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正文
王义桅:全球格局“疫”变逻辑
发表时间:2020-04-02 16:24 来源:国际网
抗击新冠病毒可能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从多方面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疫情演变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催生新的全球化。抗疫暴露美国的无能为力,或成为其衰落的开始。公共卫生变量将纳入人类生产—生活—思维的常量,深入影响全球化逻辑。中国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或迎机遇。

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与病毒不断斗争的历史。抗击新冠病毒可能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从多方面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这次疫情过后,公共卫生变量会和气候变化等一样成为当代社会生产—生活—思维逻辑中的常量,深入影响全球化逻辑。世界卫生组织(WHO)今后可能会被放在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经合组织(OECD)等一样重要的位置看待……

同时,全球政党意识形态嬗变,国际规则可能改写。《世界是平的》一书的作者、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近日在《纽约时报》发表时评,称这次全球抗疫将是划时代的,以前有公元前和公元后,现在有抗疫前和抗疫后。“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需要调整我们(重自由、轻秩序)的文化结构。”这是对自诩代表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巨大讽刺。

催生“人”的全球化

疫情演变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催生新的全球化。疫情是关于“人”的全球化,而非“钱”的全球化。“钱”的全球化,即资本驱动的全球化,注重分配的逻辑,产生贫富鸿沟之弊端;“人”的全球化,则不能是“你赢我输”,也不能是“你输我赢”,甚至不再只是“双赢”,而是要么“全赢”要么“全输”。

人类要么彻底战胜病毒,要么被病毒击垮,没有人能独善其身。资本全球化,有钱的人更关注;“人”的全球化,所有人都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3月19日指出,全球经济衰退已无法避免,工人会损失3.4万亿美元收入,或将致2500万人失业,并且可能失去数万亿美元工资收入。

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盖·莱德称:“这不再只是一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还是一场严重的就业市场和经济危机,正在对人们带来巨大影响。”虚拟化社交、远距离工作、去中介化的趋势成为常态。疫情深入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刺激各地加速网络上的远距工作,落实居家办公,避免身体接触,确保不受到任何病毒的感染。

疫情也使远距离工作所需要的人工智能等领域加速发展,5G创造的无缝连接系统变成一种标配。这也或将促使中国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ABC(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领域更加成熟化。人脸识别、机器人、无人机等的应用会越来越普遍。

美国的“苏伊士运河时刻”?

疫情开启“人”的全球化,而一些西方“精英”仍然在“钱”的全球化逻辑里思考、行事。有观察人士认为,如果美国疫情失控,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会输掉2020年大选,并导致共和党失去参议院多数席位,这将给美国和世界带来巨大影响;美国必须重振规则导向的国际机构,制定卫生、环境、贸易和安全规则,改革和复兴,听取有关环境和医保的理性建议,提供更具包容性的政策选项。

美国国务院负责亚太事务的前任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和耶鲁大学中国中心的高级研究员多西,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发表题为《抗击新冠病毒可能会重塑全球秩序》的文章称,美国作为超级大国70年靠的不仅仅是财富和实力,更靠的是其绝无仅有的三大法宝——国内有条不紊和卓有成效的治理、提供全球公共物品和引领世界各国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意愿。

文章指出,美国正在经历对自己的“三大优势”的又一次考核,目前的成绩是不及格。如果说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暴露了大英帝国的无能为力并使其丢失了超级大国的资格,这次抗疫或许会成为美国的“苏伊士运河时刻”。

“疫情常态化”影响全球化逻辑

疫情演变为全球公共卫生大危机,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种映射。相关变量和趋势苗头早已显现,疫情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并更加显在性地呈现出了这种“大变局”。法国总统马克龙称,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法国百年未遇的公共卫生危机;德国总理默克尔说,疫情是德国战后最大挑战;等等。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因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唯一正确选择。国际政治不应将卫生问题视为传统次要问题,而应将世卫组织放在与IMF、世界银行、经合组织一样重要的位置看待。

巴黎德洛尔研究所预计,在更加严格的封控措施取得效果后,社会经济将恢复正常,但不幸的是,今年年底疫情可能卷土重来。因此,各国政府必须做好在未来两年多的时间里“疫情常态化”的准备,全球也将为此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

慕尼黑经济信息研究所(IFO)日前发布的报告称,“新冠危机”可能导致德国经济今年下滑20.6%。疫情影响不是暂时的,公共卫生变量今后会和气候变化一样,纳入人类生产—生活—思维的常量,深入影响全球化逻辑。

疫苗研发成国际博弈焦点

伴随疫情在全球大流行,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的国际合作与竞争同时如火如荼地进行,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制高点的争夺加剧。中国为全球提供了80%到90%的抗生素药品原材料。中国欧盟商会近期的一份立场文件显示,中国不满足于成为世界药品工厂,更在追求成为世界医药研究的领头羊。中国正处于由仿制药制造向原版药研发转型的关键阶段。

特朗普政府正试图通过提供资金,不惜一切代价确保德国生物科技公司CureVac关于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究成果独属美国,引发德国和世界的高度警惕。德国拟打造医疗数据开发欧洲模式。创新能力与创新模式竞争,成为未来大国竞争的重要内容。

目前的情形是,欧美就疫苗研发加强了合作。美国制药商辉瑞公司与德国BioNTech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研发新冠病毒疫苗。两家公司近日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将在未来几周内敲定财务条款以及有关疫苗研发、制造和潜在商业化的详细信息,并已通过疫苗在中国以外地区销售的意向书。两家公司将共用位于美国和德国的研发中心。此前,BioNTech公司与上海复星医药亦达成一项涉及疫苗实验的合作协议,旨在从4月下旬开始对人体进行测试。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模式待升级

应对疫情全球领导力、协调力的缺失,是当下世界面临的一个困境。而近期民粹主义抬头,则或进一步削弱各国合作的动机。

面对新冠病毒,发达国家尝试了很多截然不同的应对举措,但缺乏监测、隔离、减少公共活动等通用标准。这加剧了民众的焦虑,削弱了他们对本国领导人的信心。剑桥大学病毒学专家史密斯认为,鉴于世界范围内不同的检测程序和诊断标准,甚至不可能将一个国家的病例数与另一个国家的病例数进行比较。

疫情变成全球大流行,揭示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赤字,并催促国际公共卫生应急、预警、能力建设、培训和援助的国际合作,尤其现在就要着手准备协助基础设施、医疗设备、专业知识、医护人员都十分匮乏的低收入国家,强化政府间、区域间、国际组织间的协调。

当前,世界公共卫生治理缺口大,设立一个像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或IMF这样的全球公共卫生方面的基金组织,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机制、平台建设,刻不容缓。据报道,联合国将创建全球冠状病毒基金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支持全球范围内冠状病毒患者的治疗。成立该基金旨在协助卫生系统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应对疫情危机及其带来的长期不利影响。

中国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不少国际舆论指出,抗疫成果凸显了中国体制的优越性。中国还给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号召抗击疫情国际合作,推动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发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积极倡议,有力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作为,以实际行动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赞誉。

中医“治人”,西医“治病”。中西医结合在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在“人”的全球化时代必将大放异彩。法国财政部长勒梅尔称,新冠肺炎疫情将是“全球化游戏规则改变者”,世界需要减少对中国原料药和其他产品的依赖。

事实上,疫情短期内让全球供应链受挫,但并未扭转全球化方向。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新冠肺炎疫情或许会让企业加速分散供应链,以减轻对中国的依赖。然而,没有一个经济体能够轻易取代中国。瑞士《新苏黎世报》近日也评论说,尽管在疫情之下许多行业的供应链都濒临断裂,但欧美企业依然不可能与中国脱钩。

从目前情况看,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是暂时的,还倒逼和推动了中国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医疗、教育、办公、传播、交易、物流、娱乐等已蔚然成风,将进一步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

疫情不仅助推中国制造业的信息化转型,加速人工智能、物联网、5G、生物医药的创新和应用,还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位次,以及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的话语权。抗疫战给全中国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这正印证了“凡是不能打倒我们的,必将让我们更强大”。

人民币国际化或迎机遇

国际投行高盛日前指出,随着疫情扩散,需求疲软,未来三个月大宗商品价格或将至少下降25%。国际油价在不到一周内跳水30%,不仅给世界经济,也给地缘政治、交通运输业未来发展及缓解气候变化的努力带来巨大影响,尤其是在世界进入低油价长周期的背景下。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给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之际,俄罗斯与欧佩克关系破裂。随着石油生产商之间裂痕持续加深,以及全球需求以创纪录的速度下滑,未来石油供应过剩规模将是巨大的。

美国彭博社称,油价跌入谷底,赋予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前所未有的权力。俄罗斯和沙特为争夺市场份额加紧缠斗,导致油价跌至30美元/桶左右,使中国有能力设定石油市场规则,包括要求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

中国率先战胜疫情并复工复产,推动上海原油期货交易量稳步上升,截至2019年底已占全球主要交易所原油贸易的14%以上。中国如今是沙特最大贸易伙伴,俄罗斯也将更多外汇储备转为人民币,疫情之后两国或将更加希望持有人民币。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文章转自《环球》杂志)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