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正文
丁原洪:中东政局的演变
发表时间:2019-06-03 18:25 来源:国际网
近年,中东地区政治形势的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巴以问题被边缘化;滋生暴恐活动的土壤无法消除;逊尼、什叶两大教派角力成为中东形势变化主线;美俄欧三股力量角逐中东。中东地区政治形势在本世纪内发生的上述变化,都具有长远影响。即使一时不再发生内外大国直接介入的大规模地区战事,类似也门、利比亚这种代理人战争还会持续。中东地区广大民众热切期盼的和平、安宁、发展的日子仍将遥遥无期。

中东地区连结欧洲、亚洲两大陆,战略地位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历来是大国觊觎必争之地。

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这个实力最强的大国立即将注意力聚焦中东地区。它先是以策划以色列、巴勒斯坦分治、支持以色列复国;力挺以色列;继而又以“石油换安全”方式拉住最大的阿拉伯国家——沙特,将美国势力范围拓展至中东。它利用英、法二战后颓势,趁苏伊士运河一战之机,逐步将英、法势力挤出中东;继而又趁前苏联冒进阿富汗失败、加速输掉与美国的冷战之机,将俄罗斯也拒之中东地区之外。经过40多年的经营,美国成为主宰中东地区事务的唯一大国,在该地区可谓“说一不二”。

然而,物极必反。进入本世纪,“911事件”之后,小布什总统在美国新保守主义势力鼓动下,打着“反恐”、“反核扩散”旗帜,未经联合国安理会同意,拉着英、法等少数西方大国,先后入侵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挑起持续至今的战乱。尽管颠覆了塔利班、萨达姆、卡扎菲等合法政权,把叙利亚巴沙尔政府逼到岌岌可危的境地,但是,战乱也造成空前规模的人道主义灾难,美国声名狼藉。多年征战也极大地消耗了美国的综合国力,导致美国权势从顶峰下降。据称,这几场战争使美国付出6万亿美元的财力物力,5500人伤亡,激起美国国内民众强烈的反战、厌战情绪。

面对这一形势,奥巴马继任总统后起初想改弦更张,调整政策,决定从伊拉克撤军,但他缺乏整体规划,在国内外压力下,犹豫摇摆。先是从伊拉克撤军的同时,决定增兵阿富汗;在卡扎菲决定妥协,交出全部核设备后,反又在背后支持法国发动倒卡战争;先是支持法国,信誓旦旦地逼巴沙尔下台,后又不顾自己定下的“红线”,转而与支持巴沙尔的伊朗签订核协议,中止对伊朗制裁。更令人莫名其妙的是,在“阿拉伯之春”兴起之际,他支持“穆斯林兄弟会”推翻美国在中东的铁杆盟友——埃及穆巴拉克总统。奥巴马这一连串的错误,使以色列、沙特、埃及等支撑美国在中东地区一统天下、不可或缺的盟友极其不满,纷纷与美国拉开距离。这也使美国一家主宰中东地区事务难以为继。特朗普继任总统后,在内外政策上采取“反奥巴马之道而行之”的做法,更使中东地区形势乱象纷呈,很不稳定。

在本世纪不到30年的时间里,由于美国三任总统在中东问题上来回折腾,政策变来变去,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公信力下降到极点。无论敌人还是盟友谁都对美国中东政策的稳定性表示质疑,而广大民众仇美、反美情绪持续高涨。这些年来,中东地区政治形势的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巴以争端问题被边缘化

自从1948年巴以分治确定后,巴以争端成了影响中东形势的核心问题。巴勒斯坦人民在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下,为求立国同以色列进行了多次战争,均以失败告终。在联合国等外部力量推动下,巴以和谈多次,达成协议又被撕毁,始终无法落实。耶路撒冷地位、被占(巴)领土归还、外逃巴勒斯坦难民回归三大难题无法妥协。巴以和谈议题被搁置,巴以关系持续紧张,小规模冲突不断。

巴以争端在国际议事日程上已被边缘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以强巴弱的力量对愈益明显,以色列不愿认同巴勒斯坦在该地立国;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国家人民不团结形不成合力,甚至内讧分裂;美国极力偏袒以色列,助以将阿拉伯国家分化为“温和派”和“激进派”,笼住“温和派”国家,颠覆“激进派”国家,使巴勒斯坦陷于孤立无援境地。奥巴马时期,美国倡导“两国论”,但因以色列执政的强硬派政府不接受,也不了了之。特朗普从争取2020年大选连任考虑,以敢为前人所不为自居,不顾国际共识、盟国反对,连连采取支持以色列无理要求的举措。近日正酝酿出台取代“两国论”的所谓“世纪计划”,尚未正式公布就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指责。巴勒斯坦立国将会更难实现,成为随时引爆中东动乱的长期祸根。

二、滋生暴恐活动的土壤无法消除

从一定意义上说,“911事件”是美国支持以色列欺压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人民造成的恶果。美国不仅不进行反思,反而动用强大的军力对此起恐怖事件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对广大无辜的穆斯林民众进行报复、屠杀,甚至以战争办法推翻一个又一个主权国家,处死其合法领导人。这种恃强凌弱的霸权主义只会激起全球广大穆斯林民众的仇恨。美国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生擒并处死拉登,而入侵伊拉克,挑起叙利亚内战,又滋生并助长为害更厉的“伊斯兰国”。

尽管美国联手俄罗斯、土耳其等国力量将“伊斯兰国”势力基本赶出叙利亚、伊拉克国土,但人还在,暴力复仇思想还在。“伊斯兰国”残余势力以及各种恐暴组织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一旦时机成熟,随时都可能发生重大暴恐活动。日前,斯里兰卡发生的死伤几百人的恶性事件。就是明证。“伊斯兰国”首领巴格达迪再度露面,震惊西方。

三、逊尼、什叶两大教派角力成为中东形势变化主线

逊尼、什叶两大教派争斗由来已久。进入本世纪后,美国先后入侵阿富汗、伊拉克,推翻塔利班、萨达姆逊尼派政权,不啻是助最大的什叶派国家伊朗消除两翼威胁,提振其在中东海湾地区的影响力。叙利亚内战更给伊朗向西扩展势力的大好时机。以伊朗为首的什叶派力量逐渐连成一线。为拯救叙利亚巴沙尔政权,俄罗斯重返中东地区;因美国支持居伦教士和借口反“伊斯兰国”实为支持叙境内的库尔德武装力量导致美国与土耳其交恶,促使土耳其倒向伊朗一边,形成影响叙利亚形势演变的大三角——伊朗、俄罗斯、土耳其。奥巴马政府无视美国内外的反对声音,与伊朗签订伊朗核协议,更提高了伊朗在中东乃至西方世界的地位和重要性。

面对这一形势,特朗普上台后首访沙特、以色列,并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试图扭转对沙特等逊尼派国家不利的局面。他推动建立以沙特、埃及为主、由逊尼派国家组成的“阿拉伯北约”,目的之一是形成与什叶派相抗衡的逊尼派阵线。为壮大声势,在美国策划下,据2019年1月10日,英国“中东之眼”新闻网报道,沙特、埃及、阿联酋、以色列四国情报机构负责人秘密会晤,四国联手旨在抵销伊朗对叙利亚的影响,并遏制土耳其占据叙东北部的野心。

随着历时近8年的叙利亚内战告一段落和美国准备从叙利亚撤出一线作战部队,在中东地区已形成以伊朗、俄罗斯、土耳其合作与以沙特、美国、以色列联手的什叶派与逊尼派相对立的两大阵线。俄罗斯在伊朗、土耳其中间磋合,美国在沙特、以色列中间斡旋。这一新的中东政治格局对整个中东、北非、海湾地区的演变,将起重要作用和影响。

四、美、俄、欧三股力量角逐中东

一场叙利亚内战促成美俄两大国在中东既斗争又合作,基本上在中东形成“一分为二”的局面。但特朗普上台后的对欧洲、对中东政策的调整,不期然地将中东政治形势推向美、俄、欧三大力量借助中东地区大国展开一场纵横捭阖的外交大博弈。

特朗普上台后在中东采取的几乎各项举措,统统都遭到欧盟国家的反对或谴责。从退出伊朗核协议起到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大使馆迁往;支持以色列宣布戈兰高地主权属以;宣告“伊斯兰国”恐怖势力已被清除、美将从叙利亚撤军;拼凑“阿拉伯北约”为美效力;放弃解决巴以冲突的“两国方案”,制定所谓“世纪计划”取而代之,实质是继续剥夺巴勒斯坦立国的诉求;不一而足。这凸显美欧分歧的深度和广度。欧盟利用沙特记者卡舒吉遇害案鼓噪,离间美沙关系,向美施压。它还联合美国国会压特朗普政府停止支持沙特发动的也门内战。更令人震惊的是,利比亚内战再起,法国、意大利等欧盟国家与联合国站在一起,支持利比亚现政府,而美国则力挺反政府的东部叛军,特朗普本人还亲自与东部叛军首领通电话,以示支持,导致内战愈演愈烈,双方人员死伤惨重。

仅从中东视角看,美欧双方处于公开对立,为扩大自己的影响,都在拉拢中东地区的几大国。伊朗、土耳其、以色列、埃及、沙特五大力量也根据自身需要争取外部支持。美、欧、俄外部三方与伊、土、以、埃、沙内部五方,相互交织,合纵连横,构成错综复杂的外交博弈网。它们这样做都是为了本国利益,中东地区的长治久安则置之脑后。

中东地区政治形势在本世纪内发生的上述变化,都具有长远影响。即使一时不再发生内外大国直接介入的大规模地区战事,类似也门、利比亚这种代理人战争还会持续。中东地区广大民众热切期盼的和平、安宁、发展的日子仍将遥遥无期。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