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正文
胡欣:最后博弈?伊朗打出这两张关键牌
发表时间:2018-06-06 16:46 来源:国际网
目前伊朗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欧洲的外交协调上,欧洲何尝也不是如此呢?究竟能否成为核协议最后的救命稻草,还是最终扮演沉默的配角,将是欧洲面临的重大考验。

6月4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下令提高铀浓缩能力,并誓言不会放弃导弹计划。这无疑是美伊对抗升级的标志。那么,伊朗核协议是否真已走到“惊爆点”了呢?

对伊朗来讲,既难以接受美国提出的“12项基本条件”,也无法长期承受外部各方的军事压力,同时还要苦苦支撑各地的“什叶派”友好势力,可谓进退两难。面对美国的逼宫,伊朗手里的牌很少,无非两张。

一张是继续拿核计划为筹码吓阻特朗普,但这样做是逼不得已,因为它意味着伊朗自身也放弃了对核协议的遵循,很可能让局面更加退无可退。因此,伊朗方面提高铀浓缩能力的表态,姿态大于行动,话并没说绝,且是完全可逆的博弈招数,事也没真做绝,目的还是希望国际社会在预见风险情况下促成局势缓和。

另一张就是打欧洲牌了。伊核协议主要促成方包括英法德三国,当初推动美伊就此和解,既提升了欧洲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本国企业进入伊朗提供了机遇,而三国也算是核协议的共同担保人。早在4月25日,伊朗与英法德在维也纳举行了会谈,三国表示了对保留核协议的支持。4月下旬,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前后脚飞赴美国与特朗普面谈,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劝说美国留在协议中。欧洲不愿意让围绕伊核问题的外交努力化为乌有,更不愿看着中东地区局势更加复杂危险。单从叙利亚问题身上,欧洲就能深刻感受到,中东冲突的风险首先会外溢到欧洲,自己除了得到浅薄的“人道主义”美名外,承担更多的是难民、恐袭和国内极右翼势力的兴风作浪。

尽管特朗普的决定让欧洲颜面无光,但欧洲依然是影响核协议命运的焦点所在。5月28日,伊朗正式向欧洲国家提出了“七大条件”,核心就是敦促要由欧洲国家来弥补美国退约带来的损失,捆绑意味十分强烈。同时,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强调,欧盟内部就维持伊核协议形成了“强烈共识”,即这份协议“没有替代品”。总部设在维也纳的国际原子能机构也表示,该组织在伊朗可访问所有的核设施,伊朗依然在遵守核协议条款。整体来看,国际社会依然都希望挽救这份协议。

最想终止协议莫过于以色列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协议缔结之初就称其为“历史性错误”。6月4日,他启程访问德法英三国,目的就是要劝告欧洲国家放弃对伊朗的幻想。尽管国际社会对“摩萨德”盗取的伊朗核计划文件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还存疑,但以色列急于从此道义高度来寻求动武合法性。据《泰晤士报》报道,以色列方面将与英国情报部门分享部分伊朗秘密文件,重点是伊朗生产提炼武器级铀的能力,内塔尼亚胡希望以此说服英国等改变立场。种种迹象表明,特朗普撕毁核协议,或已授予了以色列军事行动许可,只待外交上结成更广泛同盟。早在2015年前后,以色列就已形成了作战方案,前段时间以色列出动最先进的F-35隐形战机参与对叙境内目标的攻击,很可能也是为对伊行动检验新战机性能。

诚然,在重大战略利益上,欧洲基本上是围绕美国的指挥棒转的,但是如果伊核协议真的彻底失效,无疑将是对欧洲寻求自主性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沉重打击。此外,特朗普在贸易和安全开支上屡屡想从盟友身上割肉,已让不少欧洲国家不满。比如,美国驻德大使公开表示,如果欧洲在伊朗核问题上支持特朗普,美国可能不会对欧洲加征钢铝关税,威胁意味甚浓。倘若欧洲最终真的向美国和以色列屈服,恐怕未来一段时间里都很难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影响力了,更谈不上能硬气地和美国平等对话了。

伊朗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欧洲的外交协调上,欧洲何尝也不是如此呢?究竟能否成为核协议最后的救命稻草,还是最终扮演沉默的配角,将是欧洲面临的重大考验。

(作者为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战略与安全研究所博士,文章转自海外网)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