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日本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新冠肺炎的快速蔓延,企业、家庭等均受冲击。对此,日本政府2020年2月以来实施了两轮紧急经济对策,促进疫情好转及经济回升。同时,由于疫情的冲击,不仅使日本对外经贸合作萎缩,日本与中国合作也举步维艰。不过,日本最大的两家综合商社均加大了对中国经贸合作力度。 |
近几年来,日本经济持续徘徊在低水平上。2019年10月,提高消费税(由8%提高至10%)后,冲击了国内消费增长,对低迷经济更是雪上加霜。进入2020年以来,随着新冠肺炎的肆虐,对日本外贸合作,特别是与第一大经贸伙伴——中国的合作也受到冲击。为应对疫情蔓延和日本经济下行压力,4月7日安倍首相宣布,对日本部分地区实施紧急状态和空前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帮助企业及家庭度过难关,促进疫情好转和经济回升。 1、日本经济“处于严峻状况” 2016年以来日本经济增长乏力,至今未发表2019年经济增长数据,笔者预测增长将为0.8%。今年3月2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的预测认为,2020年日本经济增长-1.2%,将创2009年“利曼冲击”日本经济增长-5.4%之后11年来的最低增长纪录。2019年日本GDP好不容易获得的5.13万亿美元,今年又将缩水不少。 2012年末安倍晋三第二次上台,半年后的2013年7月开始用“正向自动恢复方向发展”的文字表述当时的日本经济形势。之后又用“缓慢而持续恢复”、“继续而缓慢的恢复”等语句表述。2018年1月以后采用“缓慢的恢复”表述经济基本状况,很明显不改动的是“恢复”两字。 然而,在2020年3月26日举行的日本内阁会议上,对2020年3月份的经济形势提出报告却认为,受新冠肺炎冲击经济“正处于严峻状况”。这是时隔6年9个月之后,第一次没有“恢复”两字,也表明安倍政府推行的安倍经济学也寿终正寝。 日本政府每月提出经济报告,对经济运行作出判断。今年3月26日的经济报告提出的经济下行问题,也是今年以来的第一次。会后日本经济财政、再生相西村康稔在会见记者时也明确表示,日本经济“在缓慢恢复的基调下发生变化,面临下行趋势”。 所谓“正处于严峻状况”的表述,既是日本政府在2009年利曼冲击时对外宣布口径,也是2011年东日本发生大地震时政府使用的语言。 日本政府主要通过私人消费、设备投资、企业受益、就业形势等7项指标判断经济运行方向。而新冠肺炎对日本经济的冲击,自今年2月下旬以来对在政府、学校、休假娱乐等方面均明显影响。 随着新冠肺炎的肆虐,市场萧条,商品与服务大幅萎缩。人们对经济前景均不乐观,货物供应链也发生混乱,进而影响到生产、投资等企业经营效益。而随着就业形势的恶化,人们开始担心失去工作、生活将更加困难。 在中美贸易战升级、2019年10月日本提高消费税等影响下,2019年第四季度日本经济是五个季度以来的第一次增长-7.1%。加之有效招工人数减少、部分产业的临时工工资下降、疫情持续肆虐等,继续用“恢复”也感不合时宜了。 在日本民间学者中,很早就人指出经济已进入衰退期。如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的新家义贵先生提出,2018年10月经济已达峰值并进入衰退。还说“至2019年2季度,日本经济已连续3个季度负增长。而且在下降幅度最大的服务领域中,临时工和派遣工所占比重高,势必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 判断日本经济景气的“高峰”或者“低谷”,需由经济学者组成的内阁府专家研究会作出。战后以来日本经济最长的景气时间是2002年2月至2008年2月底的长达73个月经济景气时期,被称为“伊奘诺景气”。如将2018年10月认定为这次日本经济的“高峰”时期,那么日本政府迄今称为安倍经济学是“战后最长经济景气时期”,只是一种梦幻而已。 2、日本实施空前规模经济刺激计划 今年以来,日本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新冠肺炎的快速蔓延,企业、家庭等均遭受冲击。日本政府为应对疫情和严峻经济形势,2020年2月份以来实施了两轮紧急经济对策,促进疫情好转及经济回升。 第一轮紧急经济对策(2020年2月13日),动用2019年度财政预算资金10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7万亿元),主要为观光业提供5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24亿元)的贷款、资金担保;为增加就业提供资金及相关政策支持;完善检测系统。 第二轮紧急经济对策(2020年3月10日),继续动用2019年度财政预算资金271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76亿元),主要应对学校临时停课,为有关人员的休假提供资金等的支持;为相关部门提供2000万只口罩;为中小企业提供周转资金支持。 然而,两轮紧急经济对策并未明显促进经济回升,加之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确诊和死亡病例非但未有减少反呈迅速增加之势,如截止2020年4月7日,确诊病例累计4100例,死亡97例,这也是安倍政府对东京都、大阪府及埼玉等五县实施一个月紧急状态的重要因素。但是,日本实施紧急状态之后一周后的4月14日(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22:59报道),确诊病例增加至8173例,死亡病例达162例,分别增加99.3%和67.0%。因此,日本媒体指责安倍政府已失去对疫情控制,4月7日实施紧急状态为时已晚。 4月7日,安倍首相宣布的空前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主要是帮助受疫情冲击的企业和家庭度过难关,并促进经济回升。即实施第三轮的空前规模、总金额达10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近7万亿元),相当于日本国内总生产(GDP)20%的刺激经济计划。其中,财政支出达39.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6万亿元),主要用于营业额大幅下降的中小企业提供最高2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3万元)的补贴;向收入大幅减少的个体经营者发放最高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5万元的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发放“生活援助补贴”等。此外,政府将资助医疗企业开发生产新冠病毒相关药物;资助企业扩大呼气机、口罩等医疗物资生产;资助日本社会构筑远程办公、居家办公等新经济形态。在金融及税收方面,日本将通过政府系统及民间金融机构,为面临资金困难的企业提供免息贷款,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暂缓缴纳法人税和社会保险等。 3、日本综合商社加大对华经贸合作力度 今年以来,在疫情的冲击下,不仅日本对外经贸合作萎缩,日本与第一大经贸伙伴——中国合作也举步维艰。但是,日本最大的两家综合商社——伊藤忠商事和三井物产均加大了对中国经贸合作力度。两大商社的社长(总经理),最近分别就发展中日经贸合作谈了想法。 日本伊藤忠商事会长兼社长冈藤正广在接受日本记者采访时说,“这次的新冠肺炎的影响远大于2009年的利曼冲击,特别是原材料及零部件等物资的供应链一旦断裂,再度恢复起来将花费很长时间。世界主要国家的股价受新冠肺炎大流行影响已经下跌了40%,目前虽然有所恢复,但负担仍很沉重。预测全球陷入经济危机将持续5年左右时间”。 目前伊藤忠公司正在强化纺织、衣料品的生产和销售,与中国的合作也在持续增加。据冈藤社长说,“虽然与意大利订购了衣料品进口合同,但是受疫情影响至今尚未到货。预测意大利难以执行今年的夏季及秋冬季的衣料品出口合同。意大利虽然是世界最大的服装原料产地之一,但受疫情影响经济已处于瘫痪状态,并中止了服装原料生产及出口。日本将进一步加大与中国等的纺织、衣料品生产合作”。“中国工人工资虽然逐年增加,但在引进高新技术方面也非常积极。两国合作也迎来了在中国大量生产衣料品的崭新模式”。 在目前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持续下跌,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每桶石油价格已经跌至20美元水平。石油价格的下跌势必影响到液化天然气(LNG)开发。最近中日两国在液化天然气开发方面开展了合作。据日本三井物产公司的社长安永龙夫说,在LNG开发项目上,三井物产公司原来准备“与莫桑比克和俄罗斯合作,订购了俄罗斯设备,并请在意大利米兰的一家意大利化工设备工程公司设计LNG开发的设备、筹集原材料和进行建设等的合作。但是,意大利的这家设计公司受疫情影响,设计业务已经终止。日本三井物产公司立即与中国企业合作,从中国筹集原材料,到货虽然推迟2个月左右,工程还是开工了。工程完工虽然也要推迟几周,总算挽回了工程项目,为今后的合作打下坚实基础”。综合商社被誉为日本企业“对外经贸合作领头雁”,相信在综合商社的带领下,今后中日两国的经贸合作将持续发展。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