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美国 > 正文
李 峥:如何解读拜登就喀布尔机场爆炸的演说?
发表时间:2021-09-01 14:54 来源:国际网
拜登的演讲回避了核心问题,无论从媒体、盟友还是民调的反应来看,拜登政府在应对这场危机中的表现都是不及格的。这场失控暴露出拜登政府上任时提出的“中产阶级外交”理念的诸多缺陷。

当地时间8月20日和26日,美国总统拜登先后就阿富汗局势发表了两次公开讲话。在短短一周之内,阿富汗局势风云突变。阿富汗机场的恐怖袭击爆炸案让包括13名美军士兵在内的100多人遇难。这给美国所主导的撤离计划蒙上阴影,却没有改变拜登总统讲话的基调。拜登强调撤离行动是艰难、不可避免、正确的决定,但这并没有改变美国介入阿富汗给当地社会和民生带来的伤害,这让美国的全球领导力进一步受挫。

一、拜登的演讲回避了核心问题

过去一周以来,随着阿富汗塔利班占领首都喀布尔,美国对于阿富汗长达近20年的军事干预行动被迫走向终点。虽然美国政府在一年前就启动了撤军计划,但他们也没有想到局势的变化远快过美国设定的预案。在美国撤军之前,阿富汗政府已经解体,美国的有步骤撤出变成了一场紧急疏散。

作为美国政军领导人,拜登总统受到了美国各界前所未有的责难。外交和情报机构的官员认为他们预先的警告没有得到白宫和国安会的重视;美国国会不满撤离的混乱局面;共和党和特朗普借此指责拜登的执政能力;美国舆论和社会则对阿富汗恐怖、混乱的局面迷惑不解。拜登总统在两次讲话中传递了几乎一致的信号,包括:这是一场“勇敢的行动”,特朗普政府失败的谈判协议应该为撤离行动的混乱和阿富汗政府失败负责,以及阿富汗战争是一场“已经赢了”的战争。但是,拜登总统也有意回避了一些美国民众更应知道的真相,即这场战争真的值得吗?

拜登总统没有承担美军在最后时刻身亡的责任。自2001年以来,美军在阿富汗战争中的死亡人数大约为2500人。但在2020年2月以来,没有一名美国军人在阿富汗战斗中丧生。拜登仓促加速美军撤军进程造成了巨大混乱,也给恐怖组织制造了机会。在这种背景下,喀布尔机场爆炸案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但是,拜登并没有主动担责。

拜登总统没有对阿富汗民众表达歉意。20年战争加剧了阿富汗内部政治派系、宗派之间的矛盾,也给这个饱经战火的国家带来了更大苦难。据不完全统计,战争导致超过6万名安全部队成员丧生,而平民和阿富汗塔利班成员的死亡人数总和几乎是这个数字的两倍。每个伤亡背后都是一个破碎的家庭或者对立的氏族,战争导致的社会仇恨可能将困扰阿富汗多年,此次撤离计划又将带来更多的妻离子散。这些从未被拜登提及。

在两次讲话中,拜登没有回答一个基本问题,即阿富汗塔利班为何获胜。无论从装备、资金还是军队规模看,阿富汗塔利班均远远逊于得到美国超过1000亿美元支持的政府军和警察部队,但前者却以吹枯拉朽之势赢得这场非对称的战争,速度甚至远快于1996年夺权。这种巨大的误判和挫败感被拜登一笔带过。

二、“中产阶级外交”的缺陷

阿富汗危机是拜登政府上台以来面临的首个外交挑战。无论从媒体、盟友还是民调的反应来看,拜登政府在应对这场危机中的表现都是不及格的。这场失控暴露出拜登政府上任时提出的“中产阶级外交”理念的诸多缺陷。

缺陷之一在于该理念缺乏危机意识。拜登上任以来,重点围绕“重塑美国领导地位”展开外交活动。拜登本人及其外交安全团队成员均将外访重点、精力投放在围绕该议题展开的双多边活动,对阿富汗局势的快速恶化浑然不觉。阿富汗塔利班快速推进的同时,拜登政府及团队刚刚结束密集的夏季外访活动,正在享受例行的暑期休假,忽略了国内一些刺耳的谏言。

缺陷之二在于该理念低估了外交对内政的反向影响。“中产阶级外交”强调“对外行动必须考虑到劳工家庭利益”,“外交服务于国内经济复兴”。该理念让拜登的外交重国内、轻国际,重经济、轻安全,重扩张、轻维护,即便是国防部也需要为外交服务。这使得拜登外交团队更关心自己的议程而非外部世界的变化,在阿富汗、网络攻击等安全议题上反应迟缓。拜登团队显然忽略了,阿富汗仍然有数千名美国人和士兵,一旦该国陷入混乱,其所带来的媒体效应将迅速塑造美国国内政治生态。

缺陷之三在于该理念过于理想化,脱离实际。在具体实践中,“中产阶级外交”变成了一种身份政治外交,即美国从自身的理念出发,以塑造美西方及“民主”联盟为优先目标,进而重塑国际秩序和规则。拜登政府认为“价值观”是万能牌,联盟和网络自然可以形成一种“一体化威慑”,阿富汗塔利班会在美军撤出后方可占领全境。这些主观、形而上的认知被冷冰冰的现实无情打脸。

这场危机中,拜登政府的国安会、外交团队、情报体系和白宫公共关系团队的内部协调显然出了问题,犯下了不少“小学生级别”的错误,没有看出有针对性的预先准备。拜登长期从政经验和8年副总统资历将变成“负资产”,给共和党在其后政治选举中提供弹药。拜登政府内部恐怕会有人为此担责,而民主党在2022年中期选举和拜登2024年追求连任的胜选希望也将严重受挫。

三、美国大战略思维的教训

拜登在演讲中反复强调,撤出阿富汗是一项“战略抉择”,“中国和俄罗斯希望看到美国深陷其中”。美国战略界普遍认为,阿富汗撤军是美国“大国竞争”战略中的一环,而这将成为美国未来数十年的长期战略。但是,美国似乎忘记了,当年陷入到阿富汗战争同样是基于“反恐战争”战略理念的牵引。

二战以来,美国的对外政策基本遵从于大战略思维。该思维围绕解决和应对特定安全威胁为出发点,运用一种宗教化的叙事来开展国内动员,进而牵引美国国内发展和外交行动,增强政策在两党轮替过程中的延续性。延续4任总统的阿富汗战争是大战略思维的代表性政策之一,其狼狈结束也会让美国国内重新反思这种理念本身。

大战略思维的主要问题是随着战略的推进,其带来的“沉没成本”不断增加。美国通常会在大战略中陷入到战略泥潭之中。冷战时期是越战,反恐战争则是阿富汗战争。随着美国对两场战争的投入不断增加,其承认战争“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国内成本也在同步提升,使得决策者选择了进一步扩大投入,实现更高但事实上更难以企及的目标。拜登本人也承认,美国在阿富汗的任务“不该是国家建设”。在“大国竞争”中,美国面临类似的难题,即是否为了国家间的竞争而承担割裂全球化的巨大成本。

大战略思维同样不一定适应当前的大变局时代。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全球数字化和信息化成为主要趋势,非传统安全更为突出。美国情报界在中长期趋势评估中认为,社会内部的阶层、群体差异和不断提升的生活期许是各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所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国际体系的领导权争夺不仅存在于国家之间,也存在于非国家行为体与国家之间。这种新环境使得以国家为主体、以对外塑造为主要目标、以特定国家为主要对象的大战略无所适从。各国面临的关键威胁往往是在该国传统关注之外。

大战略的理想化目标难以实现。大战略对于战略目标往往具有理想化的想象,脱离实际。以阿富汗为例,美国自认为是解救阿富汗民众的救世主,其所带来方案能够解决阿富汗所长期面临的社会问题。但从事实来看,2001年以来,该国的暴力犯罪率、儿童营养水平却出现恶化的趋势,这表明美国并没有带来阿富汗当前最缺乏的医疗、营养、就业机会和治安。阿富汗塔利班的卷土重来有其内在原因。美国撤军后,阿富汗仍然面临着严重的民生问题。该国人口预期寿命在过去50年以来增加了近1倍,人口总数快速膨胀,但贫困落后的局面没有任何改善。在当前极端天气频发的情况下,该国极易发生重大人道灾难,并成为恐怖主义招募人员的主要地区。美国应当从喀布尔机场爆炸案看到这种风险,与周边大国相向而行。

(作者为现代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文章转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