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北亚 > 正文
曹世功:美日韩三边合作体制能否很快“散架”
发表时间:2019-09-27 17:47 来源:国际网
当前,东北亚地区国际力量格局正处在变动之中,美国影响力相对衰落,但其霸权地位尚未发生根本变化,在这一大背景下,由于美国继续推行其“同盟战略”,加之美日同盟依然保持坚挺,韩美同盟裂纹能够得到修复,韩日争端不至摧毁其双边链条,这一状况决定了美日韩三边合作体制不可能很快崩塌。

随着韩日争端激化、特别是韩国宣布不再续签《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美日韩安保合作受到沉重一击;与此同时,韩美矛盾集中多发,双方猜疑、指责增多,进入“多事之秋”。这些是否会导致美日韩三角合作机制“散架”?美日韩三边合作机制作为冷战的产物,它的解体将会带来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大变化,对半岛及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极为有利。问题在于,当前形势下对此能够乐观吗?

笔者认为,由于美国霸权战略的主导作用和相关的各种关键因素没有根本变化,美日韩三边合作体制的解体,在相当长不可能出现。

一、美国将坚持和加强其“同盟战略”

美国是美日韩三边合作体制的主导者,其战略意向是决定三方合作前途的根本因素。只要美国坚持冷战思维、既定亚洲战略和部署,就必然采取维系和加强美日韩合作体制的政策。

冷战时期,美国出于阵营对抗的战略需求,试图全力构建完整的“美日韩三角军事同盟”,但是,由于韩日矛盾等障碍难以克服,美国的如意算盘未能实现,最终仅形成了以“美日同盟”和“美韩同盟”为长边、以韩日“欠协调”关系为短边的三边合作局面。

美国历届政府关于美日韩三边合作体制的战略安排基本是:1、全力倚重美日同盟,使之成为东北亚战略的稳定基轴;2、努力巩固美韩同盟,加固美日韩合作的重要一翼;3、积极维持韩日纽带,力避韩日短边萎缩以至消失。

冷战结束后,美根据全球和亚洲战略的需要,继续强化同日韩两国的同盟纽带,同时,重温旧梦,积极推动日韩“连边”。朝核危机激化、日韩安保压力上升,带来了机会。美国借由促成了针对朝核的三方“共助机制”。朴槿惠上台后,美国又积极居间撮合,促成《韩日军事保护协定》签署,把美日韩三边合作推进了一步,这是美国的重大战略收获。

“同盟战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支柱,在美影响力出现萎缩的情况下,尤其需要同盟国分担和支撑。美国不会放弃亚洲霸权地位,它需要对付的不仅是朝鲜,中俄两国特别是崛起的中国更被其视为心头大患。构建“亚洲小北约”,就是美国遏制中国战略的组成部分。然而在东北亚地区,倘若没有美日韩合作,实现这一目标就失去了重要支撑。因此,对于削弱美日韩合作体制的行为,美国绝不会坐视不管。

此次韩日争端爆发后,美国一度采取旁观态度,但这并不代表其本心。美国之所以这样做,一是考虑韩日纠葛错综复杂,担心过早介入效果适得其反,因而选择了暂时静观;二是想借助占据上风的日本之手,适当教训一下不太听话的韩国,借以加强多战略全局的掌控。再者,韩日经贸对殴对美国利益无损反而有益;况且提供打贸易战范本的正是美国,由它出面劝阻日韩也确实有难为之隐。

但是,美国并非没有“底线”,当韩日交恶快速升级,文在寅政府的应对举措“越线”,有可能危及美日韩合作和美国战略利益时,美国即无法容忍了。8月9日,特朗普指责日韩“总是在吵架”,“把美国逼入艰难立场”,要求双方“必须改善关系”。8月22日,韩国宣布不再续签《韩日军事保护协定》后,美国当日即迅速做出反应,美国防部发言人表示“强烈担忧和失望”,国务卿蓬佩奥与韩外长康京和通话表示不满,要求韩“尽快与日本缓和紧张关系”。针对8月25日韩国在独岛附近海域举行大规模“领土守护演习”,美方声称,在“韩日严重对立”的情况下,“韩军演的时机、规模和传达的信号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美国对韩态度和立场如此严厉和强硬,在韩美外交史上并不多见。

值得注意的是,据透露,美方内部已决定采取积极干预方针,并制定了“调停方案”,敦促和推动日韩“在不采取新举动的状态下,进行谈判”。这反映出,美国对日韩争端激化的危机感空前上升,它绝不会容许日韩交恶走到破坏美日韩三边合作的地步。

当然,缓和对立、消解争端主要依靠韩日双方的共同努力,但美国从旁积极干预和强力敦促,对促进韩日对话、缓和,也将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韩日合作的“短边”不会彻底断裂

韩日争端升级,使本来就摩擦不断的韩日关系出现了“断点”,能否接上“断点”、实现关系复原,是决定美日韩合作体制未来命运的关键。

韩日争端当下出现了激烈化、长期化的趋向,但是,在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双方关系彻底破裂的几率较小,在一定条件下回复常态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除了美国不愿韩日关系破裂,积极介入和干预之外,决定性因素还在韩日。总地看来,由于争斗只能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害,和解、合作更符合韩日国家利益,故双方不会听任和无节制地推动争斗升级,在“交恶冲动期”过后,作出理性选择的阶段就将到来。促使双方选择和解的内在动因主要是:

第一、争端升级和长期化的损害难以承受。韩日同为区内重要国家,长期已经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链条,一旦断裂,必然产生巨大震动和损伤。目前,双方投入庞大资源支撑政治、外交和舆论战,非建设性消耗可观。官民协力投入对抗战,国民感情的创伤雪上加霜。经济制裁和反制裁环环相报,破坏了正常的经贸秩序和交流合作渠道,恶劣影响将逐步显现。总体上看,韩国受害大于日本,但日本也须付出相当的代价。

同时,韩日都不能无视安保合作受损可能带来的后果。由于地理上更加临近朝鲜,韩国可以比日本更早、更快地获得朝导弹发射等情报,借助相关情报日本能够缩短探测、反应和进行防御的时间,这对于日本的军事价和安全值不言自明。据报道,受韩日争端特别是韩中止情报合作的影响,对今年5月至9月朝鲜10次导弹等飞行物发射,日本海上和航空自卫队有几次未能追踪到,后果严重。对韩国来说,日本拥有特殊的对朝情报触角,它所获得的各种情报也是韩所需要的。军事情报互供机制中断,给双方带来重大损失。

第二、日韩都无法凭借自身优势压服对方。日本仿效美国,试图依靠经济技术优势,用制裁手段让韩国屈服,结果非但难以如愿,反而适得其反,韩方“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法炮制发起了反制裁,其杀伤力虽不及日本,但足以表明坚定决心和扰乱对手,使日本的图谋难以得逞。

另一方面,韩虽在历史问题上占据“道义制高点”,但推翻慰安妇协议、特别是支持大法院劳工赔偿判决,引发了安倍政府对韩推翻1965年《韩日请求权协定》的强烈担忧,被视为对日本国家利益的重大威胁,故断然对韩使出经济制裁的杀手锏,使韩陷于骑虎难下的被动。

显然,日韩各自的优势都有局限性,不具有彻底压倒对方、夺取全胜的可能性,坚持下去后果难料。一旦双方对博弈棋局能够冷静省察,就有可能调整战略,逐步转向通过互相让步化解争端。

三、韩美矛盾不至动摇双方同盟合作

目前,朝美之间围绕防卫费分担、驻韩美军基地污染治理、对朝政策不协调及韩日争端等问题,龃龉迭出,韩国保守舆论普遍担心文在寅政府的所作所为会“毁掉韩美同盟和韩美日合作机制”,给韩国带来“安保灾难”。

这种担心实际上是杞人忧天。从历史上看,韩国保守势力同进步势力尽管内外政策对立多在,但在对美外交上却分歧不大,都把坚持“韩美基轴”奉为圭臬。金大中、卢武铉两届政府理念上钟情“自主”,行动上依然奉行“加强韩美同盟”政策。同美国之间产生的摩擦和纠葛,最终都通过讨价还价得到纾解,并未危及双边同盟。

韩国进步和保守势力一致选择倚重美国的外交政策,是韩国国情、国际政治、历史惯性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根结底是韩国国家利益使然,这种一致是建立在对韩美同盟价值的共识基础上的。主要是:1、相同的市场经济体制和自由民主价值观,是韩美同盟外交的基石;2、依靠美国能够提高韩国国家安保的可靠性和经济性;3、美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将主导世界,傍美能够提高韩国际地位并获取最大实利;4、统一之后继续维持韩美同盟,可以挟美之势,平衡中日并穏占地区强国地位。

文在寅作为新生代进步势力政治精英,“独立自主”意识更加浓厚,但是,对韩美同盟价值的认识也深植其脑海,支配其行动,一旦对美关系发出警号,自然会从韩国安全利益和国内政治现实出发,及时、主动地采取调整措施,力避韩美同盟受裂纹扩大。

9月23日,文在寅利用出席联合国大会之机访美,同特朗普举行文执政后的第9次首脑会谈,把修复韩美关系作为重点课题。一是表态度。同美方确认“韩美同盟是半岛和东北亚和平安保的核心轴,没有丝毫动摇”,要使其“更加牢固”,发展成“伟大同盟”。二是戴高帽。夸赞特朗普在朝核问题上的“想象力和大胆决断力令人惊叹”,并称南北关系的重大进展、朝美对话得以继续进行,依靠特的“领导力”。三是送大礼。投特氏重视经济实利的所好,宣传韩企对美投资增加,追加进口价值11.5万亿韩元的美产液化天然气,与美建立自动驾驶高技术产业合作法人。阐述今后三年的对美军购计划,允诺增购美国武器。提出以“合理、公平分担”原则,谈判防卫费分担问题。国际观察认为,文在寅此次“修复韩美关系之旅”,有助于弥合双方关系的龟裂。

当前,东北亚地区国际力量格局正处在变动之中,美国影响力相对衰落,但其霸权地位尚未发生根本变化,在这一大背景下,由于美国继续推行其“同盟战略”,加之美日同盟依然保持坚挺,韩美同盟裂纹能够得到修复,韩日争端不至摧毁其双边链条,这一状况决定了美日韩三边合作体制不可能很快崩塌。当然,作为冷战的产物,美日韩三边合作体制最终必将走进历史,但这既需要时间,也需要一定的条件。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中国亚太学会朝鲜半岛研究会委员)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