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热点聚焦 > 正文
李长久:全球气候治理任重道远
发表时间:2022-12-06 18:57 来源:国际网
历史上,欧美富裕国家发展制造业,消耗了全球大量资源。同时,西方列强掠夺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地上地下资源,不仅导致经济和收入差距拉大,而且严重破坏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当前,西方国家必须切实履行其发展援助和气候融资承诺,对贫穷国家因气候变化而遭受的损害给予补偿。此外,面对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的极端天气事件带来的灾难和威胁,全球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独善其身。各国和地区都应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齐心协力应对危机,维护好、建设好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2022年11月20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闭幕。本次大会就《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落实和治理事项通过了数十项决议,其中建立“损失与损害”基金成为一个亮点。但是,控制气温上升、全球气候治理仍任重道远。

发达国家要承担主要责任

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美国家完成两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和高消费。与此同时,过度开发地上地下资源,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和引起气温升高。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2022年11月20日报道指出,富裕工业化国家产生的不成比例的污染加剧了气候灾难,欧美等发达国家应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

1785年,瓦特蒸汽机开始生产和使用,包括火车、轮船等所有大机器,都因有蒸汽机带动而飞速运转。继英国之后欧洲大陆、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全力推广蒸汽机,从而“改变了整个世界”。人类第一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带动了煤炭和钢铁业的兴起和发展。人类第二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即电力技术革命起源于欧洲,完成在美国。1866年维·西门子发明电机,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这三大发明照亮了人类实现电气化的道路。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电气化热潮,使人类迎来了“电气化世纪”,完成了人类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世界经济从农业经济步入“现代经济增长”时代。据统计,公元1000年到1820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为0.2%,19世纪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1%,20世纪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3%。美国伯克利大学经济学教授德隆研究显示,从旧石器时代到公元2000年的250万年间,人类97%的财富是在1750年之后250年内创造的。其中大部分财富为欧美等富裕国家享有。

如果说英国、德国完成第一次技术革命,还仅是解决生产文明问题,那么美国完成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不仅解决生产文明(钢铁、化工和电力技术),而且发展了生活文明(汽车、无线电和航空工业技术)。汽车、航空工业发展带动了石油、钢铁和原材料产业的发展。到1927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销售汽车1500万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80%。在美国城镇出现了交通红绿灯,加油站遍布全国。

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地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美欧等富裕国家人口仅占全球总人口的10%左右,“而富裕国家应对全球一半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负责,这是其财富积累和历史发展的基础所在。”英国《泰晤士报文学副刊》网站2022年3月12日文章介绍,比尔·盖茨撰写的《如何避免气候灾难》的文章写道,500亿吨是每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还没有算上已经存在的排放量。一半的排放会被海洋和陆地植物吸收。别一半在大气层中积累,导致碳浓度上升。物理学家凯文·安德森指出,全球大约50%的二氧化碳是由财富榜上前10%的人口排放的。如果这个小群体“把他们的碳足迹降低到普通欧洲人的水平”,那么全球排放量将立即减少三分之一。合众国际社11月7日发表题为《亿万富豪制造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普通人的100万倍以上》的文章介绍,乐施会11月7日发布的一份新报告说,与普通人不同,在亿万富豪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中,有50%至70%来自他们的投资。全球125位亿万富豪总共拥有183家公司价值2.4万亿美元的股份,“这些投资平均为每位亿万富豪带来300多万吨二氧化碳,是财富水平排在后90%的人群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2.76吨的100万倍以上。”德国《南德意志报》网站11月7日发表作者托马斯·胡梅尔题为《西方想装傻到什么地步?》的文章指出,全球平均温度已经比工业革命前高出约1.15摄氏度,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地球还没有像现在这么热过。气候变暖的影响今天已经非常严重,而地球还在持续大幅升温。与此同时,气候变暖的主要责任者却赚得盆满钵满。“仅在今年第二季度,六大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英国石油、壳牌、道达尔和莱普索尔——就获得了572亿美元利润。”

美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之比从1870年的3.2%升至2021年的4.2%,但自1850年工业化开始首次大量向空气中排放人类制造的碳以来,美国累积排放了5090亿吨的碳,占世界各国总碳排放量的20%以上,“美国仍是这场灾难的最大元凶”。西班牙《起义报》网站2022年11月16日发表比利时中国问题专家马克·旺德皮特题为《我们对中国有何期待?》的文章介绍,中国人均历史累积碳排放量约为美国的八分之一。中国制定的气候政策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中国政府一直坚持发展生态文明,这意味着该国对生态系统的发展和人类的福祉给予了同等关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者斯蒂芬·多佛斯和科林·巴特勒在论文中写道,“如果地球上每个人都像美国中产阶级那样生活,地球可能只有大约20亿人口的承载能力。”法新社11月7日介绍,全球生态足迹网络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称,如果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像印度人一样生活,我们每年只需要0.8个地球的生物承载力。如果我们都像美国人一样消费,我们每年需要5个地球。

发达国家要为应对气候变化承担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不容逃避的义务。

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

“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开始的”。西方列强进行400年的殖民扩张,到19世纪末,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西方列强掠夺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地上地下资源,不仅导致经济和收入差距拉大,而且严重破坏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西方国家必须切实履行其发展援助和气候融资承诺。

从第一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起的一百多年间,西方列强掠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源,生产和销售制成品赚收超额利润。从英国工人S·克隆普敦(1753—1827)设计成功300—400纱锭、效率高、质量好的纺纱机,到蒸汽机带动织布机,纺织工业成为实现工业化的火车头。在1860年前后,英国消费了全球原棉产量的一半。英国人口仅占全球总人口的2%,却拥有相当于全世界潜力40%—45%的现代工业能力,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商船飘扬英国旗。

1804年,特里维西克把发动机应用于运输,制造了第一辆火车头,1825年第一条铁路开始通车。全球铁路总长度到1870年达到21万公里,其中10.5万公里在欧洲,铁路网遍布欧洲。众多华工参与修建了长达2.3万公里的美国大铁路。到1900年,全球铁路总长度达79万公里,其中,欧洲铁路长28.4万公里,美洲铁路长40.2万公里,亚洲铁路长6万公里,非洲铁路长2万公里,澳洲铁路长2.4万公里。

1886年,德国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分别创造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和第一轮四轮汽车。192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生产汽车400万辆,占世界汽车产量的91%。1929年,美国拥有汽车26502508辆,平均4.5人一辆汽车。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汽车制造业消费了美国25%的钢材、60%的橡胶、50%的铸铁、35%的锌、17%的铝。美国消耗石油67亿桶,其中汽车消耗占40%。

1903年,在美国自行车行业工作的莱特兄弟,在滑翔机上安装12马力汽油发动机,试飞成功,标志着人类进入航空时代。世界飞机产量,1932年达到5460架,1939年达到38442架,1945年达到103412架,集中在西方国家和苏联。

欧美等富裕国家发展制造业,消耗了全球大量资源。据统计,在20世纪一百年间,全球(主要是西方国家)消费了1420亿吨石油、78万亿立方米天然气、2650亿吨煤、380亿吨钢铁、76亿吨铝,以及支撑现代经济发展的其他大量矿藏资源和地上资源。西方列强侵占非洲土地面积从1876年的10.8%到1900年扩大到90.4%。据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非洲供应世界所需铀的100%、工业用钻石的98%、钴的90%,黄金的50%、铬的39%、钒的24%、锡的22%、锰的19%、铜的16%和铂的13%。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已经控制资本主义世界(不含美国)石油储量的46.3%,铜矿的50%—60%,铁矿资源的绝大部分,亚、非、拉美地区铝、锰等22种资源产量的四分之一——二分之一。

1870年,欧美国家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88%,1913年美欧国家工业产量仍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83.5%。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一直是欧美等富裕国家制造业所需原材料和矿藏资源供应者,从欧美等发达国家进口制成品。1880年后,原材料价格下跌、制成品价格上涨,从1880年到1938年,原材料换取制成品的比价下降了40%。欧美等富裕国家过度开发和掠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上地下资源,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难频发、经济更加落后,欧洲国家人均收入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人均收入之比从1800年的3:1扩大到1914年的7:1。

英国汤森路透基金网站2022年9月7日援引国际能源署提供的数据显示,非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却不到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尽管如此,非洲大陆受干旱和洪水等影响的程度格外严重,这凸显了各国投资基础设施升级等项目并使农业更具韧性的必要性。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站9月7日发表作者保罗·霍克诺斯题为《谁该为气候灾难买单?当然是富裕国家》的文章指出,从历史上看,自1850年以来,美国制造了25%的碳排放,英国加上欧盟国家以22%的碳排放居第二位。“全球南方”国家多年来一直呼吁追究责任和赔偿。2022年COP27大会的亮点之一是通过一项决议,即涉及对最贫穷国家因气候变化而遭受的损害给予补偿。关于建立“损失与损害”补偿基金的谈判过程十分激烈,虽然大会决议留下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但它最终认可了设立一个专项基金的原则。

发达国家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援助资金至今没有完全落实。2022年9月出版的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刊文指出,“西方国家必须诚实、认真地履行其发展援助和气候融资承诺。”

各国齐心协力应对气候危机

面对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的洪水、干旱、飓风、沙尘等极端天气事件带来的灾难和威胁,全球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独善其身。各国和地区都应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齐心协力应对危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CBDR)写入《京都议定书》,这一原则是指,发达国家过去在发展经济、开发资源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碳排放,应该带头并承担主要责任应对气候变化。

《森林与全球变化前沿》杂志2021年4月15日发表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只有大约3%的陆地表面可能在生态方面未遭破坏——那些地方仍是各种本土物种的家园且未因人类活动而受损。全球森林、湿地和草地面积继续缩小,沙漠化、荒漠化继续扩大。据联合国统计,2021年以发展中国家为中心,气象灾害已经导致超过3000万人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而流离失所。研究人员2022年1月31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上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从1980到2019年,世界变暖大约0.79摄氏度。如果把湿度带来的能量考虑在内,世界变暖了1.48摄氏度。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020年8月10日发表题为《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将对冰冻泥炭地区造成“毁灭性”影响》的文章援引科学家的话说,随着本世纪气温升高,全球的泥炭地区将成为温室气体的一大来源。目前,大量的碳储存在分布于北半球通常为冰冻的多沼泽地区。专家们预计,大部分的永久冻士将在本世纪解冻,而这将导致温室气体释放量比之前估计的高30%至50%。

高温热浪继续加速全球冰川消融。据“瑞士资讯”网介绍,自1850年以来,阿尔卑斯冰川的体积大约缩减了60%。瑞士1500座阿尔卑斯冰川有半数将在未来30年内消失。以前研究预计,北极地区变暖速度是其他地区的两倍,但芬兰气象研究所近日发表在英国《地球与环境通讯》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过去40多年中,北极地区的变暖速度几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倍。近日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若《巴黎协定》目标不能达到,东南极冰盖会因气候变化影响而加快融化,到2500年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约2到5米。2021年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显示,全世界22万个冰川,2015年至2019年间平均消融的冰雪总量逾2980亿吨,比2000年至2004年间平均消融的冰雪总量多710亿吨。英国《新科学家》周刊2021年4月24日发表作者迈克尔·勒佩奇题为《气候紧急状态:新科学研究显示到了存亡时刻》的文章介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1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总结了已有科学证据,得出结论认为,升温幅度可能在1.5至4.5摄氏度之间。说到变暖的影响,形势就更为严峻了。以海平面为例,工业化时代开启以来,海平面已经上升了0.3米。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19年在一项报告中称,到2100年,海平面可能进一步上升0.3至1.1米,结果取决于地球变暖的程度。有研究人员认为,到2100年海平面可能上升超过2米。

世界气象组织的估计显示,截至2019年的10年间,气候变化导致的经济损失达1.4万亿美元,40年间扩大至以前的8倍。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1月19日发表报告显示,气候危机威胁全球半数以上即达44万亿美元的经济发展。气候变化引发移民潮,世界银行2021年发布报告警告说,2050年前最多将有2.16亿人沦为难民。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2022年8月11日发表作者马丁·麦奎根题为《研究称,第六次大灭绝还没有开始,但地球正在快速走向第六次大灭绝》的文章介绍,在地球45亿年的历史中发生过五次大灭绝。一项新研究发现,目前正迅速走向灭绝的物种数量令很多生态学家认为,我们正在经历第六次大灭绝——但我们只是目睹了开始,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022年7月9日发表题为《不可持续的伐木、捕鱼和狩猎“导致灭绝”》的文章介绍,一项评估发现,世界各地有十几亿人依靠5万种野生动物、植物和真菌来获取食物、药物、燃料、收入和其他目的。这一评估描绘了一幅对自然广泛开发的景象,海洋中大约三分之一的野生鱼类被过度捕捞,超过10%的野生树木受到不可持续砍伐的威胁,还有超过1300种哺乳动物因不可持续的捕猎而灭绝。专家估计,未来数十年可能有100万种动植物灭绝。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在评论这项评估时说,更可持续地利用动植物资源可以为保护环境并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强有力的激励。

全球3/4的土地和2/3的海洋已被人类活动极大改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22年4月发布的《2022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报告中称,仍有可能到2030年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10年至少降低一半。但目前世界正处于一个“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十字路口,除非现在就采取行动,否则不可能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目标。地球正迅速接近气候变化临界点,各国应同心协力应对这场全球危机,维护好、建设好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