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美国 > 正文
李伟建:拜登中东之行背后的大国博弈迷思
发表时间:2022-07-07 20:39 来源:国际网
从美国近年来不断强化与中俄博弈和竞争的态势看,美国很可能会换一种方式保存在中东的存在。他可能在中国已取得积极成效的地区合作发展领域增加投入,以阻碍和破坏中国的影响。同时,利用一些阿拉伯国家在安全上对美国的依赖,遏制俄罗斯。此外,拜登此行从表面看,似乎只涉及美国与地区国家的关系及拜登政府中东政策的调整,但在当前美国已将中俄作为主要挑战和威胁并欲在全球范围内对中俄进行遏制的背景下,这些调整都将深受美国大国博弈思想的影响。拜登这半年竭力拼凑遏制中俄的所谓国际联盟和伙伴关系,中东迟早是要被纳入这一进程的。

拜登终于要出访中东了。6月14日,白宫新闻秘书卡琳·让-皮埃尔在白宫网站发表声明称,美国总统拜登将于7月13日至16日访问中东地区,包括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沙特阿拉伯。拜登上台前后曾口口声声承诺要对特朗普的中东政策纠偏,也提出了一些政策调整设想。但上台一年半来,除了有意无意疏远了与以色列和沙特的关系,以及已经启动但最后关头又被搁置的重返伊核协议谈判,拜登政府其它所谓的政策调整迄今大都仍停留在嘴上。这显示出拜登政府受国内外因素制约在中东资源投入上已力不从心,更反映出中东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地位下降及在拜登政府外交排序中位置靠后。

一、背景

拜登上台后延续了前几任政府的做法,将全球战略重点进一步转向所谓的印太地区。我们看到,自今年2月发布拜登版“印太战略”以来,拜登政府从欧盟到东盟,从东亚到拉美展开了一系列密集外交活动:一方面巩固所谓民主国家联盟,另一方面拉拢其他地区国家建立伙伴关系,竭力打造遏制中俄的国际联盟。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本想伙同西方盟国利用战争拖垮俄罗斯并借对俄制裁向中国施压,但随着战争持续,战况愈发对俄罗斯有利,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发现自己正在俄乌战争泥潭中越陷越深。除了需要源源不断地向乌克兰提供军火和经济援助,西方国家还要应对战争带来的越来越严重的通货膨胀、粮食短缺及能源危机的巨大冲击。尤其是,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不仅破坏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损害了世界其他地区国家的利益,更是暴露了西方国家对俄能源依赖的“阿喀琉斯之踵”。对此,西方国家内部开始出现焦虑甚至分歧。这几天,拜登及一众西方国家领导人等正在接连召开的七国集团峰会和北约峰会上寻求“更紧密的团结合作”,筹组援乌抗俄“统一战线”。同时,拜登在七国集团峰会上提出由西方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此举被普遍认为是为了取代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而此次北约峰会上更新的“战略构想”,也首次将中国列为“需要应对的挑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拜登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出访中东,其动机显然不只是“破冰”和讨论中东问题那么简单。

二、动机

首先,美国铁心将中俄视为主要战略对手和敌手在全球范围内对两国展开全面博弈和遏制,这种态势最终必然会反映到中东地区。从表面看,美国这些年并没有停止从中东收缩的步伐,但从实际情况看,这种收缩似乎更多是军事意义上的。从美国近年来不断强化与中俄博弈和竞争的态势看,美国很可能会换一种方式保存在中东的存在。更确切地说,美国可能减少在中东传统安全事务上的投入,但会在中国已经取得积极成效的地区合作发展领域增加投入,以阻碍和破坏中国与中东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及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同时,在一些地区热点问题上,利用一些阿拉伯国家在安全上对美国的依赖,遏制俄罗斯的影响力。据报道,拜登政府在2023财年预算案中为“对外军事资助”项目申请了6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中东和北非方向。今年4月,美国防长中东事务助理达纳·斯特劳尔就曾警告阿拉伯国家不要在安全领域和中俄合作,称这不仅会威胁这些国家与美国的合作,也会威胁这些国家的主权。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就曾要求一些阿拉伯国家“选边站”,配合美国制裁俄罗斯。虽然遭到阿拉伯国家的拒绝,但随着俄乌战争的延续,未来美国还可能会用各种手段,威逼利诱这些国家疏远与中俄的关系。

其次,这些年来,美国一直在试图诋毁中国与中东国家开展的互利合作及中国在中东不断扩大的影响。美国还不断向一些阿拉伯国家施压,试图让他们放弃使用华为的5G技术和其他来自中国的高科技产品,甚至要求一些阿拉伯国家终止与中国在建的项目合同,转而使用美国产品及与美国合作。美国2021年4月推出的《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就提出要动员所有战略、经济和外交工具抗衡中国,采取各种措施打击中国的全球影响力,特别是要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对抗性计划。在去年召开的七国集团峰会上,美国就提出一项名为“重建更好世界”(B3W)计划,目的是取代“一带一路”倡议。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两位研究人员马修·古德曼(Matthew Goodman)和乔纳森·希尔曼(Jonathan Hillman)曾在CSIS网站发表文章,专门讨论如何运用B3W抗衡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今年的七国集团峰会上,拜登正式宣布启动“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关系”倡议,计划在5年内筹集6000亿美元资助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西方愿意出资援助发展中国家原本无可厚非,但西方从一开始就将此举用来对抗和替代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可谓动机不良。中东是中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地区,美国未来在这一地区会如何动作是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

再次,美国官方尚未公布拜登此次出访的详细计划,但根据相关方面提供的信息及专家和媒体的分析报道,拜登此行出访以色列和沙特的目的除了改善和修补美国与这两个国家的双边关系和讨论双边合作之外,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关系以及石油问题和伊朗问题等也是主要议题。需要指出的是,从表面看,这些问题似乎只是涉及美国与地区国家的关系及拜登政府中东政策的调整,但在当前美国已将中俄作为主要挑战和威胁并欲在全球范围内对中俄进行遏制的背景下,无论是美国与中东国家的双边及多边关系的改变还是拜登中东政策的调整,都将深受美国大国博弈思想的影响。拜登政府这半年一直在全球进行外交布局,竭力拼凑遏制中俄的所谓国际联盟和伙伴关系,而中东是迟早要被纳入这一进程的。事实上,从布林肯于今年3月27参加在以色列召开的“阿拉伯-以色列峰会”,到拜登中东之行中将要出席在沙特举行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与埃及、伊拉克和约旦共同举办的峰会(GCC+3),并与中东地区的领导人会面,美国显然试图在促进一种新的“区域准联盟”的构建过程中发挥影响力。有分析称,拜登此行不仅想缓和与沙特的关系,还想拉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并最终将沙特拉入美国试图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区域准联盟”。也有许多分析认为,此次拜登中东之行的重要目标是争取沙特等海湾产油国增产石油以缓解因为制裁俄罗斯引发的世界能源危机以及美国国内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同时回应以色列及一些阿拉伯国家对伊朗问题的关切。但在这两个问题上拜登同样需要从与中俄竞争的立场去考虑。对拜登而言,此行高目标是说服海湾国家增产石油配合美国对俄制裁,低目标是拉拢与沙特等传统盟友的关系,即使无法让这些国家站队,也不让它们与中俄走得太近。在伊朗问题上,美国既要照顾到以色列等国的关切,但也不愿美伊关系再次破裂,从而使伊朗彻底倒向中俄一边。从这个层面看,在拜登启程前往中东之前,美伊通过欧盟传出美伊即将恢复重返伊核协议谈判的消息,并不是一种巧合。

最后,国内有很多分析文章质疑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发起以对抗中国发展为目的一系列倡议和行动计划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取得成功。确实,时代不同了,美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一手遮天及美欧主导和统领世界经济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美国要想让其他地区国家放弃自身利益与美国组成遏制中国的国家联盟谈何容易!我们不应高估美国在这方面的号召力和行动力,但也绝不可低估美国的破坏力。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对世界和地区秩序造成的颠覆性破坏及产生的负面影响至今依然存在。美国及其西方盟国手中依然掌握着很多压制和破坏的工具。它们将继续一切工具抹黑和诋毁和遏制中国的发展。对此,我们必须持续予以高度警惕。

(作者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文章转自《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简报》2022年6月总第三十四期)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