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热点聚焦 > 正文
孙海潮:马克龙访美礼遇有加分歧依旧
发表时间:2022-12-05 16:37 来源:国际网
马克龙此访名为“和解(和好)之旅”,但既然是前来和解的,就说明法美关系出现了不和。马克龙此行主题有二:一是就乌克兰局势及外交斡旋交换意见,并就冲突对欧经济影响表达看法,二是就《通胀削减法案》对欧影响当面交涉。其次还有能源转型、反气变与太空合作等议题。说白了就是要求美国给予补偿。对马克龙反复申明的立场和愤懑,美方回称现只是处于“倾听阶段”,况且拜登视《通胀削减法案》为最大执政成就,重申只可微调。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法美都力求向外界展示共同立场和“建立坚强联盟”的意愿,但在具体问题上差异仍存。目前在“友好与亲密”的表象之下,法美分歧依旧,解决前景堪忧。马克龙访美期间虽说出了心中不满,但年关依旧难过。欧洲内外交困的局面还将继续。

2018年4月25日和2022年11月30日,马克龙总统分别应特朗普和拜登两任总统之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马克龙是特朗普任上和拜登就任近两年来,分别接待的唯一外国元首国事访问,更是唯一对美进行过两次国事访问的法国元首。马克龙连创法美关系纪录的“三个唯一”,既说明了法国的国际地位,也体现出马克龙本人在两任美国总统心目中的分量。

拜登对就任总统后首次接待(可能也是唯一)的国事访问极为重视,称之为“美国最悠久盟友”的“最合乎情理”的来访,“是两国关系深入和活力的证明”。马克龙访美既有21响礼炮鸣响,还有两对总统夫妇的家宴,在重新装修并布置了年底节日装饰的椭圆形办公室壁炉前密谈,高潮是白宫大草坪帐篷里350名盛装贵宾的超豪华国宴。行程除华盛顿后还要到新奥尔良会晤法侨和向法语基金捐赠。新奥尔良是原法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州的首府。拿破仑于1803年把该州“出售”给美国,马克龙以总统之尊“旧地重游”极具象征意义。白宫发言人称让-皮埃尔说:“美国极为重视建立在共同价值观、经贸联系及防务与安全合作基础之上的对法关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赞扬马克龙在世界所有问题上都十分活跃,美法协调立场十分重要。

马克龙夫妇于11月30日凌晨抵达华盛顿,“荣幸”地开始对美国“和解(和好)(la réconciliation)之旅”。马克龙用英文发推文:“这是欢庆两国友谊的时刻,是重大挑战时期法美共同前进的时刻。”既然是前来和解或和好的,就说明对美关系出现了不和或分歧。马克龙此行聚焦于两个主题:一是就乌克兰局势及外交斡旋交换意见,并就俄乌冲突对欧盟的经济影响表达看法,二是就《通胀削减法案》(IRA)对欧盟的影响当面交涉。其次还有能源转型、民用核能、反气变与太空合作及生物多样性等议题。说白了就是要求美国给予补偿。

马克龙对美国事访问是以法国元首身份进行,但由于行前已与德国总理朔尔茨协调过立场,故而更多以欧盟领导人的身份表达意见。评论称为再次与拜登当面“谈友谊,要公平”。第一次是2021年10月底G20峰会期间,拜登亲赴法国驻意大利大使官邸会晤马克龙,就美英澳成立“奥库斯”集团并撬走法国为澳大利亚建造12艘潜艇的“世纪合同”做出解释,媒体就已评称为“和解”。第二次是今年联大期间,马克龙就美国以4倍于国内价格向欧洲出售天然气,美联储大幅提息对欧盟进行金融收割,以及欧盟企业迁美等“绝非友谊”的问题表达不满。第三次是在印尼G20峰会期间,马克龙再次就“奥库斯”集团和美拜登印太战略把法国排除在外,以及IRA对欧盟经济的消极影响等问题表达不满。正是由于法国的反对,“奥库斯”业已成为“彗星的尾巴”,难以长久闪亮。第四次便是利用本次国事访问之机在美国本土表态,但舆论已预计不会产生效果。正如马克龙2018年应特朗普之邀对美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力陈利害,并未对美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和伊朗全面核协议产生效果一样,仍将徒劳而返。马克龙赴美前在爱丽舍宫宴请法美欧三方有关大企业领导人,指称该法案中的保护主义措施对欧盟工业构成巨大挑战,恳请企业抵御诱惑留驻法国。还说欧盟已在考虑通过购买欧洲商品法案(Buy European Act),抵制美产品。

欧盟现在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俄乌冲突后追随美国对俄全面制裁,导致经济凋敝、民生艰困。虽然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和德国外长贝尔伯克都曾说过“甘愿承受相应经济损失”的话,但残酷的现实和民众的愤怒迫使政客们必须正视。IRA向美企业提供近3700亿美元的补贴确属史无前例,如对美本土生产的电动汽车最高可补贴7500美元,对欧洲企业有极大吸引力。美对外说是要与中国竞争,而最受伤的竟是欧盟。既不符合世贸规则,也与美欧友谊相悖。法国总理博尔内说,法国可能因此失血100亿欧元投资和损失10000工作岗位。欧盟舆论已从俄乌冲突之初无条件追随美国,到公开批评拜登在执行“美国优先”政策方面更甚于特朗普,美国罔顾盟国利益的极端自私做法令人实难容忍。

马克龙抵美后与美议员和商界领袖共进午餐,“友好而坦率”地批评IRA“欺人太甚”(super agressives),又说美欧对能源价格和乌战代价的感受绝不相同。欧盟已为对俄制裁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又要被该法案进一步削弱。“一个强大的欧洲盟友符合美国的利益。”马克龙代表欧盟27国,要求美国豁免欧盟某些行业,否则就要通过欧版IRA,以便与美国进行同质竞争。在法国使馆会见侨民时说,该法案以抑制通胀和降低温室效应的名义,向本国和在美外企提供超大规模补贴,不只使西方“分裂”,而且使欧盟和法国成为美与中国竞争的“变量”。“要么协调,要么依样画瓢”(synchronisation)。评论称马克龙在会晤拜登之前对美国的保护主义行为提出直接而尖锐的批评,是“忍无可忍的冒犯之语”。此举与2018年类似,既与特朗普热情握手,又在美国议会和乔治·华盛顿大学讲话中大谈气候保护和多边主义,与在野的民主党议员和青年学生互动,发泄情绪。

对于马克龙反复申明的立场和愤懑,美方回称现只是处于“倾听阶段”,同时称该法案对美欧经济都有利。11月29日,拜登在马克龙到访前一天访问密歇根州芯片企业时表示,IRA旨在使美不再成为其他国家的“人质”,因而不会对有利于美企业的做法对外国表达歉意。拜登与马克龙闭门会晤中相互介绍对IRA的立场。在随后的记者会上,拜登称该法案致力于在美国创造就业,无意损害欧洲。马克龙强调欧盟具有与美同等的工业雄心,欧盟在实现工业雄心方面应该更快更强。12月2日,马克龙在访问路易斯安那州期间再谈IRA,说他代表欧盟“实话实说而不是讨论”,法国要与美国“一起成功”,互不伤害。要求对欧盟企业予以豁免,在2023年首季度达成协议,“最终解决问题”。拜登视该法案为最大的执政成就,重申“不会为保护美国制造业而向法国道歉”,但可以微调。在“友好与亲密”的表象之下,分歧依旧,解决前景并不乐观。IRA已成为美欧关系的关键性试金石,欧盟将会向世贸组织申诉,要求仲裁。但将延宕时日,欧盟直喊“等不起”。

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法美都力求向外界展示共同立场和“建立坚强联盟”的意愿,但在具体问题上的差异仍然存在。俄乌冲突爆发前,马克龙和朔尔茨多方调停并促成明斯克协议四方会议,马克龙还专程奔赴莫斯科晤见普京总统。冲突爆发后,马克龙保持与各方都能说上话的“同时外交”,表示斡旋不能让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独专,仍是与普京和泽连斯基通话最多的西方领导人。拜登先后称普京总统为“独裁者”和“杀手”,扬言要更迭俄政权,马克龙当即表示不赞同和“有违国际法”,并认为应照顾俄合法安全关切。马克龙虽称不能允许俄取得全面胜利,但“战争只能在谈判桌上结束”。12月3日回答记者问时说:“若普京总统同意就结束战争进行谈判,西方应回应俄的安全保障诉求”。马克龙保持与美国“些许杂音”的节奏,不断遭到美方“愤怒质疑”,拜登多次公开表示不爽。马克龙与拜登闭门会晤后承诺向乌提供长期的政治、人道、经济援助和帮助乌建立防空力量,筹备在巴黎召开援乌国际会议,又将于近期同普京总统通话,却被朔尔茨抢先了一步。拜登也表示了与普京通话的意愿。美参联会主席米利提出与俄谈判的窗口业已开启。不久前美法德土四国防长先后与俄防长通话,虽内容各有不同,但说明形势已在发生变化。马克龙访美期间有关对俄制裁代价沉重的讲话,说出了欧盟领导人的内心考虑,确系“难言而不得不言”。

拜登对马克龙的接待颇费心思,马克龙对美国之行做足了功课。拜登在国宴讲话中用法语说“法国万岁”,马克龙回以“法美友谊万岁”。马克龙受到的重视显示出其欧盟乃至全球性重量级领导人的身价,拜登摆平马克龙意在向盟国展示霸主地位,“马克龙尚且如此,别人不驯服还待怎样”。马克龙自诩为唯一可以与世界所有大国领导人都能说上话的西方国家元首,是唯一可以与中东冲突各方随时联络的西方元首,更是唯一可以直接对美国提出尖锐批评的西方元首。英国脱欧后,法国成为欧盟唯一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唯一拥核国。从断定“西方霸权衰落”到“北约脑死亡”,从“西方的普世价值观遭遇极大挑战”到“不能把西方集体安全寄托于美国总统的个人性格之上”,从反复强调法国不做北约和美国附庸到坚决反对美英澳“奥库斯”三国联盟,从声讨美利用俄乌冲突盘剥欧盟“绝非友谊”到在美国本土疾呼IRA使西方分裂,马克龙都领悟了“戴高乐主义”的精髓。敢于批评美国和不时闹点或大或小的别扭,是法国得以在国际舞台上显露身手和发挥作用的基本特征。马克龙访美前热情款待访俄后来访的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以及与数位中亚领导人会晤或通话,也有给拜登看的成分。马克龙本次访美成果虽不如人意,但外交得分明显。欧美在俄乌冲突得失和IRA两个问题上的较量还在继续。法国和欧盟是否还会如往常那样“隐忍”,值得观察。

马克龙返国后即面临新冠疫情、流感和儿童支气管炎三大流行病齐头并进,医院饱和,医务人员严重短缺,以及电力供应缺口扩大随时可能导致大面积停电,全国性大罢工及“阴霾密布的圣诞节”等等严峻局面。马克龙紧急呼吁民众不必惊慌,“不可想象的事情随时都会发生”,“惊慌无益”,政府必尽全力解决。欧洲其他国家(包括英国)的情况与法国无异。马克龙访美期间说出了心中的不满,但年关依旧难过。欧洲内外交困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欧洲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