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观点探索 > 正文
昆德纳尼:谋求连任的默克尔,拿什么主导欧洲?
发表时间:2016-12-20 16:39 来源:国际网
如果说领导欧洲仅具有道德象征意义,那么德国或许还堪称合格;而实际上自冷战以来,领导欧洲意味着承担一系列实质性军事责任,以保卫其他民主国家的安全。然而如今的德国军事力量薄弱,政治和文化都十分抵触使用强权,很难独力扛起保卫欧洲的旗帜。在欧洲以外,德国缺乏经济和军事硬实力,这意味着默克尔顶多能当上“自由世界的道德领袖”。但考虑到她应对欧元危机的手段,她能否配得上这顶帽子还不一定。

在德国,安格拉·默克尔有个外号叫做“妈妈”。现今,从全球各地对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的反应来看,恐怕不久后许多国家的人都要管她叫“妈妈”了。既然特朗普表示有意卸下美国“自由世界领导者”的身份,许多评论家都将视线转移至默克尔,希望她领导的德国能代替美国担此责任。

然而,默克尔很快(包括11月20日宣布第四次竞选总理时)就做出了回应,表示这个想法荒谬至极。首先,德国只是区域大国,而非全球大国,因此它几乎无法给予远在亚洲的西方盟友任何帮助;因此,德国顶多能取代美国,充当“自由欧洲的领导者”。

但即便如此,这个想法也未免流于幻想。如果说领导欧洲仅具有道德象征意义,那么德国或许还堪称合格——尽管也不一定能做好;而实际上自冷战以来,领导欧洲意味着承担一系列实质性军事责任,以保卫其他民主国家的安全。然而如今的德国军事力量薄弱,政治和文化都十分抵触使用强权,很难独力扛起保卫欧洲的旗帜。

美国大选结束后不久,《纽约时报》编辑卡罗尔·吉亚科莫就提议德国“代替美国领导北约”。但回顾德国的表现——尤其是在2014年北约军事演习中,德国士兵竟然用涂黑的木棍冒充机枪带上装甲车——就会知道它绝然挑不动军事领导的重担。

简单对比美德两国的军费预算,一切都不言自明了。2015年,英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报告显示,美国国防预算高达5975亿美元,而德国仅367亿美元,约为美国的二十分之一。即使与法国(468亿美元)和英国(562亿美元)相比,德国的军费预算都算少的。而且英法与美国一样,都是有核国家,而德国不是。从这个角度看,尽管英法两国元首都面临一定程度的政治困境,但却比德国总理更有资格担当“自由世界的领导者”。

在经济总量面前,德国国防预算显得极不相称。北约成员国总体国防开支占GDP的2%,但除了美国以外,只有希腊、爱沙尼亚、波兰和英国四国达到此标准。多年来,德国国防预算比例只占GDP的1.3%,在北约内部处于较低水平。而且近年来进一步下滑,占比已不足1.2%。今年,默克尔终于承诺要达到2%的标准。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默克尔重申了这一目标,但未说明具体期限。德国唯一硬性承诺,是2017年增加国防开支8%,使其达到GDP的1.22%。

除去国防支出,德国的军事能力也同样不容乐观。冷战期间,联邦德国军队有大约50万士兵、2500辆豹2型主战坦克,其主要目标是拖延苏联军队西进时间。如今德国的军力锐减,现役军事人员仅176,752名(不足美国的七分之一),豹2型坦克仅剩200辆。德国空军有109架欧洲台风战斗机和89架高龄飓风式战机。相比之下,美国拥有大量F-35、F-22、F-16和F-15战斗机。海军方面,德国的劣势更加明显:美国有12支航母战斗群,而德国只有10艘护卫舰。

今年,德国国防部部长冯德莱恩宣布军备支出将在15年内增至1300亿欧元,其中小部分用于购买新装备,大部分用于修补旧装备。近年来一系列报告显示,2010年以来,由于维护经费被削减,德军很多旧装备已无法使用。也就是说,这笔支出只够维持德国目前的军事力量,无法进一步扩张。比如,德国联邦国防军的109架欧洲台风战斗机中,只有42架能够使用,NH90直升机中,只有2架能够使用。当然,还有2014年北约演习中用扫帚棍充当机枪的笑话——据德国公共广播联盟报道,从泄露的德国联邦国防军报告来看,该事件的原因是军队严重缺少重型机枪。

德国低下的国防支出和有限的军事能力,是其战略文化的产物。不论德国人还是非德国人,最常见的解释是,这是德国臭名昭著的军国主义历史产生的反作用。这固然有道理,但却忽视了近25年来发生的变化。在两德统一之后的首个十年里,德国似乎在使用武力反面与英法达成了共识,导致德国参加了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永别了,奥斯维辛”似乎替代了“永别了,战争”,成为德国基本外交政策。21世纪前十年,德国在阿富汗等地的军事干预遭到失败,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似乎又重新回到了“永别了,战争”的政策。2011年德国拒绝出兵利比亚——许多德国人都非常拥护这个决定。即使乌克兰危机造成巨大战略冲击,也并未改变德国在动用武力一事上的态度。今年夏天,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用“磨刀霍霍”这个略带贬义的词语来形容德国参与的北约军事演习。

德国越来越把自己看做Friedensmacht,即“维和力量”。这个术语最初是冷战时期东德用来自我标榜的;1993年被德国前空军上校梅西特斯海莫借用来形容德国——他于20世纪80年代加入绿党,之后又加入极右党派。德国民众并不像美国人那样尊崇军人。比如,美国士兵走在美国机场时路人会自发为其鼓掌喝彩,这在德国是难以想象的。从这个现象就可以看出,德国人参军并不积极。德国国防部最近为了吸引德国人参军,甚至特地制作了一个电视真人秀。今年五月,冯德莱恩宣布计划截至2023年增募士兵7000人,但无人知道她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乌克兰危机之后,德国人的态度有所转变。德国政府军事历史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最近的一份研究表明,半数受访德国人认为应该增加国防预算,并且大多数人支持增兵——这种情况是自2000年以来从未出现过的。但即使如此,德国人也并未像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那样,感觉受俄罗斯威胁。相比之下,难民危机对德国的影响更直接,或许是难民潮而非俄罗斯的威胁,促使德国人重视安全政策。根据近期一份政府调研报告,多数德国人支持开展军事训练和“维稳”行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少数人支持德军参与战斗行动。

当然,不乏人士认为21世纪经济力量比军事力量更重要。不过,在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亚洲领土争端以及军备竞赛的背景之下,这种说法可能缺乏说服力。话说回来,德国经济极度依赖出口——也就是依赖外国市场——这意味着德国经济虽然强大却充满脆弱性。

在欧洲以外,德国缺乏经济和军事硬实力,这意味着默克尔顶多能当上“自由世界的道德领袖”。但考虑到她应对欧元危机的手段,她能否配得上这顶帽子还不一定——许多希腊人、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显然不会同意。但就算默克尔真的成为自由世界的名义领袖,人们也完全无须担心威权主义会在德国卷土重来。毕竟斯大林有句关于教皇名言:“他有多少个师?”

(作者汉斯·昆德纳尼为德国马歇尔基金会跨大西洋高级研究员,青年观察者孙予聪译自《外交政策》,文章转自观察者)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