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欧洲 > 正文
赵永升:法国一时难以承受改革之重
发表时间:2018-11-26 17:24 来源:国际网
目前法国人难以承受改革之重不假,但法国依旧还是可以改革的。只是任何的改革措施在法国都不能快步而行。在法国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的改革只能碎步慢走,或许,马克龙也不得不学学“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实践了。

24日,法国超10万人在各大城市游行,抗议政府出台提高燃油税的政策。其中,巴黎的抗议者在香榭丽舍大街上点燃物品,还与警方发生激烈冲突。其实,法国是个“无日无游行”的国家,近日示威活动昼夜进行甚至发生警民冲突也非稀奇之事。那么,为何这次示威引起世界媒体这般关注呢?

从“表”而言,媒体关注的是锐意改革的法国年轻总统马克龙还能否如愿兑现其大选时的各项改革诺言;从“里”而言,这次10万人上街凸显的则是,法国这样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尤其经历了长达七八年的欧债危机之后,是否还是一个“可以改革”的国家。笔者的看法是:如今的法国有些难以承受改革之重。

首先,法国乃至欧盟大多数国家,如今依然在吞食欧债危机应对政策的副作用之果。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次年左右蔓延到欧洲导致“欧债危机”。面对危机,美国决策者采取“量宽”政策,欧盟则步美联储后尘,在欧洲推行美英日三国都在推行的量化宽松之策。

现在回顾起来,欧版量化宽松政策实属“东施效颦”,欧盟人只学了美国人的量宽工具,却忘记了欧陆文化与英美文化的鸿沟之别以及经济结构的显著差异。加之,名为“欧版量化”的工具实为严苛的“紧缩”政策,让法国乃至欧盟多数国家的企业和民众苦不堪言。这样的经历,使法国甚至更多欧洲人很难再轻易承受改革之重。

其次,除了“大病初愈”的国家和欧盟大背景,购买力不足是这次法国人大批走上街头的直接动因。过去一年中,国际原油价格一度从每桶60美元上涨到85美元,但马克龙政府仍然决定自明年1月1日起提高燃油税。按说,提升燃油税只对拥有并频繁使用汽车等交通工具、收入相对高一些的阶层不利,而对绝大多数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的人影响不大。那为什么又引发此次大规模示威抗议呢?

一个解释是,虽然法国人的薪资在危机后逐年有所提高,但其购买力却并未得到相应提升。这也是为何2007年以标榜提高法国民众购买力而当选的萨科齐总统,2012年寻求连任时失败的原因。萨科齐的继任者奥朗德总统,说穿了也是经济没搞上去,居民收入尤其购买力没能获得足够提高,最终也落得和前任同样的结局。所以,只要购买力没能得以足够提高,法国人就仍难以承受进一步的改革之重。

除购买力外,一个最直接的指标是就业率。尽管法国已取得欧债危机以来最佳的就业数字,失业率首次低于10个百分点,但因危机后法国失业人群在行业、性别等领域的分布已发生不小的变化,因而小小的就业改善业绩远远不足以改善法国整个就业市场的形势。同理,只要失业率没有足够降低,法国人也难以承受进一步的改革之重。

另外,“有财者”和“有才者”的流失,进一步加剧了法国经济与社会的困境。作为一名在法国居住了15年之久的巴黎常住居民,笔者在这十余年间亲眼目睹了大批“有财者”、即拥有巨额资本的人,是如何陆续选择离开法国的,也亲眼目睹了大批“有才者”、即拥有高端知识的人,是如何陆续选择离开法国的。这些人多数选择去瑞士、加拿大、美国等地,或为寻求资本的安全,或为寻求个人的发展。资本和人才的流失,也促使法国人难以承受进一步的改革之重。

上任伊始被看好的法国总统马克龙,正值大刀阔斧改革之初,便在圣诞节来临前遭遇了一场下“马”威。笔者认为,这其实不算是马克龙脸上多没面子,而是如今危机后的法国,一时还难以承受改革之重,原因就在于上面说的这几点。

当然,就笔者久居巴黎的体会和了解,法国人难以承受改革之重不假,但法国依旧还是可以改革的。只是任何的改革措施在法国都不能快步而行。在法国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的改革只能碎步慢走,或许,马克龙也不得不学学“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实践了。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文章转自环球网)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