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非传统安全 > 生态 > 正文
郑元:应对气候变化,“适应”与“减缓”同样重要
发表时间:2022-10-27 18:50 来源:国际网
相比直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减缓气候变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过去长期未受到足够重视,得到的资金支持有限。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将近,由于能源危机持续不断,仅靠减缓气候变化已无法应对当今世界直接面临的灾难性损失,气候适应性措施的势头日益强劲。高质量的发展项目可以促进气候适应,而加强气候适应也可以带来发展红利。

多年来,涉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风险,“减缓派”一直比“适应派”更受关注。目前大部分的注意力和资金都用于支持直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减缓行动。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2017年至2018年,全球公共和私营部门用于气候适应项目的投资仅为300亿美元,占同期气候融资总额的比例不足20%。而到2030年,气候适应每年所需的成本则高达1400-3000亿美元,到2050年将达到2800-5000亿美元。

气候适应项目的投资不足背后包含多重因素。由于缺乏正确评估气候适应项目效果(包括气候韧性等)的工具和方法,很多项目被认为不具备金融投资价值。而且,由于各个国家、地区和社区的气候脆弱性各不相同,需要因地制宜设计解决方案,难以做到跨地域标准化。

此外,气候适应项目和一般性的发展项目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很难调动额外的资源单独用于气候适应项目。

一方面,高质量的发展项目可以推动气候适应工作。比如,道路中设计精良的工程结构足以承受极端气候的打击。另一方面,气候适应可以带来发展红利。培育抗旱作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作物不仅能适应艰苦的气候条件,还能为农户提供可持续生计。归根结底,一系列相似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如教育水平、自然禀赋、技术进步和制度)共同构成了发展进步和气候韧性的基础。

一些发展践行者致力于从发展项目融资中将气候适应相关内容剥离出来。比如,多边开发银行在计算气候适应性融资时,审查和评估的是每个单独的项目组成部分而非整个项目的贡献。一个项目中,只有那些能够证明对解决当地气候脆弱性直接有益的部分,才被视为符合计入气候适应性融资的条件。这种“分拆”项目的方法,可以防止气候适应资金被常规发展类项目所“稀释”。

尽管这些实践能够维护气候适应项目资金的专属性,但这并非最终目的。事实上,一味地区分气候适应与发展可能会使得二者的融合效果大打折扣。无论资金来源如何,气候适应性项目投资的目的都是为了设计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提高其可及性,同时加强发展项目的韧性。

因此,我们不妨将气候适应性融资的评估放在一边,先来看看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准确严密的追踪固然有可取之处——毕竟这样才能确保气候适应性融资名副其实。然而,如果最终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项目,不能把现有和未来的气候风险考虑其中,那么气候适应融资想要产生的影响便很难得到优化。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对项目设计进行更细致的审查;而要对项目设计进行更细致的审查,就要考虑以下基本问题:该项目真正要解决发展面临的哪些挑战,是否包括气候风险及变量?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提升脆弱群体、资产或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

有效的适应并不必然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有时只需做出一点微小的调整就可能带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比如,举办研讨会、培训项目等加强能力建设的活动,可以提高人们对气候问题的认识,或者使人们对气候风险的认识更加具体化,从而提升决策能力。在很多涉及小农家庭的项目中都有这样的发现,他们经常在不知不觉中适应了气候变化。再比如,越来越多的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如交通)开始采用智能管理系统来整合数据,提供气候变化早期预警。

在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即将召开之际,由于能源危机持续不断,仅靠减缓气候变化已无法应对当今世界直接面临的灾难性损失,气候适应性措施的势头日益强劲。诚然,气候适应项目进一步发展还需要更广泛的资金来源及金融手段予以支持。

然而,项目资金的数量并不能直接表明其可能产生的影响,选择明智的投资方向与调动更多资金同样重要。在不断完善气候适应性融资评估的过程中,必须在项目准备阶段就将气候因素纳入主要的考量因素,以确保有效的气候适应措施在项目设计中得以体现。前文所提到的一些举措虽然简单,但如果不同项目都能适度采用,就可以聚沙成塔,产生累积性的影响。

下一步,国际社会可以探索如何定义和衡量气候适应性融资的有效性。制定一些通用的度量指标不失为一个可能。气候适应性投资的预期受益者同样可以参与其中,他们的发展故事或许也可以成为参考。

(作者为新开发银行气候专家,文章转自“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