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南亚 > 正文
王海霞:新低!印度经济状况短期内不易改善
发表时间:2019-12-10 17:58 来源:国际网
印度经济增速已连续六个季度放缓,而且放缓并非一时之事,其经济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善。这将影响印度对外经贸政策:一方面,印度在对外经贸谈判中将更多呈现出强硬姿态。另一方面,印度对外双边经贸合作的诉求也在增多,印度希望借助外部资金、技术拉动经济增长,尤其是通过“印度制造”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供新增长动能。

根据印度政府公布的最新数据,印度经济增速已连续六个季度放缓,自2018年4—6月的8%一路下跌至2019年7—9月的4.5%。

具体数据表现为,“三驾马车”动力不足。2019年7—9月,私人消费增长5.1%,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9.8%;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长(投资增长)仅1%,明显低于去年同期11.8%;商品出口连续3个月萎缩,4—10月商品出口同比下降2.21%。此外,三大产业也表现不佳。7—9月,印度农林渔业增长2.1%,低于去年同期的4.9%;10月,8个核心工业部门产出萎缩5.8%,其中煤炭、原油、电力分别下降17.6%、5.1%和12.4%;7—9月,制造业萎缩1%,而去年同期增速为6.9%;10月,印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9.2,连续第二个月收缩(低于50即位于收缩区间)。与此同时,失业率再创新高,2019年10月失业率攀升至8.5%,为三年来最高。其中,城市失业率为8.9%,农村失业率为8.3%。

印度经济增长接连下挫,直接原因在于受到多重冲击。2016年11月,印度突然宣布废除占现金交易额86%的500卢比和1000卢比纸币,沉重打击货币信用,对房地产、零售、棉花、珠宝、旅游等行业及占经济活动比重较大的非正规经济部门负面影响持续;2017年6月,印度又仓促实施商品和服务税,个别行业税率不降反升且征税体系较为复杂、新旧税制衔接不畅,导致中小企业利润下降、大量工人遭解雇,同时推高了政府税收压力。

2018年9月,印度基础设施租赁和金融服务有限公司(IL&FS)因无法偿付相关债务触发系列违约和评级下调,影子银行危机正式爆发。之后,印度大型住房金融公司德万住房金融有限公司(DHFL)也因无法及时偿还债务陷入危机,央行已于2019年11月启动其破产程序。为应对危机,影子银行不得不出售资产,大幅削减贷款。印度民众购房购车、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汽车生产企业依靠影子银行满足其资金需求,其流动性不足限制对外放贷,进而导致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下降,汽车和房地产等行业陷入危机。

比印度经济增速放缓本身更值得关注的是,放缓并非一时之事,其经济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善。究其原因,究其原因,一是印度经济结构性改革进展缓慢。面对经济困局,尽管国内对推进经济改革的呼声较高,执政的印人党政府却面临诸多掣肘。印人党虽然占议会下院多数,但是其母体组织“国民志愿团”历来主张保护国内中小生产者和农民利益,反对激进自由化经济改革。鉴于该组织对印人党2014、2019两次大选两度胜选居功至伟,印人党在推动《土地法》等结构性改革上面临巨大内部压力。

二是财政赤字压力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印本财年中央政府财政赤字目标为3.3%,本财年前7个月(4-10月)财政赤字额已占全年赤字目标额102.4%。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预计印本财年财政赤字将占GDP3.7%。印度政府原计划未来5年向基建投入1.4万亿美元,以拉动经济,但财赤压力将限制印度政府投入大规模基建能力。

三是印度政府采取的单一刺激经济政策效果有限。印度经济基本盘已受冲击,多个经济指标均不乐观,消费、投资和商品出口增长放缓,商业信心低迷,影子银行危机更使经济运行雪上加霜。在此情势下,政府采取单一刺激政策,实在难以标本兼治,效果十分有限。譬如金融业坏账问题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央行虽多次降息却难促增长;印度政府对企业减税政策亦因商业信心低迷大打折扣,并再次推高财政赤字压力。

四是印度制造业作为印度经济的短板,始终是印度经济发展的长期掣肘因素。制造业大发展需要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密切结合,而印度《土地法》导致征地不仅难度大,且极为拖沓费时;《劳工法》则对劳动力保护过度,劳动力虽廉价但素质不高;银行坏账也限制了信贷增长。上述情况若不改变,将持续掣肘印度制造业发展。

此外,印度政府上一任期多位经济学家离职,连任后核心经济岗位缺少经济学家专业班底,导致政府出台“救市组合拳”能力受到限制。

毫无疑问,印度经济增长放缓将影响其对外经贸政策。一方面,印度在对外经贸谈判中将更多呈现出强硬姿态。在印度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政府将会更为强调维护眼前经济利益,对外经贸谈判立场趋于强硬,尤其是考虑国内数量庞大的农民及中小业者利益而难在农产品进口、降低关税等问题上让步。印度总理莫迪11月4日表示,因印度关切未能解决,不会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美印经贸谈判复杂性也有所上升。另一方面,印度对外双边经贸合作的诉求也在增多,印度政府希望借助外部资金、技术拉动经济增长,尤其是通过“印度制造”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供新增长动能。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文章转自现代院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