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欧洲 > 正文
张金岭:法国极右翼政治探源
发表时间:2022-05-19 15:26 来源:国际网
法国极右思潮历史悠久,国民联盟是近半个世纪最具代表性的极右翼政党。它在成立后的十多年间一直处于边缘状态,但从1980年代初开始,通过“反移民”的旗帜,逐步在政坛崭露头角。2011年,玛丽娜·勒庞成为党主席,此后,她采取旨在使国民阵线“去妖魔化”的“正常化转型”,使受欢迎度明显提升,连续在多个政治选举中取得不俗成绩。今年勒庞在总统选举中尽管再次被淘汰,但得票率及政治影响力大幅提升。这背后,是法国社会及民意日益明显的极右化倾向。虽然民众对国民联盟治理能力信心仍不足,但法国民众普遍渴望一场深刻变革,这对极右力量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法国总统选举中,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RN)候选人玛丽娜·勒庞虽然未能在第二轮投票中战胜谋连任的马克龙,但在两轮选举中分别以23.15%、41.45%的得票率创下该党历史纪录。舆论广泛评称,这是一次“没有输家”的选举。国民联盟得票率大幅提升的背后,是法国部分民意的极右倾向进一步发展。

法国极右思潮的历史甚为悠久,在过去及当下林林总总存在着很多极右翼政治力量,长期处于分化重组的变动之中,国民联盟是过去半个世纪间最具代表性的极右翼政党。

法国极右思潮的起源

法国政治的左右两翼之分,起源于大革命。1789年夏,刚刚成立的国民议会召开了一次制宪会议投票,与会代表在讨论国王与国民代表各自权力时产生分歧。为了方便计票,与会者被要求分列在议会主席两侧,左侧落座者支持赋予国民代表更多权力,右侧落座者则主张赋予国王更多权力。后来,逐步有了“左右”分立的说法。随着时间推移,此种位置安排渐成传统,形象地呈现了两个多世纪来法国政治格局的鲜明特色。

作为法国右翼政治的组成部分,极右思潮最早出现于19世纪初叶。在拿破仑一世倒台后的君主复辟期间(1814~1830年),法国媒体就已大量使用“极右”表述,来指代议会下院中的保皇派,因为这些议员坐在议会议席最右侧。作为君主复辟的支持者,极右翼势力强烈拒绝1814年宪章,认为复辟国王路易十八批准该宪章是对君主制的削弱甚至背叛,也是对革命的妥协。从那时起,极右翼力量开始与温和的自由派右翼等力量渐行渐远。

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1852~1870年),极右思潮处于蛰伏状态,随后又在第三共和国时期(1870~1940年)以新的形式重生。1899年,依托极右翼力量的阵地平台《法国行动》杂志,作家莫拉斯在知识分子界发起了一场政治运动,呼吁“与威胁法国的犹太人、新教徒、外国佬和共济会会员等四个同盟群体作斗争”。尽管《法国行动》杂志具有保皇倾向,但这一时期极右力量的主张已逐渐远离神权君主制和旧的反革命的意识形态。可以说,到19世纪末,法国极右思潮初步形成较完整的体系。此时,尽管“极右”表述在法国继续指向钟情于回归君主制传统的保皇运动,但也开始指向法西斯主义倾向。后来,两股力量逐步合流,均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诉求,持反犹太主义的立场,同时坚决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受欧洲极端民族主义运动尤其是德国纳粹运动、意大利法西斯运动影响,法国出现了很多极右翼组织。在1936年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法西斯”一词成为这些极右运动的代名词。

在1930年代法国的选举政治中,极右翼异常活跃,占居一定比例的政治份额。极右翼在法国走红,则是在1940至1944年间的维希政权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极右运动依然活跃,阿尔及利亚战争刺激了极右思潮的发展,先后出现过“青年民族”“新秩序”等众多极右翼运动组织。国民联盟的最初创建即是由当时倡导法西斯民族革命运动的“新秩序”推动实现的。1973年,“新秩序”因其暴力性被取缔。

国民阵线的诞生

国民联盟成立于1972年10月,初名为“法国统一国民阵线”(简称“国民阵线”,FN),2018年6月更改至现名,其创始人让-玛丽·勒庞担任党主席至2011年,后由其女儿玛丽娜·勒庞接任。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习惯性地称之为“国民阵线”,因为“阵线”一词比较容易让人忆及其极右本质。

国民阵线的成立原本就是冲着选举政治去的。政治学者德泽分析,国民阵线的创建遵循了“新秩序”运动的四重逻辑:一是“竞争的逻辑”,占据极右政治空间,声称自己是“法国民族主义统一的具体体现”;二是“转变的逻辑”,想重新界定行动模式,以利于参与政治选举;三是“合作的逻辑”,意在同一些思想行为独特的知名人士合作,拓展政治资源;四是“合理化的逻辑”,试图让人们相信自己严格遵守法律,以纠正人们对其“极端主义”的认知。

让-玛丽·勒庞成为国民阵线领导人,是“选举保证”的结果。他是“新秩序”运动寻找的第一人选,不仅因为他曾是革命运动的积极战斗者,两度当选国民议会议员,也是因为他被认为富有洞察力和远见,相较于其他极右翼政客代表着更为守法、温和的形象。“新秩序”还想借国民阵线的建立逐步在公众视野中隐身,并谋求在1973年的国民议会选举中赢得席位。在当年的选举中,国民阵线以“捍卫法国人”的口号统领其竞选纲领,鲜明表达了排外主义的主张。

国民阵线的官方历史刻意突出让-玛丽·勒庞作为该党唯一创始人的角色,目的就是为掩盖其法西斯主义的出身。实际上,让-玛丽·勒庞倡导“法国人优先”,极力鼓吹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主张“移民是法国社会最大的不安全因素”,其政治主张并不温和,他领导的国民阵线也一直被法国舆论视为“毒瘤”。

国民阵线的崛起

国民阵线在成立后的十多年间一直处于边缘状态,但从1980年代初开始,通过高举“反移民”的旗帜,逐步在法国政坛崭露头角。它在地方选举、国民议会选举和欧洲议会选举中不断取得突破,1984年赢得十个欧洲议会议员席位,在1986年的国民议会选举中跟其他政党一起组建了有35名议员参加的议会党团,1989年首次赢得市长职位主政一方。这种成功在相当程度上受益于1981年社会党执政后整个右翼选民表现出来的政治抗议潮流,以及法国各大城市面临的严重治安和移民问题。受国民阵线影响,1990年代以来其他政党也不得不关注移民问题,移民也逐渐成为法国选举政治中的关键议题之一。当时,法国出现了一个政治新词“思想的勒庞化”,指的是法国人逐步接受了让-玛丽·勒庞提出的一些议题。

1990年代,国民阵线在法国政坛的地位进一步上升,不但继续瞄准移民问题,煽动种族主义和排外情绪,还就当时传统左右两党社会党(PS)和保卫共和联盟(RPR)所存在的腐败、治理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主张。在1995年的市政选举中,国民阵线赢得多个大城市市长职位,影响力继续扩大。不过,到1990年代末,国民阵线所经历的党内分化影响了它在政治选举中的战绩。

2002年,让-玛丽·勒庞以16.86%的得票率,在总统选举首轮投票中击败左翼候选人、时任总理若斯潘,成功挺进第二轮角逐,与时任总统希拉克对决。这一结果震惊了法国乃至欧洲政坛,在法国多地引发反对国民阵线的示威游行,希拉克还曾拒绝在电视辩论中与之对话。让-玛丽·勒庞的阶段性胜利激发了法国社会的“团结”,在首轮投票中被淘汰的绝大多数候选人都呼吁其支持者将选票转投给希拉克,使得让-玛丽·勒庞在第二轮投票中仅得到17.79%的选票,这也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总统选举的最低得票率。2007年,让-玛丽·勒庞再次竞选总统,但未能再现“辉煌”。

去妖魔化的政治战略

2002年的总统选举让法国社会意识到极右政党着实可能执政,促成了反极右思潮的社会氛围。此后数年,国民阵线在诸多选举中得票率连续走低,同时也面临严峻的财政和党内分化问题。在此背景下,国民阵线不得不考虑自我革新。不过,2008年金融危机、2010年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重新激发了法国民众的极右情绪。

2011年,玛丽娜·勒庞在党内选举中胜出,接替其父成为国民阵线主席。此后,她采取了旨在使国民阵线“去妖魔化”的“正常化转型”策略,包括:逐步摆脱在反犹太主义、反移民等议题中最具争议的立场,采用更“体面”的政治话语,并且转向讨论更多的社会问题;开除部分最激进的党员,其中包括她的父亲。这一系列操作使得玛丽娜·勒庞及国民阵线受欢迎度明显提升。随后,国民阵线连续在多个政治选举中取得不俗的成绩。在2014年市政议会选举后,玛丽娜·勒庞甚至宣称法国政治已进入“三党鼎立”时代。

传统左右两党社会党和人民运动联盟(UMP,2015年更名为共和党)的式微也给国民阵线崛起创造了条件。在2017年总统选举中,玛丽娜·勒庞第二次参选,就成功闯入第二轮角逐。尽管最终被高举“非左非右”大旗的中间派候选人马克龙击败,但也在第二轮中以33.9%的得票率创下国民阵线最佳战绩。2018年6月1日,国民阵线正式更名“国民联盟”,以为全党注入新的活力。在玛丽娜·勒庞看来,新名称含有“联盟”一词,可使人联想到团结与合作。受益于更名策略,国民联盟在2019年的欧洲议会选举中成为法国政党界的最大赢家,得票率超过马克龙领导的共和国前进党(LREM)。

时隔五年,玛丽娜·勒庞再次在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对阵马克龙,尽管再次被淘汰,但得票率及政治影响力大幅提升。在这背后,自然是法国社会及民意日益明显的极右化发展倾向。在2022年总统选举中,极右翼“新秀”泽穆尔及其领导的“重新征服”党也有引人注目的表现。

尽管国民联盟在政治选举中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始终面临着一个现实困境——在法国地方政治版图中未能实现较大突破,甚至是在逐步缩小,在2020~2021年间举行的市政议会、省议会和大区议会三次地方选举结果即是写照。由此可以看出,国民联盟作为一个“议题党”有其影响力和号召力,可以是表达不满的政治工具,但法国民众对其治理能力的信心仍然不足。

玛丽娜·勒庞在承认败选的演讲中说,从2022年总统选举中,她看到了一种希望,证明了人们普遍渴望变化的愿望。法国民众确实普遍渴望一场深刻的变革,极右翼力量认为这是个难得的政治机会。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马克思主义与欧洲文明研究中心秘书长,文章转自世界知识期刊)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