行》称,“即使世界局势发生变化,中国仍是德国和欧洲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伙伴。我们不想‘脱钩’,不想与中国‘脱钩’”。在访华期间,朔尔茨再次表示,德国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支持经济全球化,愿同中方继续深化经贸合作,支持两国企业相互赴对方开展投资合作。朔尔茨此番表态意味着美国拉拢盟友在外交和经济上“孤立”中国的计划并不成功。

近年来,中德经贸关系不但没有“脱钩”,反而呈现快速发展之势,中国已连续六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2021年,中德两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比上一年增长15.1%。在德国进口贸易中,中国的重要性也稳步上升。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是德国的最大进口来源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出口国。其中,进口货物额达1430亿欧元,同比增长20.8%;出口货物额达1036亿欧元。

朔尔茨此次访华得到了德国商界的普遍欢迎。据德国《商报》报道,希望与朔尔茨一起访华的申请大约有100份,最终12家德国企业高管获准登上政府访华专机,这些企业包括巴斯夫、瓦克化学、大众、宝马、西门子、默克、拜耳、拜恩泰科(BioNTech)、德意志银行等,涵盖了汽车、机械制造、化工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多家德国企业在访华前就宣布“加码”投资中国。如大众集团10月宣布,旗下软件公司CARIAD与中国智能芯片公司地平线展开全新合作;宝马集团10月宣布,将再投资百亿人民币扩大其在中国的电池项目投入;全球化工巨头德国巴斯夫集团最近宣布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单笔投资——将于2030年前投资100亿欧元,在中国广东省建设新的“一体化基地”。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报告,2022年上半年,德国在华投资额达到创纪录的100亿欧元。

朔尔茨访华用行动释放明确反对“脱钩”信号。朔尔茨此次访华达成了多项成果。中国航空器材集团与空客公司签署了140架空客飞机的批量采购协议,总价值约170亿美元;拜恩泰科(BioNTech)研发的新冠疫苗获批给在华的外国公民接种。两国还在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化、绿色发展、生态环保、人文交流等方面达成多项协议。

早在出访前,朔尔茨就已经为访问中国准备了一份见面礼。10月26日,德国政府批准中远海运集团收购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集装箱码头。汉堡港是德国最大的港口,欧洲第三大集装箱港口,也是当前中欧货运的主要枢纽,来往于中国的货物几乎占其吞吐量的1/3。加强与中远海运合作有利于促进中欧贸易往来,降低德国不断飙升的通货膨胀率。此外,汉堡港还可以借助中远海运集团对港口进行设施维护和科技升级,扩大港口的吞吐量,进而提升港口近年来逐渐下降的竞争力。在美国拉拢盟友对华“脱钩”、其他欧盟成员国基于意识形态加强外资审查力度的背景下,中远入股汉堡港体现了中德合作的韧性与潜力。

德国寻求“战略自主”的内外驱动

对朔尔茨而言,选择在美国中期选举前访华,改善和稳定中德双边关系,是其寻求“战略自主”的勇敢尝试,也是由德国当前的内政与外交需求决定的。自朔尔茨担任总理以来,他所在社民党的民意支持率持续低迷,其执政伙伴绿党与反对党联盟党的民意支持率则稳居高位。据德国民调公司Forsa于11月2日公布的民调,社民党的民意支持率为20%,明显低于2021年9月联邦议院选举时的25.7%;绿党与联盟党的支持率分别为20%与27%,均高于联邦议院选举时的数据。而且,三党联合执政中的力量分化弱化了朔尔茨和社民党的影响力,为朔尔茨后续推进和协调税收、财政、气候等政策带来巨大阻力。此外,乌克兰危机不断升级推高能源和商品价格,德国经济增长受到了极大抑制。目前,朔尔茨面临政治与经济的双重挑战,他迫切希望能通过此次访华加强中德经济合作,促进德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进而稳固其政治地位及其所属的社民党的影响力。

从国际层面看,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与欧盟对俄罗斯采取了史无前例的严厉制裁。随着乌克兰危机的持续升级,对俄制裁的弊端日益凸显。德国对俄罗斯能源的高度依赖导致自身在经济和社会方面遭受巨大“反噬”。据德国就业研究所发布的研究,到2030年,乌克兰危机和能源危机将使德国经济损失超过2600亿欧元。欧洲国家逐步意识到,在竭力摆脱对俄能源依赖的同时,对美过多依赖同样危险。德国近来多次爆发示威游行活动,抗议德国政府介入乌克兰危机,要求德国政府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并立即停止向乌克兰运送武器。在此背景下,改善和稳定中德双边关系,不仅可以促进两国经济稳定发展,还可以巩固德国在欧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正如朔尔茨所说的:“去北京访问,对我来说很重要”。

为深入发展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动力

2022年正值中德建交50周年。朔尔茨此次访华,不仅为深入发展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注入了新动力,也为改善中欧关系提供了契机。在乌克兰危机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中德两国都认识到,乌克兰危机给全球核安全、供应链稳定与粮食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希望尽快结束冲突。中德两国对和平与发展有着共同诉求,对话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德关系的主导面。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同样符合德国的利益。此次朔尔茨访华期间中德达成多项共识说明,双方对彼此的处境表示理解和尊重,两国具有继续深化合作的政治基础。

但与此同时,中德关系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德国政府对中国的“三重定位”(合作者、竞争对手、制度性对手)没有改变,尤其是同属执政联盟的绿党始终主张对华强硬。并且,德国以中高端产业为主的制造业布局与中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匹配度很高,因此,尽管中德两国经贸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但随着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两国竞争的一面将逐渐增强。从地缘政治战略角度来看,欧盟与跨大西洋伙伴作为德国外交的两个重要支柱,仍将对中德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后,文章转自世界知识期刊)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