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非传统安全 > 能源 > 正文
李长久:中美合作开发清洁能源意义重大
发表时间:2017-06-27 16:36 来源:国际网
——“中美经贸关系的特点和影响”之七——中美加强开发清洁能源合作的领域广阔、意义重大。2008年,中美两国签署了《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的绿色合作伙伴计划框架》等文件。2009年11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两国达成风电设备和光伏电站合作协议。2010年,签署了《中国国家核安全局和美国核管制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西屋AP1000核反应推核安全合作备忘录》、《中国国家能源局与美国国务院中美页岩气资源工作组工作计划》等重要文件,启动了“中美可再生能源伙伴关系”进程。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马波·波廷杰一行参加了2017年5月中旬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知名国际关系研究学者阿米塔·阿查亚认为:“美国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那将是极好的。”

美国能源部长里克·佩里参加了2017年6月7日在北京开幕的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和第二届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这两场重要会议的召开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清洁能源技术开发和利用的高度关注,体现了全球对建设清洁高效能源体系的积极向往。本次会议以“创新引领、应对挑战、能源转型、共同行动”为主题,共商清洁能源发展大计。佩里6月8日提出,中美两国可以在液化天然气、核能源和碳捕捉等领域开展合作。佩里说:“我认为,在这个领域,我们有就清洁能源问题开展合作的重大机遇。”

中方一再表示,欢迎美国参与“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实现绿色发展,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中美合作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消耗煤和石油,这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英国《自然》杂志2015年1月7日援引科学家的建议:要把全球变暖的势头遏制在工业化时代之前2摄氏度以内,今后几十年内全球1/3的石油储量、一半的天然气储量和80%的煤炭储量不能开采使用。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2016年新能源展望》研究报告预测,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在2027年超过天然气、2037年超过煤炭。未来几十年全球电力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风能和太阳能将在许多国家成为最便宜的发电方式,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电力结构中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报告预计,到2040年,欧洲的电力来自风能、太阳能、水力发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电厂所占比重将从2015年的32%升至70%。美国可再生能源发电份额将从2015年的14%升至2040年的44%。英国石油公司2017年6月发布的最新全球能源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处于过去6年来最低水平,可再生能源产量超过美国而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在下降。

中国和美国蕴藏丰富的页岩气资源。页岩气被视为遏制大气污染和全球变暖的“希望之星”。美国《油气》杂志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球剩余探明石油储量为2013亿吨,剩余探明天然气储量为188万亿立方米。美国能源信息署邀请一些顾问研究32个国家的48个页岩气盆地后估计,全球“技术上可开采”的页岩气储量达6622万亿立方英尺(约合187万亿立方米)。其中,中国页岩气储量为1275万亿立方英尺,是世界上页岩气储量最多的国家。美国页岩气储量为860万亿立方英尺。中美两国的页岩气储量占全球页岩气储量的32%。页岩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和化工原料。美国采用水平钻井技术和水力压裂技术率先开采页岩气(油),被称为“页岩气革命”。

可燃冰是刚起步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清洁能源。可燃冰的结构是甲烷为主的有机分子被包在水分子组成的“笼子”里,由于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其学名是天然气水合物。1立方米的可燃冰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之所以被称作“可燃冰”,一方面是因为既含水又呈固体,看起来像冰;另一方面,甲烷与水分子结合很弱,外界稍加扰动就可以让其分离出来,很容易点燃。甲烷是清洁燃料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替代煤炭,将有助于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全球可燃冰资源储量巨大、分布广泛,据专家们估计,全球可燃冰资源储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能源资源储量的两倍。因此,可燃冰是一种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未来重要清洁能源,已经引起有关国家的高度重视。

早在1965年,苏联曾在西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的麦索亚哈天然气水合物储层中,采用降压、注化学药剂等方法试开采甲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采可燃冰的国家。美国曾于2000年通过《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与开发法案》,此后,美国能源部多次拨款支持可燃冰研究。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2017年5月12日宣布,该实验室正与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等机构合作,于5月在墨西哥湾深水区开展可燃冰开采研究,并在5月11日开始一次钻探。日本曾在2013年尝试开采海底可燃冰并提取了甲烷,但由于海底砂流入开采井,试验6天就被迫中断。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2017年5月4日宣布,日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物资源机构成功从日本近海海底的可燃冰中提取出甲烷。但是,这次试采持续12天后又因出砂问题而中断。

可燃冰广泛分布在全球大洋海底、陆地冻土层和极地之下,难以安全开采。与国际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勘探、研究和试采可燃冰相比,我国的可燃冰研究起步始于1998年,中国科技工作者仅用19年就完成了从空白到赶超的全过程。2017年5月18日10时,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南海神狐海域的“蓝鲸一号”钻井平台上宣布: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试采现场指挥部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调查局“李四光学者”卢海龙介绍,因为压缩程度高,一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气。每立方米可燃冰天燃气燃烧产生的能量是等量常规天然气的1.43倍,明显高于煤炭、石油,而燃烧后污染又比煤、石油小,更加清洁环保。卢海龙说,按照当前我国使用量粗略估算,可燃冰资源可供我国使用一百年以上。南海是我国可燃冰最主要分布区,全国可燃冰资源储量相当于1000亿吨石油数量,其中800亿吨分布在南海。

目前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我国成功试采可燃冰,正式开启了通往“可燃冰时代”大门。这是我国能源开发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但是,要实现可燃冰商业开采还需15到20年时间。开发清洁能源,主要依靠我国科技工作者不断创新,与此同时,要继续扩大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中美加强开发清洁能源合作的领域广阔、意义重大。2008年,中美两国签署了《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的绿色合作伙伴计划框架》等文件。2009年11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两国达成风电设备和光伏电站合作协议。2010年,签署了《中国国家核安全局和美国核管制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西屋AP1000核反应推核安全合作备忘录》、《中国国家能源局与美国国务院中美页岩气资源工作组工作计划》等重要文件,启动了“中美可再生能源伙伴关系”进程。

核电作为低碳能源,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及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全球核电站发电量将在现有基础上翻番,发电量将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7%。受控热核聚变实验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是解决人类未来清洁能源需求的重要希望。中国和美国是全球最大科研合作工程“国际热核实验反应推”工程项目的主要参与方。中美加强合作并协力推动实现从核裂变能到核聚变能的应用,将为人类有效利用取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