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一家之言 > 正文
胡逸山:美国在本区域角色继续吃重
发表时间:2016-08-23 17:05 来源:国际网
在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心目中,美国在本区域所扮演的战略角色是颇为正面的,也是不可或缺的。目前由于美国经济趋势仍持续疲软。所以,一些东南亚国家还要采取安全上靠美国、经济上倚重中国的平衡政策。这无可厚非,也是东南亚各国赖以生存所必需的。美国与中国都须体谅这一点,而不强求东南亚绝对的靠向任何一方而与另一方为敌。彼等越早理解这一点,对大家都是更有裨益的。三方不求强出头、大家一起发,才是共赢之道。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周前官访美国,受到奥巴马总统高规格礼遇,在白宫设国宴招待。当这两位政要皆穿上宴会西服、戴着黑色领结在国宴前出现时,连我这来自邻国的评论员,心里面都冒起了不小的震撼。对我来说,这象征着新、美两国虽拥有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但起码在隆重的事务上,其理念与实践还是颇为相近的。

新加坡的现代开埠就在美国建国初期,当年来新加坡“发展”的各路冒险家,当然也少不了来自美国的。两国在新加坡建国后的各项来往,近日来各媒体皆有大事报道,但扩大来说,美国这两百多年来在东南亚的活动也不少,其中菲律宾就曾成为其殖民地,是美国在美洲以外为数不多的殖民地之一。我老家沙巴,其实当年“第一手”地从苏禄苏丹手中租借或割让出去的,也是美国佬,不久后转让给奥地利贵族,后来才再转入英国人手中。美国南北战争时,砂拉越已经赫然是个独立的白人拉惹王国,成为南北两方都争取承认的对象之一。泰国的“国王与我”故事,更被拍成叫座的好莱坞电影。

但美国真正与东南亚密切的交往,应该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的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在日军压境而被迫离开菲律宾前,丢下那句著名的壮志豪情之言:“我将回来!”但打着胜战“回来”的美军,可不只是回来其之前殖民的菲律宾,而是重临整个东南亚。马来亚、新加坡、婆罗洲等地,虽然严格上来说是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联军登陆赢回来的,但靠的主要还是美国海军与空军的大力支援。美国在广岛与长崎所投下的原子弹,也加速了日军的溃败投降。

从那时起,美国在东南亚的参与和影响可谓直线上升。东欧铁幕的拉起与韩战的开展,令美国觉得共产主义在亚洲的蔓延不可忽视,故仿效在欧洲主要针对苏联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主导成立了所谓的东南亚公约组织(东约)。不过东约可谓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从头到尾都无甚作为。到了美国陷入越战越来越深时,反而是东南亚各新兴非共产国家,深恐越南沦陷后会产生骨牌效应,邻近国家会一个接一个被赤化,才自觉成立了亚细安以相互扶助。

美国最后决定撤出越南后,南越是沦陷了,但基于新的国际形势,包括共产阵营里的两大巨头中国与苏联的不和,上述骨牌效应没有发生,东南亚各国都松了一口气。但松得最大一口气的还数美国。美国在二战后在菲律宾的苏比克湾与克拉克分别设有庞大的海空军基地。但美国政府财政的紧缩,也意味着包括海外在内的一些军事基地得精简,再加上当时菲律宾人民强烈反对美国继续驻军,所以上世纪90年代起,美军撤出在菲律宾的基地。

虽然美军在本区域仍时有巡航,与东南亚各国也常有联合军事演习等,但在菲律宾美军基地的关闭,在某种意义上可谓美国“暂离”亚洲的表象。这一“离别”在本世纪初以来尤为明显。九一一恐怖袭击后,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的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与卡伊达等恐怖组织的斗争。后来大量的美军又被拖累在伊拉克与阿富汗的战场上,所以美国这十几年来在战略上可谓忽略了亚太的重要性。

直到中国在近些年来在经济以至其他方面的整体国力大幅度上升了,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加深了,对维护其自身定义的国家利益的力度也加大了,美国才猛然醒起,自己在东亚与东南亚好像“冬眠”了好一段日子。当然,美国与东南亚多国的经济商业关系还是千丝万缕的。虽然美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量没中国的庞大,但仍然是东南亚多个主要国家的最大直接投资国。奥巴马上台后不久所推出的“重回亚洲”“再平衡”等战略倡议,以及在经贸方面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基本上都可被看成是要重新建立美国在本区域影响力的举措。

有些方面对美国企图在东亚“重振雄风”,可是十分敏感以至抗拒的。彼等轻者有着“亚洲应是亚洲人的亚洲”,不应有域外国家在本区域扮演重要战略角色的观念;重者则认为美国整体国力已然越趋衰败,所以至少在本区域,就算要有大国来“话事”,也轮不到美国来指手划脚,甚至认为美国是千方百计的来阻扰彼等的国力上升。

无论如何,在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心目中,美国在本区域所扮演的战略角色是颇为正面的,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或缺的。譬如个别东南亚国家之间,可能都有一些矛盾,但有了美国成为大家共同的战略伙伴,这些本来潜在的干戈也不得不暂时化为玉帛了。美国在娱乐文化、民主价值观等方面几乎无可匹比的软实力,也让它不只在东南亚各国的领导层里具有重要地位,即便是在各国民间,对美国的良好印象也还是根深蒂固的。

当然,现实就是美国的经济疲软的趋势仍然持续。所以,好一些东南亚国家看来还是得要采取安全上紧靠美国、经济上倚重中国的平衡政策。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身居东西方战略要道的东南亚各国所必需赖以生存的。美国与中国都必须体谅这一点,而不强求东南亚绝对的靠向任何一方而与另一方为敌。彼等越早理解这一点,对大家都是更有裨益的。三方不求强出头、大家一起发,才是共赢之道。

(作者为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兼任高级研究员、马国首相纳吉前政治秘书,文章转自联合早报)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