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正文
孙海潮:大变动之中的国际关系格局
发表时间:2017-08-03 16:51 来源:国际网
当前国际关系格局处于冷战后最为突出的大变动之中。在美国作用下降,国际关系格局加速演变的总体形势下,各方都在利用这一趋势调整政策。各大国都更加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希望在发展对华关系中谋取更多实惠。

冷战结束是以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全面倒向西方)为基本特点,美欧称之为“资本主义全胜共产主义”为特征的“时代的终结”。现在,则是西方阵营内部出了问题,美国与其他盟国的关系正在经历重大调整,世界热点增多且难以降温,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不减,世界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仍多。美欧分裂使美国的西方盟主地位受到颠覆性影响,国际影响力下降。马克龙指出,西方世界“从未如此严重分裂。离心力从未如此强烈,共同福祉从未遭受过如此大的威胁”。特朗普认为恐怖主义和官僚主义是天主教文明面临的主要威胁,“根本性问题是西方世界是否还有继续生存下去的意志”。国际关系格局处于冷战后最为突出的大变动之中。多极世界加速发展,这个进程还只是开始,“意外事件”层出不穷已成为国际关系中的常态。

一、“黑天鹅”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看似偶然实属必然,对美欧关系带来的冲击亦属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特朗普当选是选民对传统政客丧失信任感而做出的“另类选择”,亦可以看作是西方民主制度走向极端后的结果。特朗普在竞选中提出的“美国衰落论”、“美国吃亏论”、“盟国补偿论”、“分担责任论”等主张,不论是否中肯和可行,大多只是口号而无政策主张,但煽动性极强且引起强烈共鸣。所谓的“通俄门”持续发酵,安全事务助理弗林就任仅24天便因“通俄门”被迫辞职,多位官员受到调查,女婿库什纳受到牵连,长子小特朗普又涉嫌卷入。其实质只是一个伪命题,只是美传统势力约束特朗普这个“反建制派”的口实而已。俄罗斯是美国宿敌,能如此轻而易举地影响美国总统大选结果?美国政客们内心都不会相信。

特朗普就任后,国内方面与美国内司法、情报、议会、外交以及媒体、演艺等各界的关系趋紧,甚至显示出势不两立的情形,国外方面与传统盟国的关系基本上要推倒重来,前来拜访的盟国领导人相继受辱。特朗普在国内施政受到诸多牵制,其总统地位虽未受到根本性撼动,但“只能做能够做的,而不是做想要做的”。特朗普“总统执行力”大打折扣,势必影响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国际领导力”。况且,特朗普已不想领导世界,而是要从与其他国家关系中谋求实际利益即“经济实惠”,不惜进行贸易战,受冲击最大的是美国传统盟国最多的欧洲。媒体用“混乱、失误、丑闻”三个词形容特朗普的执政状况。

二、欧盟对特朗普的“敌视立场”已感“忍无可忍”。德国对美“深感愤怒”,已成对美感恩戴德变为“反美领袖”。

特朗普在就任之前接受欧洲媒体联合采访,对欧盟大加鞭挞,指称欧盟就是为了与美国竞争而成立的,欧盟各国占美国便宜多矣,德国尤甚,盛赞英国脱欧并预言会有更多国家效仿。北约更是“过时的产物”,美国出兵出钱保护欧洲,欧洲须出保护费,以前所欠还得补上。欧盟深感惊惧。德国总理默克尔代表欧盟前往白宫会晤特朗普并当面祝贺,遭到当众羞辱,满腹怨恨,空手而返。默克尔回国后即在竞选大会上表示,欧美信任关系已不复存在,欧洲必须自己掌握命运。

欧盟寄希望于特朗普欧洲主持北约峰会和出席G7峰会之机与美重归于好,孰料竟遭“登门讨债”。欧盟“满心希望”特朗普像历任总统那样重申对盟国的安全承诺,孰料特不但避谈北约共同防御条款,还当面要求盟国立即增加军费,否则“后果自负”。欧盟视《巴黎气候协定》为欧美发挥引领世界反气变运动的旗帜,孰料特却“说退就退”。欧盟一体化的终极目标是自由贸易并对自由大市场引为骄傲,孰料特朗普不但不重启欧美自贸协定谈判,还要重新审议与盟国的双边贸易协议,更扬言将不再遵守世贸组织规则。今年的北约峰会和G7峰会成为历届成果最少而争吵最烈者。欧盟称已“不屑于”同美国计较,将领导反气变斗争。默克尔指出有人希通过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解决全球性问题,必会铸下大错。德国外长加布里尔说,德国没有反美战略,倒是美国制定了反欧反德战略,“故意破坏”欧美关系。马克龙则称特朗普“对美国和世界都犯下了错误”,“美国背叛了世界”,法国将担任反气变“先锋”,将在本届联大提出具体建议并在法国举办反气变“阶段性”峰会,“要使地球重新强大”。

特朗普在欧洲正面民调不超过20%。英国是美国最忠实的盟友,唯美马首是瞻和无条件配合美国战略行动,是英国的既定国策。现也成为反美情绪最高的国家之一。180多万人联名请愿,反对邀请特朗普来英进行国事访问。特朗普回称“得不到应有待遇,不会访英”。

美不仅退出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还宣布要重新谈判与各国的贸易协定,使所有盟国都颇感“气愤”。日本提出组建没有美国的TPP。欧盟和日本赶在G20峰会之前签署自贸协定,就是做给美国看的。欧盟还把汉堡G20峰会未取得预期成果归咎于美国,说特朗普继在G7峰会上“1:6”之后,在G20峰会上又处于“1:19”的境地,“美国优先”已变成“美国孤单”。

三、俄罗斯以强硬手法回应美欧制裁,在中东地区与美侵夺影响力,利用欧美矛盾扩大回旋余地。

美欧策动乌克兰第二次“颜色革命”后,俄于2014年3月武力收回克里米亚并支持乌克兰东部亲俄民兵,美欧因之对俄实施制裁并不断加码。北约连续进行针对俄的军事演习,美加紧在叙利亚进行军事部署并采取行动,希图借俄力量不支之机在叙实行政权更迭。俄既不让步更不示弱,不只与北约战机多次“危险接近”,还多次放“狠话”警告美欧。普京亲赴克里米亚视察,明确表示“绝无归还之意”,并把对美欧的粮食进口禁令延长至2018年底。

普京不仅派航母赴中东震慑叙利亚反对派,还一举击落美无人机。俄利用土耳其与美欧关系龃龉之机改善与土关系,使叙形势出现与己有利的变化,对美构成明显牵制。

5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赴索契与普京会晤。6月,法俄借举办彼得大帝访法300周年联展和两国建交300周年之机,普京应法国总统马克龙之邀赴法,进行“直率而富有内容”的会谈。法对俄所谓干预法总统大选一事“不予追究”,在其他问题上则“积极合作”。德奥对美扩大对俄制裁涉及本国公司发表联合声明予以反对,意大利表现出与俄改善关系的愿望。欧盟宣布对俄制裁延长一年次日,法国外长勒德里昂便飞往俄罗斯与俄外长拉夫罗夫会谈。勒德里昂称不希望从经济和政治上孤立俄罗斯。拉夫罗夫答复俄愿与欧盟关系正常化,首先是恢复与法国的合作机制。中东欧国家虽在政治和军事上依靠美国,但在能源问题上对俄的依赖度并未降低,对俄态度渐趋务实。

G20峰会间隙,特朗普与普京原定半小时的礼节性会晤变成了两个半小时的“深入会谈”,俩人虽在乌克兰和叙利亚问题“激烈交锋”,但达成在叙利亚西南部停火协议。美俄专家在约旦起草关于在叙利亚西南部三省建立稳定区的问题。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对该协议表示祝贺:“美俄关系处境艰难,但要想解决叙利亚冲突,俄美都需参与。”“首次证明美俄可以在叙利亚一起工作。”

奥巴马离任前驱逐35名俄外交官和冻结俄在美资产,普京出于对特朗普改善对俄关系的考虑而未采取对应措施。就在普京明确表示对美“丧失耐心”之际,“通俄门”持续发酵,美参众两院相继以压倒性多数通过追加对俄制裁议案。普京当即要求美削减755名驻俄外交机构人员,关闭数处外交用房,使俄美关系降至冷战后最低点。俄美关系的战略对峙态势难以缓解。欧盟对美未与之协调即宣布对俄新制裁并扩大至与俄能源合作的欧盟企业深感意外,反应强烈。

由于美对欧影响力下降,加之美欧分歧增多和经济因素使然,以及美欧对中东的控制和影响下降,土耳其因被美欧视为“独裁”政权而各俄靠拢,对俄制裁态势渐趋松驰,俄回旋余地扩大,讨价还价筹码增多,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

四、法国重回“戴高乐主义”,执行平衡外交,以收左右逢源之效,大国关系格局出现新态势。

萨科齐就任总统后提出与法国传统外交“决裂”的思想,在中东和反恐问题上一改习惯作法转而追随美国,使法国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重点目标。奥朗德执政5年作为不多,在欧盟对德国言听计从。法国在综合国力下降的同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明显趋弱。马克龙提出回归传统外交,重振法国国际地位的外交思想,即“在与各方发展关系和寻求合作的同时,有话直说”。

特朗普就任后,美欧关系严重倒退,特别是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是对法国外交努力的一大打击。马克龙虽然对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深感不满,批评美国将因此犯下“严重错误”,法国将在本届联大期间提出“领导世界反气变计划”的方案,倡议于12月12日在法国召开巴黎协定通过两周年“阶段性”峰会,但对美态度明显有别于德国,说他有信心劝说特朗普在气变问题上“收回成命”。

马克龙认为,美与其他盟国关系趋紧恰对法国提供了机会,即使性格复杂和无法预测者如特朗普,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出乎所有人意料,马克龙邀请特朗普正式访问并出席国庆阅兵式,还邀请美军参加香榭丽舍大街阅兵记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法美联合对德作战100周年。外界虽然认为特朗普此访和与马克龙会谈的实际内容远逊于表面意义,只是一出“政治戏剧”,但已使特朗普深受感动,答允重新考虑对《巴黎气候协定》的立场。意大利G7峰会期间,特朗普经马克龙劝说,延后宣布对巴黎协定的决定,最终仍宣布退出,这次结果如何暂且不论,但法国在对美关系上已赢得一分。

马克龙接待特朗普收到了与接待普京一样的效果,即与美俄都能说上话,使法国在大国关系之中处于有利地位,必要时可以发挥特殊作用。

在叙利亚问题上,马克龙一改前任做法,称解决叙利亚危机不必以阿萨德下台为条件,“因为任何领导人都不是完美的”,与美国拉开距离,为法国发挥作用留下余地。英国脱欧后,法国成为欧盟唯一拥核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加之德国受到美国打压,为法国在欧盟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马克龙把重振欧盟列为对外政策首位,与德国争夺欧盟领导权的意图十分明显。马克龙已提出把欧洲金融城由伦敦移至巴黎。因为欧洲央行总部设在汉堡,英国脱欧后应由汉堡接棒,法国横插一杠子,德国颇感失落。

据最新报道,法国已取代美国成为软实力最强的国家。这是马克龙外交的效果。

五、各大国都执行务实求利的对华政策,我国际回旋余地进一步扩大。

中美首届全面经济对话在华盛顿开幕。中美只要不爆发贸易战,其他问题都不会是大问题。中国作为美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国,与美俄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欧盟在对美“失望”和感到“指望不上”后,更加重视对华关系。德国自不用说,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几个月后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首先是经贸关系问题。欧洲大国对待亚投行的立场由观望到积极的转变,颇能说明问题。西欧大国对“一带一路”的立场终将会发生变化。新加坡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已由抵制转为积极。日本也已表现出对“一带一路”的某些“期许”。

中国与美欧有关系仍受到政治因素制约,如所谓的“战略部门”不让中方企业染指,对中方企业的商业活动还会有诸多限制,我们不应过于天真。但应该看到,在美国作用下降,国际关系格局加速演变的总体形势下,各方都在利用这一趋势调整政策。各大国都更加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希望在发展对华关系中谋取更多实惠。

世界“向东看”的整体趋势业已形成,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的必然结果。G20杭州峰会和汉堡峰会形成鲜明对照,给世人留下极深印象。我国发展模式不只在发展中国家的辐射作用日渐突出,对西方的借鉴作用也在显现,这已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欧洲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