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热点聚焦 > 正文
孙海潮:法德分歧为欧盟发展投下阴影
发表时间:2022-10-28 19:11 来源:国际网
法德协调的难度虽较前增加,但两国最终达成共同立场,仍是欧盟重大决策得以执行和欧盟免于分裂的基本保障。法德不破裂,便保证了欧盟不会破裂。不过,法德分歧和协调困难增多却是事实,也不会改变既定立场,这也是欧盟的现实。因此,今后欧盟不会破裂却将陷入历史性困境,且会在较长时期内维持此种局面。

法德作为欧盟的“硬核”和发动机,没有法德历史性和解与法德轴心的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便无从谈起。战后以来欧洲建设的重大进展,均是法德共同推动的结果,更直接的说法是法国提出设想,德国予以积极配合。法国的政治意愿和号召力,加上德国的经济促动,才有了“全球最大主权国家联合体”的成功运作。法德在诸多领域加强合作,为欧洲一体化做出的榜样之一,便是设立两国政府联席会议和议会联席会议机制。

10月19日,德国政府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因两国在一系列问题上未能取得共同立场”,原定于10月26日在法国枫丹白露举行的法德内阁年度联席会议,因需要进一步协调而推迟举行。消息一出,有关法德关系出现重大波折的猜测甚嚣尘上。法国财长勒梅尔随后表示联席会议推迟系日程原因,后在记者追问下承认两国关系出现困难。勒梅尔同时指出,“法德关系需要重新进行战略界定”,以便建立新式联盟关系,新型关系或许会较以往的关系更加强大,但在一些问题上需要“重新安排”。巴黎大学追踪法德关系的学者密亚尔·德拉克鲁瓦认为,在当前欧盟陷入全面危机、能源供应渠道陷入全面混乱,地缘政治关系全面趋紧的总体形势下,法德关系陷入僵局,彼此之间好像都有点“生气”了。不能仅把法德冲突理解为利益分歧所致,说成是平静长河中的些许浪花。必须从另外角度看待法德分歧。

冷战结束的重要标志是柏林墙倒塌和德国统一,德国开始挺直腰杆发挥与自身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作用。欧元作为欧洲建设的最重要成就,以马克为基本参照,欧洲央行设在法兰克福,实际上执行的是德国央行指令。欧盟东扩使德国影响力大幅东移。默克尔执政后期已以欧盟领导人自居,不只与特朗普“硬杠”,还在欧盟峰会上“颐指气使”。德国借美国“印太战略”涉足印太,德日两大战败国快速走近。德国从经济大国迈向政治军事大国的意愿渐趋清晰。朔尔茨布拉格演讲提议建立欧盟有效多数决策机制,与马克龙意见一致,但提议欧盟可扩大至30-36个成员国,却与马克龙冻结欧盟扩员和成立欧洲政治共同体的思想相去甚远。

法德关系危机虽多点爆发,但在能源和防务两大领域最为突出。能源是经济的基础,经济又是命脉,无经济何以为生?防务是法国力推欧洲战略自主的基柱,丧失基柱,大厦何以矗立?虽然两国都尽力淡化影响,但评论界已从诸多迹象中判定两国龃龉短期内难以平息,而法德轴心“脱齿”势必影响到欧盟运转。“乌云正在聚拢”。

欧盟为降低能源价格执行何种战略?法国希望通过制定天然气价格限价以保障电力生产,西班牙和葡萄牙已推出限价措施且达到一定效果,但德国和丹麦、荷兰等北欧国家反对,对政府干预市场的做法持保留立场。德国支持修建自西班牙到法国的天然气管道,希望延伸到德国。法国新近改变主意且故意抛开德国,10月20日与西葡联合发布消息,启动搁置数年的巴塞罗那与马赛360多公里海底天然气管道,取代业已确定的法-西“巴尔马尔”天然气管道项目。马克龙称之为“葡-西-法及欧洲绿色能源走廊”,以后将用于输送绿氢。德国虽未正式对这一项目表示态度,但明显处于不知情状态。朔尔茨单方面出台2000亿欧元资助方案,以帮助企业和家庭应对通胀压力,马克龙在如此重大项目上不与德国协商,意在报复。马克龙有关德国“自我孤立”的批评即指该项资助计划。

俄乌冲突后不久,朔尔茨即宣布增加军费1000亿欧元,主要用于从美国增购35架F-35战机。朔尔茨还宣布将提高军费至GDP2%,建立“欧洲装备最为精良的军队”。德国防务政策180度大转弯,引起疑虑。

由于经济体量大,德国提高军费比例后,军费开支将大于法国。对德国在欧洲战机SCAF项目,以及新型坦克研制方面的立场转趋消极,法国深感失望。德国的解释是本国军队战力太弱,不足以应对外来安全挑战,增购美国F-35战机是因为可立即投入战斗,而与法国合作的欧洲战斗机项目需等待数年之久,且是否实用尚难预料。法国则认为德国的说法只是托词,实质是在防务问题上脱欧向美,使欧洲独立防务建设大倒退。更令法国无法理解的是,德国又提出让以色列帮助建立欧洲反导系统。在德国协调下,包括英国、荷兰、芬兰及波罗的海三国在内的17个欧洲国家均有意参加。德国明知法国不会同意,因而未与法国协商。马克龙坚决反对借助域外国家建立欧洲反导系统,因为以色列与美国无异。美国不只通过反导系统进一步控制欧洲,还将不断刺激欧洲国家内部的军备竞赛。法国与意大利联合研发反导系统已有数年,德国反导计划客观上分裂了欧洲防务建设。

建立欧洲独立防务是戴高乐主义的重要内容,法国不只寄予重大期待并身体力行。戴高乐顶住美国压力发展独立核威慑力量,继而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制,独立行使军事指挥权,进而提出欧洲防务计划。马克龙以戴高乐主义传人自居,积极主张欧洲战略自主,在英国脱欧后更提出把法国核威慑力量推广至全欧。蝉联总统后提出建立包括俄罗斯的新型欧洲安全秩序设想,以及设立总额为一亿欧元的欧盟对乌军援基金,前者是法国欧洲独立防务思想的延伸,后者则是尝试把法国军事装备欧洲化,用欧盟对乌军援资金采购法国军备。对于马克龙的上述观点和提议,从前届的默克尔到现在的朔尔茨两任德国总理,要么表示异议,要么不表态。

9月21日凌晨,经过长达12小时的协商和讨价还价(这已经成为惯例,欧盟领导人会议往往都是在深夜乃至凌晨才能达成哪怕是最小的妥协),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发表推文:欧盟27国首脑最终同意采取整体措施阻止家庭与企业能源价格狂升,以显示欧盟的统一和团结。“已经有了一个总体措施框架,具体细节尚需认真讨论”。何为框架?何种措施?特别是如何制定最为敏感的制定能源价格上限问题?米歇尔没有说,实际上仍没有答案。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峰会后说:“我们已有了一个良好的路线图。”欧盟一直声称要制定统一的能源政策路线图,仍因分歧太多而再次搁置。

各国领导人要求欧委会向峰会“紧急”提交有关措施清单的“具体决定”,包括对天然气价格的限定方案,以供讨论决策。27国领导人同意在欧盟层面统一购买天然气,成员国“自愿参加”,但要求各国为应对2023年冬天之需,至少达到足量的天然气储存目标。同时呼吁加快与挪威和美国等“可信赖”的天然气生产国谈判,以使欧盟经济免受全球天然气市场价格飙升的影响。除了限定家庭和企业天然气价格之外,各国领导人还要求欧委会对发电用天然气价格提出临时性价格限定方案。法国要求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相应决策的基础上,推广到欧盟范围。德国原则上同意这些做法,却要求设置“避免过度消费天然气”的具体条件,以免一些成员国利用通过欧盟补助价格的电力向挪威、英国和瑞士等国出口谋利。

欧盟因对俄制裁而深受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电力)价格飙升之苦,却因成员国利益分歧而难以统一政策,反应缓慢又无法决策。共同决策机制的终局是难以决策,各方讨价还价的结果是无法协调,往后的谈判仍是困难重重。

10月19日,欧盟天然气储备总体达到93%,液化天然气储备达到饱和,11月初还有35船液化天然气抵达。受供需关系影响,10月25日,天然气价格逐步回落至每兆瓦100欧元以下,降至最高时的1/3,与6月持平,但仍是年初的两倍多,且随时可能反弹,欧盟承受的压力并未减轻。一是家庭能源支出因已得到补贴而不会下降,二是企业受制于长期合同仍需保持高额支出,三是今年的天然气储备仍以自俄进口为主,现已基本断供,明冬更难。在全球经济趋缓的情况下,能源消耗性企业只能限产减产甚至停产。美国天然气价格仅为欧盟1/5,欧盟经济所受打击可想而知。欧元区通胀率逐月提升,9月已达10%,德国则达10.9%。法国虽因对天然气的依赖弱于德国,但通胀率仍为6.2%。

欧盟峰会后,马克龙宣布法国退出1994年签署批准的《欧洲能源宪章》(TCE)。该宪章的本意是保证西欧国家的化石能源供应,但被认为有悖于巴黎气候协定的减少碳排放条款和实现欧盟2030年的减排目标。法国作为核能生产大国,在力促把核能列为“干净能源”后,利用核能扩大对欧盟影响力的意愿更加明显。德国是天然气消费大国,认为限价是自讨苦吃,反而会刺激供应方采取极端措施,法国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法国外交部人士认为,法德轴心实为各取所需,本次危机虽未伤筋动骨,但双方关系已因此陷入低谷。

法德出现争执的同时,合作面仍然发挥作用。为应对能源危机,法德在欧盟层面提出相互调剂的“能源团结”方案,抱团过冬。法国自10月13日开始与德国进行天然气和电力互换,系两国关系史上首次。德国增加对法国的电力供应,以弥补法国核电产能短期减少的电力缺口,而法国向德国供气则是破天荒首次。朔尔茨和马克龙于9月初签署能源互换协议,为欧盟应对能源危机而实施“能源团结”计划做出榜样,成为欧盟成员国间能源合作的重要转折点。10月19日,法国分别从德国和英国进口2000和2200兆瓦电能,从比利时和西班牙各进口1000兆瓦,同时向瑞士和意大利出口1600和1400兆瓦电能。同时,德国向瑞士出口2000兆瓦,又从奥地利进口477兆瓦。天然气基本上也走相同的路线,在法德比瑞西5国之间交叉互动。

俄乌冲突后,欧盟紧追美国对俄全面制裁,既成为能源危机的直接受害者,经济也因资本逐利和企业因利润锐减而加速外移遭到削弱。法德都因忍无可忍而直接对美国发出抱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极端化与碎片化趋势方兴未艾,欧盟成员国疑欧情绪和民粹主义上升,“本国优先”导致利益协调和决策难度增加,以及法德矛盾和争执公开化,便是这种趋势的充分反映。“妥协哲学”是欧洲建设的基本形态,虽然成员国之间不时发生激烈争吵,有时不欢而散,但不会破裂。法德关系也是如此。双方在发生争执后仍在尽力保持冷静,寻求妥协空间。

10月20日,朔尔茨和马克龙利用欧盟峰会间隙举行闭门会晤。外界注意到,俩人之间的气氛略显冰冷,与往日已有明显不同。稍前,马克龙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称“德国自我孤立对自身和欧盟皆非好事”,“我们的作用就是尽力捍卫欧盟的团结,因为德国是欧盟的一员”。朔尔茨则反击说:“德国始终与各国保持团结。”

法德领导人会晤时都显示出和解姿态,朔尔茨特别强调两国关系“紧密且富有成果”。马克龙会晤前已宣布朔尔茨于10月26日,即原定的两国联席内阁会议举行日到访爱丽舍宫,就解决两国分歧再次会晤。记者问法德轴心是否因分歧而动力不足,马克龙回答说他与朔尔茨的私下会晤已“澄清了许多事情”。天然气限价问题是会晤的主题之一。

10月26日中午,朔尔茨如约到爱丽舍宫与马克龙共进工作午餐。法国总统府公报称,两个领导人“雄心勃勃地加强法德合作”,以“一致和团结的方式”应对共同挑战。德政府发言人指出:“法国是德国最亲近的盟友,近来的不少谣传,大多是刻意捏造的。”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说:“坚信法国总统和德国总理仍在携手工作。”工作午餐后不发表联合公报,不联合会见记者,是以前没有过的。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发出警告:“法德夫妻关系因分歧而陷入瘫痪”,“在当前这一历史时期,欧盟必须团结和强大,法德富有成果的合作尤为重要”。

马克龙已定于近期访美,就美通过高于数倍价格,向欧盟出口液化天然气牟取暴利与拜登当面交涉,“以体现盟友精神”。在此问题上,法德持共同立场。

法德协调的难度虽较前增加,但两国最终达成共同立场,仍是欧盟重大决策得以执行和欧盟免于分裂的基本保障。法德不破裂,便保证了欧盟不会破裂。不过,法德分歧和协调困难增多却是事实,也不会改变既定立场,这也是欧盟的现实。因此,今后欧盟不会破裂却将陷入历史性困境,且会在较长时期内维持此种局面。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欧洲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