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执政4年多来,为扩大日本的农产品出口做出了很大努力。据日本发表的统计,2016年日本农产品出口虽然比上年仅增长0.7%,金额却高达7503亿日元(约合65.2亿美元),连续4年保持了增长趋势。但是与前3年的年均增长10~20%的速度相比,增势有所放慢。但是日本采取的扩大出口措施值得参考。 |
安倍晋三2012年第二就任日本首相以来,为了实现长期执政,把扩大出口,特别是农产品出口、稳定来自农民选票的“票箱”作为重要目标。特别是今年1月份,美国新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又打破了日本安倍政权想通过TPP增加出口,尤其是扩大农产品出口恢复经济增长的美梦。 安倍执政4年多来,为扩大日本的农产品出口做出了很大努力。据日本发表的统计,2016年日本农产品出口虽然比上年仅增长0.7%,金额却高达7503亿日元(约合65.2亿美元),连续4年保持了增长趋势。但是与前3年的年均增长10~20%的速度相比,增势有所放慢。但是日本采取的扩大出口措施值得参考。 1、日本扩大农产品出口主要措施 (1)保持农产品出口特色、征服消费者 农产品出口与其他商品出口一样,必需保持本国产品特色、与它国产品不同。例如,出口增长最快的日本绿茶,与国外绿茶明显不同。在日本媒体的广泛宣传鹿儿岛的气候特点、与当地生产“雾岛制茶”之关系,在欧美国家形成日本绿茶热。据日本推销人员说,“随着欧美国家兴起的日本茶道热”,直接推动了日本茶叶的需求。2016年出口额达800万日元,比2年前增长了8倍多。销售价格也比一般茶叶高出近3倍。 其次是努力创造名牌的农产品。名牌是扩大商品在国外销售的重要环节,但是农产品在国外创名牌非常不容易。特别是大米,日本的农业人口中70%生产稻米,所以增加大米出口是实现农产品出口战略的关键,也是稳定自民党“票箱”的重要举措。2016年日本大米出口虽然创迄今为止最高水平,但是金额也只有27亿日元(约合0.3亿美元)。日本全国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日本称JA全农)把宫城县生产“旭日米”牌大米出口的香港,在当地市场的销售价格与日本国内基本相同。但是2015年的销售额却比2013年减少一半多。主要原因是在日本大米出口中,与各销售地市场价格竞争日趋激烈。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调查显示,去年春季日本产地大米价格每公斤在900~1900日元,比香港当地销售大米价格差距在100日元,与台湾销售大米价格差距高达700日元,日本大米无法在当地大米竞争。日本JA全农已开始经营2015年产价格较低的大米用于出口,但是尚未在全部展开。 (2)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体制最为重要 日本对柬埔寨出口的奈良县生产的“萩原莓农园”牌草莓曾创迄今为止最好成绩。但是,去年末因香港进口业者要求降低价格而终止了销售合同,致使销售量明显下降,日本草莓生产企业也遭受损失。总结经验后指出,今后在进一步开拓海外出口市场的同时,也必需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生产体制。 (3)政府必需发挥调解作用 加强市场调研,搞好生产农户与当地企业、出口业者、海关等广泛领域合作,是扩大农产品出口的关键。而这一工作其它部门无法完成,政府必需发挥调解作用。 (4)按国际标准生产 国际上知名度高的“神户牛肉”,在对欧美等国出口时,是把产地在兵库县的活牛运到鹿儿岛县的肉食加工场,屠宰加工后,再出口到欧美国家的。因为欧美国家的卫生标准要求活牛必须在最近的屠宰场加工。日本政府去年秋天计划,将全国5个肉食加工场的设备提高到可用于出口水平,出口产品必需按国际标准生产。 2、日本恢复从中国进口玉米 日本政府为扩大农产品出口,已经制定了2019年农产品出口金额达1万亿日元(约合100亿美元)的目标。然而,日本农产品出口尚面临诸多困难,达到这一目标非常渺茫。 首先,2011年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原子能电厂发生核泄漏后,直接影响了日本食品及农林水产品的出口。目前还有33个国家和地区限制日本农林水产品进口,已废除限制的也只有21个国家。日本政府正千方百计地努力做工作,希望尽早缓解和废除限制,但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并未像日本想象那样解除限制。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调查显示,到去年秋季对日本食品、农林水产品企业对外出口按“原子能事故规则”进行调查的,中国占20%,韩国和台湾也占10%。此外,中国对日本东北、关东、中部地区的一都9县所有食品限制进口;韩国队日本东北、关东8县的水产品全部限制进口。其实,去年解除进口限制的只有尼泊尔、毛里求斯等进口日本农产品极少的国家和地区。所以日本农产品出口还面临诸多困难。 其次,全球的气候变化,对日本的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今年年初以来,由于欧美地区连降暴雪,致使日本从美国进口饲料用玉米大量减少,不得不又重新进口中国玉米。 今年以来,由于气候剧变,欧美地区连降大雪,日本的饲料厂家用于原料的玉米严重短缺。玉米的最大产地是美国,由于连降暴雪,致使从产地运往港口玉米时间大大推迟。日本贸易公司为履行与饲料厂家的供货合同,不得不改从中国进口高价玉米。据贸易统计,作为饲料用玉米自2010年2月以来,不再从中国进口。这是7年以后的再次进口2~3万吨玉米。据预测,约占今年全年日本进口1500万吨的0.2%。 日本是最大玉米进口国,饲料用玉米每年进口1000万吨左右,其中70%是美国产玉米。今年2月上旬,美国西部遭到寒流袭击,从西部的玉米产地到中部的港口全被大雪覆盖,运输车辆滞留,谷物运输中断,以华盛顿州为中心西部港口需等待2周甚至1个月,轮船也难以出港。有的船虽然出了港,到日本也需20天左右。 玉米作为配合饲料占50%,而基本没有可代替玉米的原料。过去饲料厂家在玉米不足时,可以向其他厂家借,而这次所要厂家均处于缺货状态。 企业靠库存也难以接续,日本曾提出过库存85万吨以防风险措施。据日本农林水产省说,至今年2月底“已有11家企业申请需要34万吨玉米”。申请规模仅次于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时的75万吨。未来不足部分只能依靠进口,所以日本很多商社均将目光投向中国。中国政府把农民生产的玉米多余部分收购起来用于库存,所以中国的玉米库存量庞大,日方预计库存在1.5~2.4亿吨。所以中国政府鼓励出口企业增加玉米出口。中国玉米每吨比国际价格约高20~30%(30~50美元),但是,船运到日本只需3~4天时间,在时间上竞争性最强。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商务部经贸研究院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