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亚入欧”是日本近代以来的重要转变,21世纪的日本在安倍的带领下,做了又一次另类的“脱亚入欧”。安倍治下的日本与东亚国家摩擦不断,却不仅融入了美西方,还在一些特定的时期在诸多领域引领了美西方的节奏。不过无论是内政外交,无论是对亚对欧,安倍对华的现实主义鹰派是一贯的。因为中国,安倍认为美国需在区域内深度参与;而要美国深度参与,日本必扮演重要角色。安倍已逝,这套方针依旧或多或少指导着日本。 |
“脱亚入欧”是日本近代化以来、明治维新开始之后产生的重要转变。“黑船来航”后的日本看到了西方的先进,也了解了东方在那个时代的落后,所以决定“富国强兵”,去摆脱亚洲的恶友,早日进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黑船来航”后一个半世纪多,日本在安倍晋三的带领下,做了又一次另类的“脱亚入欧”。安倍治下的日本与东亚国家摩擦不断,却不仅融入了美西方,还在一些特定的时期(如特朗普时期)在诸多领域引领了美西方的节奏。 脱亚 安倍是个右翼民族主义者、对华鹰派。也许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关,安倍一直试图淡化乃至否认日本的军国主义历史,推进日本修宪,企图为日本历史罪行洗白的同时,还试图让日本更为军事化,让日本社会不再对使用武力反感。任期内,他多次访问靖国神社,并修改日本课本,毫不顾及中韩等周边国家民众的感受,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不满。虽然未能完成修宪,但他治下日本军费大幅增加,设立了新的国安委,也修改了法律以使得日本军人可以和盟友在海外并肩作战。 安倍对朝鲜的强硬是众所周知的,他认为,朝鲜不能有核武器及相关导弹技术并积极使用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各种平台来阻止朝鲜的行动。而因为朝鲜问题,虽然安倍比此前的任何日本领导人都更关注对冲中国的崛起,他还是决定不与中国完全撕破脸。因为安倍认为,在朝鲜议题上,无论是在联合国通过决议还是最终对决议的有效执行,都离不开中国。因为朝鲜议题,安倍在台上时暂时淡化了其他涉华议题。但下台之后,他这个“幕后将军”(Shadow Shogun)又开始高调谈论台湾等议题,让美国放弃对台“战略模糊”,毫无顾忌地去展示对华强硬。可以说,安倍治下的日本在东亚国家中是没有人缘的,有种隐隐的“脱亚”之感。 入欧 安倍第一次当选时曾是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而他的第一任期却草草收场。在台下的五年,他认真思考了日本应该在国际上扮演的角色。他决定,为了履行其国际责任,日本必须成为“规则的推动者、公地的守护者,以及美国和其他民主国家的有效盟友和伙伴”。所以当安倍再次归来之时,他仿佛也对美西方再次喊出了日本的归来——Japan is Back。 安倍积极推动亚太安全新构架,联合域内域外的西方国家来共同应对中国的崛起,并称这是守护他们的集体安全。特朗普政府高官H.R.McMaster说安倍是第一位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太”概念的领导人,也同时唤醒了QUAD来应对区域挑战,这一点也不假。美国当前的“印太战略”源于安倍给特朗普的灌输,因为在安倍眼里,中国需要“腹背受敌”才可能被束缚住,况且没有“印”,日本就是中国在“太”直指的对象——虽然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印度的左右逢源让我们看到“印太战略”很大程度上是安倍的一厢情愿。 安倍让人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他的“安倍经济学”,很多人都认为是安倍经济学帮助日本从2012年的衰退中走出了困境。但事实上,安倍的经济政策在日本内部远不如在外部来得有效。虽然对投资者很友好,也促使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显著增加,再加上日元贬值将企业盈利提升至历史新高,但工资停滞(尤其是女性工资,因为很多女性从事的是兼职工作)使得普通民众并未获得太大的福利。财政政策上,在2014和2019年两次增加消费税,也拖累了日本经济的恢复。货币政策上,虽然通过加大刺激力度没有使日本通缩,却也没能使日本获得需要的通胀,没有实现安倍自己设立的2%的通胀目标。但在海外,安倍大力推进其“新自由主义”政策,挽救了被美国抛弃的TPP,并扛起大旗,成为了CPTPP的领导国家。安倍推动的多个经济联盟提升了在劳工、环保、基建等领域的标准。当然有的联盟在发起时刻意将中国排斥在外(如CPTPP),有的倡议直接与“一带一路”形成竞争(如高质量基础设施伙伴关系PQI)等,或多或少仍旧是想让更多国家站在中国的对立面。安倍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与西方国家打成一片,不仅成为相关国家规则的接受者,还在特朗普时期因为美国政府的甩手退群而逐渐成为了一些规则的制定者。在俄乌冲突之后日本更是坚定不移地站在美欧身边,可谓进一步“入欧”。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政策协调员坎贝尔认为,安倍将被铭记为当代亚洲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当然,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国家会铭记完全不同的安倍印象。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无论是对亚还是对欧,安倍对华的现实主义鹰派是一贯的。因为中国,安倍认为美国需要在区域内深度参与;而要美国深度参与,日本必须扮演重要角色。安倍已逝,但这一套方针依旧或多或少在指导着日本的思考与行动。 (作者为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政治科学系助理教授,文章转自“海外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