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通过条约向美军提供军事基地,换取美国的军事保护。但现在,美国“延伸威慑”的强化,目标远远不是保护日本,而是与别国进行军事对抗,这正好与日本的战略野心相符。对日本来说,中美缓和、地区稳定才符合其战略利益,而大国对抗、军事基地化将大大增加被卷入战争的风险。 |
美国总统拜登20日开启亚洲之行,并将于23日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谈。据日媒透露,届时拜登不仅会重申美国对日“核保护伞”依然有效,还要强调继续强化其“延伸威慑”,并写入双方共同文件。这意味着美国可能在日本部署更多武器,进一步将日本变为与大国对抗的军事前沿。 表面看,拜登此举首先是对日本“安全担忧”的回应。近年来日本对“中国威胁论”的炒作不断升级,俄乌冲突发生后,日本更借机渲染“以实力改变现状的事情在东亚也会发生”。前首相安倍晋三等人夸大地区核威胁,提议考虑“核共享”,这成为美国重申“核保护伞”的直接背景。 所谓“核共享”,就是将美国核武器部署在日本,由两国“共享”。美国目前在欧洲的德国等五个国家以这种方式部署战术核武器,日本有人想加以模仿变相实现“拥核”。实际上,日本前防卫相石破茂、前驻美大使加藤良三等人前几年就提出修改日本1967年以来作为国策的“无核三原则”,特别是要求放弃其中的“不运入核武器”原则,使美国核武器合法进入日本。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本月4日的美日防长会谈时,曾重申美国“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延伸威慑承诺不会动摇”,这可以视为对日本的战略安抚。 但美国的目的显然不只是宽慰日本。美国系列战略文件把中国视为“唯一竞争对手”,积极推动亚太地区美军力量的转型发展,并通过加大拉拢地区盟友,打造一支战略进攻能力更强、战备水平更高的前沿作战力量,其中包括谋求在该地区部署数百枚中程导弹。“延伸威慑”,就是以包括核武器在内的所有手段保护盟国不受攻击,“核共享”是其具体安排之一。美国的“延伸威慑”在冷战时主要依赖大规模核报复,但冷战后调整战略,裁减战略核力量,更多通过在前沿部署战术核武器及先进常规武器系统,吓阻针对美国盟国的攻击。但此时的“延伸威慑”目标并不一定是保护盟国,甚至更多是为了加强与盟国的军事捆绑,提升联合威慑力,实现美国自身的战略目标。 日本对美国的意图自然心知肚明,但出于所谓应对“中国威胁”、对抗中国的战略目标,乐于“将计就计”进一步强化与美安全合作。日本已在《外交蓝皮书》中明确自己是站在美中对抗的“最前线”;自民党4月公布关于修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文件的建议,明确将中国定位为“重大安全威胁”,同时表示要研究强化美国安全承诺的途径,以及如何利用美国以核威慑为主的“延伸威慑”。 此次日美两国还将宣布共享安全目标和安全战略,也就是说,双方在安全领域将实现高度一体化。在推动日本安全战略重大调整的过程中,日本政界和右翼的背后也有美国“鹰派”的影子。日媒称,五角大楼对日本的核武器“不运入”原则早有怨言。美国前国防部高官科尔比近日声称,日本自民党提出的把军费提高到GDP2%以上的措施“太晚了”,还建议借鉴美韩模式建立美日联合司令部。 美国方面目前并没有直接回应“核共享”问题。岸田文雄一直将核裁军作为“毕生事业”,明确表示仍坚持“无核三原则”、不考虑“核共享”选项,还提议明年在广岛召开七国集团峰会,宣示日本的无核立场。日本专家也指出“核共享”对日本意义有限。知名国际政治学者、参议员猪口邦子认为,“核共享”在欧洲出现的背景是一些国家对美国的核保护承诺缺乏信任,日本搞“核共享”反会损害日美同盟的信赖关系。日本防卫研究所专家也以欧洲为例分析称,“核共享”下部署在日本的核武器,使用决定权在美国而不是日本手里。尽管如此,也不排除日本部分政治家继续谋求实现“核共享”。 从强化美国“延伸威慑”角度看,不管是搞“核共享”也好,还是在日本部署新的常规武器系统也罢,必然要升级甚至新设驻日美军基地。日本目前已有88处美军基地,大部分集中在冲绳。最近在所谓冲绳“回归”五十周年之际,基地问题再次引发关注。当地政府和民众强烈要求把人口密集区的普天间基地搬离冲绳,但一直遭到日本政府拒绝。民众要求修改规定美军享有治外法权的《日美地位协定》,但岸田政府置若罔闻。这也反映了日本政府强化驻日美军存在的基本意向。 战后日本通过条约向美军提供军事基地,换取美国的军事保护。但现在,美国“延伸威慑”的强化,目标远远不是保护日本,而是与别国进行军事对抗,这正好与日本的战略野心相符。对日本来说,中美缓和、地区稳定才符合其战略利益,而大国对抗、军事基地化将大大增加被卷入战争的风险。不知道日本国民、冲绳民众,是否和“政治精英”及右翼政客们同样做好了这种心理准备。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文章转自环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