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日本 > 正文
冯玮:“后安倍时代”何时来临?
发表时间:2018-08-01 16:03 来源:国际网
无论“安倍时代”还是“后安倍时代”,“互为协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应是双方恪守的原则。将两国关系寄托在某个国家领导人身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中日如此,中美亦然。只有这样,国与国之间才能建立起稳定乃至良好的关系。

据日本共同社对405名国会议员进行的调查,有310人支持安倍,占76%,支持前干事长石破茂和总务相野田圣子的,分别仅为24人和2人(包括本人)。由此可见,安倍在通往下一任首相的道路上,已“一骑绝尘”。

议员们支持安倍的主要理由,一是“以日美关系为主轴的外交策略”,二是“使日本经济趋向好转的安倍经济学”。然而,日美关系始终是战后日本外交主轴,从未有变;以“量化宽松”和“财政刺激”为核心内容的“安倍经济学”,也是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操作,并无新意,为什么会成为推迟“后安倍时代”来临的关键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以日美关系为主轴的外交策略”,关键是“策略”二字。由于1951年9月签署的《与日本的和平条约》(通称《旧金山和约》),没有获得二战主要对日参战国中国和苏联的承认,因此战后日本的安全保障,实际上不是由多边的《旧金山和约》,而是由《日美安保条约》提供的。自2012年底再度上任后,安倍为提升日本在日美同盟中的地位的外交策略,是成功的,主要表现为在2013年日本《防卫白皮书》提出,“正密切关注美国严峻的财政状况对其‘转向亚洲’战略的影响”,并因此开始贯彻“独立强军”路线。2015年又通过建立以解禁集体自卫权为核心的“新安保体制”,使日美之间可以互相提供保护,明显提升了日本在日美同盟中的地位。

“安倍经济学”使日本经济状况得以好转,按照安倍在今年“新年贺词”中的说法,主要表现为GDP的增长和失业率的降低。确实,至今年年初,日本GDP连续8个季度增长,为28年来首次。失业率在2012年安倍再度执政时,是4.2%,而根据今年5月公布的数据,则是2.2%;创23年来的新低。

实际上,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失业率的降低,同日本外贸状况的改善直接相关。以日本最大进口国中国和最大出口国美国为例,据日本海关统计,今年1季度,中日贸易总额为764亿美元,其中日本对华出口额为340.48亿美元,同比增长14.2%,占日本对外出口总额的18.5%;进口额423.53亿美元,同比增长7.0%,占日本进口总额的22.8%。虽然日本对华贸易仍有83.05亿美元的逆差,但和2012年442亿美元相比,显著缩小。对美贸易,日本则长期处于顺差地位。今年1季度,日本对美出口额是342.3亿美元,进口额是193.6亿美元,顺差148.7亿美元。

那么,在“后安倍时代”仍未到来的情况下,如何妥善处理中日关系?我认为,关键是贯彻落实双方再次达成的共识,即“互为协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首先,特朗普已经将奥巴马时期的亚太战略,改为“印太战略”。虽然印太战略的路线图并不清晰,但美日同盟似乎出了一点“状况”。今年7月3日,日本《经济学人》周刊发表了题为《特朗普式的“交易”冲击日本》的文章。文章写道,“以盈亏判断孰是孰非的特朗普式‘交易外交’,正在破坏美日同盟基础”。安倍的外交特别助理河井克行也公开表示,“同盟的本质已经变成交易。”此时,中日关系如果再次陷入彼此视对方为威胁的“安全困境”对双方都非常不利。

目前,虽然日本和欧盟已经结束建立自由贸易圈的谈判并发表了联合声明,美国也和欧盟也发表了为达成“零关税、零门槛、零补贴”的自贸协定而努力的联合声明。但是,美日之间尚未就此形成共识。最大难点是,特朗普希望建立双边贸易关系,而安倍希望建立多边贸易关系。

中国应该怎么做?今年5月8日,李克强总理访日期间,在《朝日新闻》发表了题为《使中日和平友好事业再起航》的署名文章,指出“中日经济互补性很强,在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浪潮中,拓展节能环保、科技创新、高端制造、财政金融、共享经济、医疗养老等多领域务实合作有着广阔前景,两国企业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拥有巨大潜力”。这就是增强中日经贸合作的方向。

历史告诉我们,中日“互为协作伙伴”的必要条件,是“互不构成威胁”。但是,正如2017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亚太安全合作政策》所指出的,“2015年以来,中日关系总体延续2014年底形成的改善势头”。当年12月5日至6日,中日外交、防务、海洋安全和经济等部门,在上海举行了“第八轮中日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双方就政治与法律、海上防务、海上执法与安全、海洋经济四个方面进行了沟通和磋商。5月上旬李克强总理访日期间,双方就建立“海空联络机制”达成协议,现已进入协调阶段。

总之,无论“安倍时代”还是“后安倍时代”,“互为协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应是双方恪守的原则。将两国关系寄托在某个国家领导人身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中日如此,中美亦然。只有这样,国与国之间才能建立起稳定乃至良好的关系。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文章转自中国网)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