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世界经济 > 正文
蔡润国:从厄瓜多尔辛克雷水电站项目建设看拉美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的政治风险
发表时间:2018-12-12 16:17 来源:国际网
这个工程从开工的那一天起,经历了数不清的坎坷。除了工程技术方面的困难外,在政治方面也是险象环生。让我们的建设队伍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但最终工程取得了成功。未来,中拉合作前景广阔,然而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还很长。用中国电建一位负责人的话说,“我们还欠缺领导别人的能力,目前还是学习者和适应者”。

厄瓜多尔科卡·科多·辛克雷水电站项目是由中国电建承建,利用中国技术、中国资金,在拉美建成的最大规模的水电站,也是中、厄两国深度合作的重要合作项目。电站位于厄瓜多尔东北部Napo省和Sucumbio省交界处,总装机容量1500MW,是厄瓜多尔有史以来最大的水电工程,号称是当地的“三峡”。在工程建成前,水资源丰富的厄瓜多尔长期饱受电力供应短缺之苦,每年要花巨资从邻国进口电。该电站的建成一举改变了这个与我隔洋相望的南美国家缺电的历史,极大地改善了民生。从2016年电站落成起,厄瓜多尔不但不再缺电,而且开始将用不完的能源向哥伦比亚出口,当年创收4000万美元。据悉,满负荷发电后,该电站每年可为厄节省6亿美元的能源开支。此外,它还使厄瓜多尔的清洁能源占比达到85%,成为全球使用清洁能源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

除了经济效益外,这个工程的社会效益也十分可观。工程建设累计创造近8000个就业岗位,为当地社区修缮了道路,提供了自来水,捐赠了大量的教学和文体社备。

然而,这个利国利民,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从开工的那一天起,却经历了数不清的坎坷。用中国电建负责人的话说,“项目做得很难很难”。除了工程技术方面的困难外,在政治方面也是险象环生,让我们的建设队伍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

中、厄两国相距遥远,文化和语言差异很大,沟通困难。辛克雷水电站的项目总经理曾经说过,与对方的沟通与协调,差不多占用了他50%的工作时间和精力。在一开始,厄方没有几个人相信中国企业有能力承担这个工程。谈判期间,吵架是经常的事。施工开始后,专业性极强的设计文件审批也因为语言障碍而一再延误。另外,双方在工作方式上也有很大区别。我方人员习惯依照国内形成的工艺和程序工作,在工作开始前往往没有详细的计划,而通过在实施过程中的不断调整将项目向前推进。而厄方监管人员则要求一项工作开始前先制订详细的进度计划和工作任务分解,并以此为依据向前推进。我方的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常被对方挑出一堆细节上的问题,业主和监理提出的整改函多达五、六页纸。不过,这场中国经验、中国规范与欧美标准的短兵相接随着工程的进展和相互了解的加深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原本不被看好的“中国规范”被接受。在高度50米,跨度26米的地下厂房开挖之初,中方采用比南美传统工艺更加先进的岩壁吊车梁技术也被业主接受,成为“南美地下厂房完美施工第一案例”,引来当地和邻国技术人员和技校师生的参观和学习。2016年4月16日,厄瓜多尔发生7.8级强烈地震,水电站工程质量丝毫未受影响,在震后的第二天就恢复了供电,获得广泛赞誉。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更多的困难来自于一些别有用心者的阻挠和干扰。南美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块价值千万亿美元的大蛋糕。长久以来,它一直被西方公司所占有,并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现在,中国企业要进来,就不可避免地会触动他们的奶酪。另外,在当地政界也有不少长年受西方教育和影响的“精英”和权贵,对来自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公司怀有偏见,不希望它们踏上这片土地。在项目融资阶段,就有人散布谣言说,“中国贷款条件苛刻,侵犯了厄瓜多尔主权”,险些使项目胎死腹中。多亏两国政府高层亲自过问,各方一起努力,力挽狂澜,才消除了误会,排除了干扰,使融资协议签成。项目建设启动后,当地的一些政客又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鼓动社区居民向施工单位提出种种要求,漫天要价,并扬言不满足要求,就不让开工。经过我方耐心细致的解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社区居民了解到该工程对改善当地民生的具大好处,“干戈”才化为“玉帛”。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工程建设确实极大促进了当地的就业和社区发展,使老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也有一些人打着“工会”的旗号闹事。根据当地法律,为维护工人的利益,企业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必须建立工会。一些吃“政治饭”的人常以工人利益代表者自居,抓住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鼓动工人闹事。为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项目部与主要的工会组织进行了深入讨论,最大限度满足了职工的要求,劳资双方和谐相处,既使工人们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又使项目建设免除了干扰。对少数闹事者,在劝说无效后,公司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开除。由于对问题处理得当,这个厄历史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大型项目,在六年建设期间,未发生过大规模的罢工事件。

社会治安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是中国企业在海外面临的又一个考验。尽管厄瓜多尔的安全形势在拉美尚属一般,但也无法与中国国内相比。在项目建设的六年里,中国电建员工先后经历了走在街上被抢,从银行取钱回来半路被抢,下班回家在公寓里被抢的次次“惊魂”。有一次,在首都近郊,公司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竟然也被劫持。为尽量减少损失,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安保”这根弦始终不敢放松。

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电建将一座了不起的世纪工程交给了厄瓜多尔政府和人民。2016年1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和科雷亚总统亲自为项目竣工按下电钮。在建设过程中,中国电建积累了开拓拉美市场的宝贵经验,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在建设过程中,中国电建也收获了友谊,一些谈判桌上的对手最后成了好朋友。在中国公司最困难的时候,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当地的员工和各界友人一次次伸出援手,仗义直言,和我们一起闯过一道道难关。展望未来,中拉合作前景广阔,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还很长。用中国电建一位负责人的话说,“我们还欠缺领导别人的能力,目前还是学习者和适应者”。

(作者为前驻厄瓜多尔大使)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