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热点聚焦 > 正文
李长久:欧盟经济遭遇寒冷 中国再次雪中送炭
发表时间:2022-11-01 20:18 来源:国际网
美国正利用乌克兰,达到切断俄欧经贸往来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鉴于欧洲经济建立在俄廉价能源基础上,俄乌冲突引发的制裁让欧洲天然气价格大幅飙升,不断放大欧洲与美国的竞争劣势,使欧洲输掉与美国的工业竞争。同时,能源价格上涨,也导致欧元疲软,使欧洲经济进一步雪上加霜。但在欧盟经济濒临衰退的形势下,中欧经贸合作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寒冷将临之际,中国正大量向欧盟及民众提供保暖设施和生活必需品。近几年来,一些政客不顾国家、企业和居民利益煽动欧洲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甚至与中国“脱钩”,遭到欧洲企业界和有识之士的批评和抵制。欧洲官员认为,只有在与中国合作,而非撇开或反对中国的前提下才能解决这个世界面临的所有涉及人类生存、安全与和平的重大挑战。

西班牙《世界报》网站2022年10月10日发表文章概括欧洲所处严峻形势:在政治上不堪重负,在制度上陷入瘫痪。战争的疲劳、能源和经济危机。保加利亚政治学者克勤斯特夫认为,未来六个月或将是欧盟历史上最艰难的六个月。他说,寒冷即将来临,能源和燃料价格飙升,利率上升,抵押贷款变得成本更高,锅炉和实体经济都在冻结,“内部紧张局势也在加剧”。

2021年中国和欧盟贸易额首次突破8000亿美元,中国已是欧盟最大贸易伙伴,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期间,中国曾源源不断向欧盟国家和居民提供抗疫和防疫物资。在寒冷来临之际,中国的保暖设备和“过冬八大件”正在源源不断供应欧盟国家和居民。中国再次雪中送炭。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2年10月11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7%。IMF警告说,2023年欧元区经济放缓可能加剧,其经济增速可能仅为0.5%,不仅将低于全球和其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也将低于预期美国经济增长1%的水平。意大利经济可能陷入衰退,德国经济可能萎缩0.3%,法国经济可能萎缩0.7%。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0月7日发表文章提出,欧盟能否缓和并遏制迫在眉睫的经济衰退?取决于欧洲能否团结起来。西班牙《世界报》网站10月10日发表的文章认为:“危及欧盟的是其内部弱点,大量累积的危机破坏了相互信任,越来越多的新上台政府的思想、心态和议程与几十年来提倡的话语、价值观和计划不相容,实践已经与理论格格不入。”

20世纪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与苏联签署天然气交易协议,不仅联邦德国,而且从欧共体到欧盟多数成员国从苏联/俄罗斯进口能源都继续增加。据统计,截至2022年初,欧盟约40%的天然气、30%的石油需求来自俄罗斯。德国消费天然气的55%、石油的35%和煤炭的50%从俄罗斯进口。捷克、罗马尼亚等一些国家所需天然气全部依赖俄罗斯供应。由于煤电成本低,欧盟国家从俄罗斯进口煤炭大幅增加。2021年,俄罗斯向欧盟国家供应动力煤增至3110万吨,同比增长16.2%。2022年1月,欧盟国家进口煤炭1080万吨,同比增长55.8%,其中从俄罗斯进口煤炭占43.2%。俄罗斯廉价、源源不断提供能源,对欧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4.77亿居民生活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北溪—2”天然气管道已于2021年底建成,通气后,俄罗斯向欧盟国家供气量将在原有基础上翻一番。

俄罗斯于2022年2月24日采取特别军事行动后,美国前国会议员巴德认为,美国只要保证不接纳乌克兰加入北约,就可以结束这次危机,阻止爆发冲突,但美国政府不这么做。美国为什么主导北约5次扩大到俄罗斯家门口?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为什么拱火浇油?美国为什么利用欧盟国家实施全方位、无差别制裁俄罗斯?前美国国防部官员迈克尔·马卢夫指出,乌克兰就是遏制俄罗斯的一个“鱼饵”。美国政治分析人士萨拉·弗隆德斯认为,显然美国正在利用乌克兰,达到切断俄罗斯与欧盟经贸往来的目的。香港亚洲时报网站2022年3月30日发表美国社会学家拉明·米尔弗克雷题为《理解俄乌冲突》的文章介绍,许多分析人士试图区分美国的战略利益与西欧(尤其是法国和德国)的战略利益,从而得出结论:美国借俄乌冲突之机,不仅要给俄罗斯一个教训,而且要确保仍然牢牢控制西欧。美国竭力防止西欧离开它的轨道,这也与美国对西欧在能源方面依赖俄罗斯以及俄罗斯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去美元化”越来越担忧有关,旨在维护日益衰落的美国全球霸权地位。

联合国安理会2022年2月25日举行会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表示,中方一直呼吁各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和平方式寻找解决彼此关切的合理方案,欢迎并鼓励一切致力于推动外交解决的努力,支持俄方同乌方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张军表示,任何行动都要真正有利于化解危机,而不是火上浇油。如处置不当,一味高压制裁,只会导致更多的人员伤亡、更大的财产损失、更复杂混乱的局面、更难以弥合的分歧,彻底关上和平解决的大门,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无辜民众,这样的教训十分惨痛,必须深刻汲取。美国却主导一些国家更加疯狂制裁俄罗斯。据统计,美国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2013-2016年)4年内对其他国家实施2350项制裁。特朗普政府(2017-2020年)不到4年间对其他国家实施3800项制裁,相当于平均每天挥舞3次“制裁大棒”。《日本经济新闻》2022年7月20日报道,自2014年起,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超过11400项制裁措施,其中8700项制裁是在2022年2月22日之后的5个月内实施的,即平均每天挥舞58次“制裁大棒”。

美国主导欧盟等国家在制裁俄罗斯过程中,继续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和贵金属等战略资源,再以高价向欧盟国家出口能源。据统计,俄乌冲突半年内,美国除继续从俄罗斯大量进口能源外,还从俄罗斯进口3600多船金属和木材,其中900多船是金属产品。亚洲一些国家曾是美国液化天然气的主要买家,2022年头4个月,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的3/4转供欧盟国家。美国液化天然气从美国装船启运时售价仅为6000万美元但到德国售价高达2.7亿美元。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2022年10月4日援引德国联邦议院议员克劳斯·恩斯特的话指出,早在俄乌冲突开始前,美国就对欧盟国家受益于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感到不满。现在,德国加大从美国进口昂贵的液化天然气,主要是美国公司从中赚取利润。“美国每向我们运来一油轮液化天然气,就能赚2亿欧元。”他说:“现在德国已有公司,尝试扩大在美国已有的生产基地。”恩斯特对德国的就业岗位流失感到担忧。俄罗斯《消息报》网站10月9日援引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言人佩斯科夫的话说,未来10至20年里,欧洲都将品尝到弃用俄罗斯能源的恶果。他指出:“欧洲人如同念咒语一般,反复表态必须摆脱对俄油气的依赖——如今欧洲生产萎缩、去工业化进程拉开帷幕。”曾在美国国防部部长办公室从事26年分析工作的富兰克林·斯平尼最近在题为《国防开支的毒品如何毁了理性的国家大计》的博客文章中揭露,美国国防部、军工产业以及被它们操纵的说客、国会议员、智库、情报机构和媒体沆瀣一气在俄乌冲突中赚得盆满钵满,甚至悄悄地开香槟庆祝。

2022年9月,“北溪—1”、“北溪—2”天然气管道发生海底爆炸,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竟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多年来华盛顿一直试图说服欧盟领导人用美国的液化天然气来取代俄罗斯的天然气。据美联社2022年10月1日报道,布林肯在华盛顿对记者吹嘘说,美国现在是“输欧(液化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国”。布林肯宣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一劳永逸地消除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2021年12月,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超过770万吨,首次超过竞争对手卡塔尔和澳大利亚。西班牙《国家报》网站2022年3月25日发表题为《欧洲与美国达成的天然气供应协议意味着什么?》的文章介绍,美欧就美国2022年增加对欧盟额外出口15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达成协议,这是旨在降低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的举措之一。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022年3月26日发表题为《拜登改变立场,美国天然气行业得到提携》的文章介绍,美国总统拜登表示,美国每年将向欧洲输送50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一直持续到至少2030年。到2022年10月中旬,俄罗斯天然气占欧盟进口天然气之比从41%降至8%。法国《观点》周刊网站2022年10月17日发表作者尼古拉·巴韦雷题为《工业欧洲面临命运考验》的文章介绍和分析,实际上,欧洲是受俄乌冲突这场“地震”影响最严重的大陆,这场震动让天然气价格至少增至原来的12倍,并让欧洲为此付出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是20世纪70年代遭受石油冲击时期的两倍。更重要的是,由于美国和欧洲之间以及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差距正在拉大,这场能源危机还带来了经济和政治风险。对欧洲来说,比美国高出数倍的能源价格所导致的竞争劣势将造成大规模的生产损失,将导致欧洲工业的大规模迁移,欧洲面临着产业、工作和资本流向美国的威胁。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2022年6月10日发表题为《进入欧洲最大权势女人的内心》的文章介绍,在德国前国防部长、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领导下的欧盟制裁俄罗斯的速度让世界大吃一惊,在俄乌冲突不到一周,布鲁塞尔就批准了针对俄罗斯的三轮制裁措施。文章认为,欧洲局势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发生变化,德国放弃了几十年来的和平主义,决定向乌克兰输送重型武器。“欧洲目前正处在柏林墙倒塌以来最重要的一个拐点上,因此,冯德莱恩的责任十分重大。”截至2022年10月初,欧盟已经对俄罗斯发起八轮制裁,从金融、运输、媒体、人员往来到“去俄罗斯能源化”,欧盟能够制裁的领域都已制裁。分析人士提出:欧盟是继续追随美国维护其正在走向终结的全球霸权地位,还是集中力量建设独立自强的欧洲大陆?欧盟是继续追随美国出钱出枪支持乌克兰进行“代理人战争”,还是推动俄乌谈判、维护欧洲和平、安全和稳定?由于俄乌冲突以及美欧对俄罗斯制裁,欧盟各国分歧加剧,欧盟境内大规模抗议活动此伏彼起。如何维护欧盟成员国团结、一起面向未来?欧盟何去何从,面临严峻挑战。西班牙《老鼹鼠》杂志网站2022年10月6日发表密苏里大学经济学教授、政治评论员迈克尔·赫德森题为《没有德国工业的欧元》的文章认为,“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被破坏后,欧洲工业将不再有廉价天然气。文章提出,必须要问的是,如果欧洲与俄罗斯的贸易和能源关系破裂之后将发生什么?“任何明智的经济学家都不会对结果提出异议:德国和几乎整个欧洲都会出现崩溃。下一个十年将是一场灾难。”文章认为:“欧元疲软的主要问题在于天然气和石油价格的上涨,以及铝和化肥等需要大量能源等产品的价格上涨。”文章指出,跟随美国制裁俄罗斯毁掉德国工业,“德国工业与美国工业的竞争正在结束。德国输了。这将大大有利于美国的贸易平衡。”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022年10月22日发表作者沈联涛题为《乌克兰战争:欧洲感情用事,而这正中美国下怀》的文章分析,乌克兰战争和北溪天然气管道遭到破坏意味着,欧洲再次完全依赖美国的保护伞,并因此受制于美国的战略方向。

2022年9月,欧洲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10.9%,大大高于2021年同期的3.6%。10月21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盟峰会进行数小时的争论,欧盟27国领导人未能就帮助保护其公民免受能源价格飙升影响的计划达成协议。作为会议主持人的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表示:“作为欧洲人,拥有强烈且一致的决心,共同行动,以实现三个目标:降低(能源)价格、确保供应安全和继续努力减少需要。”但是,欧盟成员国在能源来源、供应和限价等问题上都存在严重分歧。法国等至少15个国家希望限制天然气价格。但德国——欧盟最大的经济体——拒绝了这一呼吁,认为设定上限可能将欧洲排除在天然气市场之外。分析人士认为,即使欧盟国家就天然气限价问题达到共识,能源和经济问题将继续是欧盟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美国《财富》杂志网站2022年10月15日发表作者特里斯坦·博韦题为《欧洲正处于严重的能源危机之中,明年的情况可能糟糕得多?》的文章指出:“由于看不到新的供应出现,且对现有天然气的争夺会加剧,2023年底至2024年初的那个冬季对欧洲来说似乎越来越可怕。”

在欧盟经济濒临衰退的形势下,中欧经贸合作持续快速发展。2022年1-8月,中欧贸易额达5752.2亿美元,同比增长8.8%,欧盟对华投资74.5亿美元,同比增长121.5%。在寒冷即将来临之际,中国正在大量向欧盟及民众提供保暖设施和生活必需品。法国《观点》周刊网站2022年10月12日发表题为《中国在太阳能电池板领域处于压倒性主导地位》的文章介绍,自2011年以来,中国在光伏产业上的投资是欧洲同期投资的10倍。截至2021年,中国在全球太阳能电池板生产中的份额跃升至超过70%,而欧盟的份额则跌至不足3%。中国对欧盟国家的太阳能电池板出口在2022年前8个月同比增长了138%。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022年10月15日报道,类似打底裤的裤袜“光腿神器”与皮肤颜色相近,穿上后从远处看如同裸露着双腿。对于爱美的女孩来说,“光腿神器”是秋冬季节兼顾保暖与美丽的“神器”。跨境平台速卖通提供的数据显示,10月至今,“光腿神器”销售额环比增长131%。不仅如此,与“光腿神器”一起并称中国“过冬八大件”的还有秋衣秋裤、法兰绒睡衣、热水袋、暖手宝、取暖器、电热毯和高领毛衣等中国制过冬产品正被欧洲消费者买爆。10月以来,保暖内衣的销售额环比增长246%,其中:秋衣秋裤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波兰等国家的销售额环比分别增长372%、362%、365%、316%和311%。中国产热水袋在全欧销售额环比增长了300%,暖手宝销售额环比增长了447%。据速卖通9月28日提供的数据,近一个月内,低能耗电热毯“取暖电器”类产品在欧洲销售额环比增长了300%。仅2022年7月,欧盟国家进口中国电热毯多达129万条,环比增长近150%。“光腿神器”、“取暖神器”等取暖,保暖设备和产品在欧洲走红,一定程度上表明在当前世界经贸形势下,凸显“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2013年至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6%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3.7%的平均水平,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8.6%,超过西方七国集团(G7)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总水平;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之后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202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28.5%,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4.86万亿美元,超过G7制造业增加值4.85万亿美元;2021年中国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达6.9万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中国已是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2021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达1735亿美元,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日本经济新闻》2022年9月1日发表题为《在投资领域与中国脱钩并非易事》的文章分析,以俄乌冲突为背景,ESG(根据环境、社会、治理三个指标选择投资对象)开始受到冲击。ESG资本何去何从?一位日本大型养老基金负责人表示,很难找到替代中国的投资目的地。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包括香港在内的股市市值总额高达约18万亿美元,股票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

近几年来,一些政客不顾国家、企业和居民利益煽动欧洲国家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甚至与中国“脱钩”,遭到欧洲企业界和有识之士的批评和抵制。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2022年6月8日发表题为《欧盟商会警告不要和中国脱钩》的文章介绍,在讨论欧洲对中国的依赖时,中国欧盟商会警告不要脱钩。“那些退出中国市场的人是在伤害自己”。该商会主席武特克周三在提交一份关于欧洲公司在中国创新体系中的作用的报告时说,“脱钩”不利用产品的开发。他说:“如果我们脱离中国,我们就会失去维持本国国内运营的资金。”武特克说:“对于俄罗斯,我们有一条能源管道,但对于中国,我们有一条知识管道和一条资本流动管道。”他表示,通过在中国的经营和创新,欧洲企业不仅支持中国,也支持自己。报告称,接受调查的公司认为在中国进行研发具有巨大价值,并希望扩大其规模。它们希望将这些活动进一步整合到它们的全球战略中,以便利用中国的人才库、新技术商业化的速度以及将欧洲硬件与中国软件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潜力。瑞士《新苏黎世报》网站2022年6月8日报道,中国欧盟商会和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针对会员进行的“中国创新生态系统”调查显示,68%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具备三大优势:当地对创新产品强劲的需求、研发成果的高度商业化应用以及全球最大的市场规模。受访者表示,中国为欧洲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市场准入,特别是像大众汽车和巴斯夫这样的德国公司,在华业务利润丰厚。因此,多项调查结果是积极的。例如,73%的受访公司透露,2021年它们增加了在华的研发支出——甚至有77%的公司表示2022年也在此计划。

2022年10月11日,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在柏林组织会议,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瓦尔季斯·东布罗夫斯基斯在会上说:“对我们的企业而言,与中国脱钩不是一个选项,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增长市场,是我们支付得起的初级产品的重要供应商。”他表示,欧盟将以务实成熟的态度来发展对华关系。德国“中国平台”网站2021年11月25日发表题为《没有中国参与,就无法应对任何重大挑战》的文章援引德国前国防部长、社会民主党前主席鲁道夫·沙尔平的话说,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与中国彼此需要,所谓的脱钩纯属无稽之谈。沙尔平认为,只有在与中国合作,而非撇开或反对中国的前提下才能解决这个世界面临的所有涉及人类生存、安全与和平的重大挑战。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