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日本 > 正文
张云:日本大选,安倍示好与中日关系
发表时间:2017-10-09 16:39 来源:国际网
从目前来看,安倍在外交上采取的是先巩固美日,然后发达经济体和东盟,把最难处理的中日关系放在最后。但如果安倍能够赢得大选继续连任的话,中日关系改善将为他的外交成果添光不少。作为中国的周边外交和大国外交的交汇点,中国对改善中日关系的认知,要以动态和战略视角,看到安倍示好所提供的主要是机遇。

9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解散众议院并在10月进行大选,日本最大反对党民进党党首前原诚司表示,将与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领导的“希望之党”合并;事实上这意味着民进党的解体和近年来日本政坛最大的变动。

同一天,安倍出席中国驻日大使馆举办的国庆招待会,这也是10多年来日本首相首次参加这项活动,并且非常明确地表达了双方领导人互访的意愿。尽管从近期来看,安倍释放善意的举动主要出于大选需要,但并不能像有些评论认为,这仅为“烟幕弹”所以不能“上当”,因为有时候国内政治的需要,往往内含着关系改善的机遇期。

安倍2012年底第二次执政后,已经赢得了三次国家层级大选的胜利。这也让他在执政后以无投票方式再次当选自民党总裁,并为其第三次连任和长期执政创造了条件。但今年来由于“学校买地门”等丑闻的影响,安倍政府的支持率明显下跌。这对他能否在明年9月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胜出带来了悬念。因此今年来安倍一直在寻找解散议会进行闪电大选的机会。选择这个大选时间点的决定,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在野党联盟尚未形成前的有利时机。民进党在莲舫担任党首期间支持率始终低于10%,她辞职后请前原诚司再次出山担任党首。但前原在担任党首期间曾经因为一些问题被迫辞职,2009年现在民进党前身的民主党大选获胜夺得政权,并不是因为前原的领导力。

与此同时,小池新近成立希望之党依靠她的人气迅速提高知名度,但小池一方面毕竟执掌的是地方政治,距离国家政治还要上一个台阶;另一方面她当选知事,主要依靠提出反对过去的官僚主义和秘密主义政治博得支持,而真正的政绩还没有得到检验。

因此前原和小池开始接近,民进党和希望之党可能会走向合并,加上其他的在野党如果今后形成在野党联盟,就有可能对自民党一党独大局面构成威胁,因此于在野党联盟尚未形成前进行大选是有利时机。

第二,在野党的政治纲领展现的是“不成熟的在野党”形象,这有利于自民党选战。尽管在野党迅速走向联合,但四个在野政党所提出的政治纲领,还不能同自民党抗衡。在野党提出的政纲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四个反对”:反对消费税、反对核电站、反对安倍腐败、反对修宪,试图让它们成为大选的焦点,但问题在于“只破不立”的宣传很难说服选民。

反对消费税对于消费者来说尽管听起来不错,但是财政不可持续的问题不能回避;反对核电站,日本的电能今后靠什么并没有说清楚;“地产门”等问题的确损伤安倍支持率,但仅仅以此作为大选的焦点并不太受欢迎;至于修宪,尽管这是安倍多年梦想,但这次安倍决定解散国会,实际上表明已经不惜接受执政党联盟的议员跌破超过三分之二的修宪必须条件。换言之,修宪与保位子之间,安倍选择的是后者。

第三,自民党内部目前尚不存在分裂情况。今年来,安倍内阁支持率下降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自民党可能出现内变的迹象,但安倍通过改组内阁,将党内潜在的主要对手都做了相应的安排。例如最强有力的对手石破茂被完全边缘化,既不是阁僚也不掌管党务;前外相岸田被任命为自民党政调会长,安倍似乎传递了信号,即若无策反之心,将来可以党务禅让,来打消其内部革命的想法;野田圣子被任命为重要阁僚职位的总务大臣,也有安抚之意。但是暂时的稳定并不代表今后不会有变化,因此目前党内的相对稳定是大选的好时机。

第四,朝鲜的核和导弹危机为安倍提供了好的外部时机。今年以来朝核危机不断升级,朝鲜发射的导弹多次飞越日本上空,对日本舆论和国民心理造成较大的影响。面对朝鲜“威胁”展现保家卫国的气概是很好的竞选优势。安倍在9月出席联大的讲话中,16分钟当中有14分钟强调朝鲜威胁,呼吁最强制裁而不提对话。

从上面的分析看,此次大选自民党和公明党执政联盟的议席会有下跌,跌破三分之二多数也有可能,但不会有大规模的失败,维持过半数是可能的。

安倍示好与中日关系

如何来理解安倍的示好行为呢?事实上,今年以来安倍政府一直在释放善意,例如派员参加“一带一路”高峰会,对亚投行开始有一些积极表态,再到此次参加国庆招待会。

首先,安倍目前主要精力在国内问题上,利用中国问题来获得国内政治获益空间已经不大。安倍2012年梅开二度当首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批评民主党政府在对华关系上的软弱。但是以2013年底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引发中日关系极度紧张为分水岭,对华外交上已经确立了“不软弱”形象的安倍,继续以此获得更多人气的空间减少。因此我们看到从2014年开始,整体还是朝着缓和的势头在缓慢前进。

第二,对外关系上展现能够保护日本的强有力领导力的对象,已经从中国转向朝鲜。面对一个日益紧张的朝鲜半岛,日本政治家不可能对此没有反应,但是如果同时与中国和朝鲜交恶,对政府不利。强调朝鲜的导弹威胁有利于实现战略集中,日本政治家长期潜意识里认为,朝鲜的问题主要是中美的战略问题,日本基本没有左右格局的能力。

因此从朝鲜问题获得国内政治利益的想法由来已久,例如尽管朝鲜绑架日本人质(拉致事件)值得同情,但不少政治家因此获得国民支持也是事实。集中力量宣传政府对应朝鲜威胁的决心和能力对选战有利,而中日关系的改善,双方在朝核问题上的沟通,也有利于安倍在对外关系上展现集中解决朝鲜问题的形象。

第三,安倍第三任期中如果能够改善中日关系,也会为其在外交上留下浓重的政治遗产。从日本的角度来看,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巨大邻国关系长期不改善,肯定不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无论是政治精英还是普通民众都明白这个道理。因此认为日本特别是安倍政府不想搞好中日关系的思维定势,并不一定准确。

从目前来看,安倍在外交上采取的是先巩固美日,然后发达经济体和东盟(亚细安),把最难处理的中日关系放在最后。但如果安倍能够赢得大选继续连任的话,中日关系改善将为他的外交成果添光不少。

抓住关系改善机遇期

安倍示好的信号应该如何认知,有的可能认为这是安倍缓兵之计,等大选胜利后会重新对华强硬;有的可能认为至少需要进一步观察,不应轻易回应。作为中国的周边外交和大国外交的交汇点,笔者认为对改善中日关系的认知,不应仅停留在对安倍本身意图的判断层面上,而要以动态和战略视角,看到安倍示好所提供的主要是机遇。

首先,改善中日关系不能够等依靠等待“知华”或者“亲华”的日本首相的到来,而要抓住可能的机会主动做工作。思考机遇期内能够做些什么?如何延长这些机遇期?这些思考可能比猜测安倍的意图或者居心会更有意义。

第二,假定安倍示好仅为权宜之计,但如果抓住机遇将其认识到中日关系改善,对其国内政治有益的话,安倍大选如果获胜,就会重新定义中日关系的政治意义,为今后几年中日关系发展奠定较好基础。加上政府政策具有连贯性,即使安倍不执政,中日关系基调朝着缓和方向发展,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继承,避免大起大落。

第三,抓住机遇改善政治关系,对于两国社会层面交往具有引领作用。中日关系具有民间外交的好传统,但过去这些年受到政治关系的影响,削弱了社会层面交往的质量。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恢复和扩大中日社会交往的数量和质量,夯实两国关系的社会基础。

第四,抓住机遇改善中日关系还会对周边外交具有积极的外溢作用。对于亚洲的不少国家来说,中国和日本都是他们外交中的重点大国,他们也往往会用中日关系来衡量地区局势,以及他们与中国关系走向的风向标。

(作者为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现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访问学者,文章转自联合早报)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