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2022版国家战略评估报告提出了法国的十项战略目标,以确保其扮演“平衡大国”的角色,并保证自身利益的安全。马克龙希望到2030年,法国能够巩固其作为一个“平衡大国”发挥的作用,团结、有辐射力、有影响力,成为欧洲战略自主的推动力量。并且作为一个可靠和团结的伙伴,为维护基于国际法的多边机制作出贡献,从而承担起责任。但分析报告可知,法国2022年版报告主要针对美国、俄中和土伊,面对上述国家,法国很难完全掌控局势。因此,法国要扮演好“平衡大国”这一角色难度不小。当然,若马克龙总统能够借即将访问中国的契机,与中国实质性深化两国战略合作,那么至少能够有助于推动法国扮演“平衡大国”角色。 |
法国总统马克龙作为赴泰国曼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第一位受邀与会欧洲国家元首,法新社称法国的战略雄心及影响力正在获得认可。从东非海岸一直延伸到美国西部海岸,马克龙政府已将这片辽阔区域列为“战略重点”。 实际上,近期法国的战略意图集中体现为马克龙主持发布的2022年《法国国家战略评估报告》,2017年首卷版《法国国家防卫与安全战略评估报告》,以及2021年1月的《法国国家防卫与安全战略评估报告》更新版。 与超级大国美国极为重视国家和全球战略相比,作为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法国,此前其实从未发布过类似的国家战略评估报告。而马克龙自上任后开始主导发布这三份报告,足见其作为新一代的法国国家领导人对本国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视程度。这三个版本的报告旨在概述法国在国内外的国防和安全环境,并确定在未来数年法国将面临的战略、行动和军事力量的挑战。2022版报告尽管由国防部发布,实际上是法国跨部委工作的成果,对世界环境的演变进行了综合评估。 2022版报告认为自首卷版和更新版推出以来,法国的“战略环境”不断演变,各种危机接踵而至,战争在欧洲大陆卷土重来,在法国社会和经济领域,“某些趋势正在得到确认或加速”。因此,2022年版报告提出了法国的十项战略目标,以确保其扮演“平衡大国”的角色,并保证自身利益的安全。马克龙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希望到2030年,法国能够巩固其作为一个“平衡大国”发挥的作用,团结、有辐射力、有影响力,成为欧洲战略自主的推动力量。并且作为一个可靠和团结的伙伴,为维护基于国际法的多边机制作出贡献,从而承担起责任。 那么,法国究竟能否扮演好“平衡大国”的角色呢? 2022版报告对法国当前面临的战略环境即经济和社会背景、国际环境做出了新的评估:针对法国利益的诸多威胁依旧存在,大国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中东和地中海的区域大国参与国际事务更加积极,混合战略与多形式战略日益盛行,国际秩序与安全构架受到质疑,法国和欧洲面临战略降级之危,在军事规划、互联网、太空、人工智能及能源领域法国国防均已适应性应对,欧盟的主权和共同利益面临挑战,国家的韧性亟待促进,以及需朝“2030雄心”计划提升法国实力。而报告提出的十大战略目标,恰是一一对应着这十项战略环境评估。 纵观这十项评估,马克龙提出发挥“平衡大国”作用实乃其根本所在。只有在欧洲和国际舞台上真正扮演好这个角色,法国才有可能实现2022版战略报告提出的十大目标。然而仅停留在纸面上远远不够,毕竟这十项目标在实操层面,几乎没有一项是法国所能完全掌控的。笔者仅就2022版报告着墨最多的力量——美国、俄中(俄罗斯和中国)、土伊(土耳其和伊朗)加以简要分析。 其一是美国。在2022版报告的“趋势加速与危机错综”一节中,第一小节明明针对美国,却偏要将题目写成“美国:与中国介于脱钩和敌对之间”。这一小节描述的是,“面对中国的崛起和在军事上的投资、俄罗斯的军事现代化及其危害”,美国自奥巴马政府起即已开始“重调”国家安全政策,改将中国视为“战略对手”。而这种“两极世界趋势”,与法国一直主张的“多极世界”不同。 其二是俄中(俄罗斯和中国)。在同一节的第二小节,报告以“俄罗斯和中国大国政策的开发”为题。此处“开发”一词,笔者认为是关键,凸显法国政府对中俄两国,尤其是中国大国地位愈加夯实感受复杂。 其三是土伊(土耳其和伊朗)。还是在“趋势加速与危机错综”这一节,着重描述了土、伊两国利用美国战略的演变之机和自身地缘之便,寻求地区和跨地区利益并提升其国家地位。 在针对美国的第一小节里,尽管报告原文的三段文本刻意着墨美国的“重调”和世界的“极变”以及俄中的“开发”,但透过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作为美国最为重要的欧陆盟友,法国对其有着配合之心,更有在当前十分复杂战略环境下追求独立自主的“平衡大国”之心。 由此可见,法国2022版国家战略评估报告主要针对美国、俄中和土伊,面对上述国家,法国很难完全掌控局势。因此,法国要扮演好“平衡大国”这一角色难度不小。当然,倘若马克龙总统能够借即将访问中国的契机,与中国实质性深化两国战略合作,那么至少能够有助于推动法国扮演“平衡大国”角色。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文章转自环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