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北亚 > 正文
王俊生:李洙墉访华,如何走出“有惊无喜”的怪圈?
发表时间:2016-06-03 17:38 来源:国际网
如果想摆脱这种“有惊无喜”的局面,必然需要朝鲜展现灵活姿态。比如回到金正日时期,指出朝鲜半岛无核化是朝鲜的最终目标。这样以来,不仅中朝关系局面将大大改善,而且朝鲜半岛局势也将很有可能为之焕然一新。中朝在半岛局势上的被动局面与压力也都将大大缓解。而且这次李洙墉访华再次告诉韩国两点:其一,中朝关系的纽带仍然非常坚固。其二,韩国应放弃“吞并”朝鲜实现统一的任何幻想,最终回到对话的轨道上。

5月31日在北京同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副委员长、国际部部长李洙墉及其率领的朝鲜劳动党代表团。6月1日,习近平主席接见了朝鲜代表团一行。考虑到李洙墉在朝鲜外交中的地位、考虑到中朝关系的现状、考虑到习近平主席亲自接见朝鲜代表团一行,李洙墉此次访问中国可谓是中朝关系中的一件大事,也得到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这其中,部分西方媒体也不免有过分解读之嫌,典型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猜测此次李洙墉访华是为中朝两国最高领导人会晤进行协调;其二,认为此次访问表明2270号对朝决议将形同虚设。这显然不符合现实。

以笔者分析,这次访问纯粹是中国共产党与朝鲜劳动党之间的正常党际交往。最直接的一个例证是李洙墉一个多月前刚刚路过北京,然后赴美国华盛顿开会。但是那次中国并没有高官出面接待,当然朝鲜也可能没有相关规划。但是一个月后为什么就有了这次访问,以及得到高规格的接待呢?原因就在于李洙墉的身份变了,他是作为劳动党政治局委员的身份访华,其主要目的是通报5月上旬刚刚闭幕的朝鲜劳动党七大情况。这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欢迎朝鲜劳动党派团来华通报七大情况”。

当然,正是由于是两党之间的交往,所以此举会影响中国执行2270号决议的效果更是似是而非了。因为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是两回事,是中国作为国家行为体在执行2270号决议,不是中国共产党在执行2270号决议。退一步讲,中国是作为联合国的一个成员在执行2270号决议。中国执行决议也主要不是因为中朝关系怎么样,而是基于国际社会的共同意愿,中国作为其中的一员来执行该决议。

事实上,在国际关系中影响国家间关系的因素很多,比如经贸因素等。这其中政党之间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是政党关系是否能推动两国关系发展,还需要很多条件。朝鲜劳动党和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主要看两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分歧能否逐渐缩小,共识能否逐渐增大。众所周知,对于中朝而言,最大的分歧在于对于朝鲜拥核问题上的分歧。中国无论是从自身国家安全、地区和平与稳定、以及国际责任的角度都无法接受朝鲜是一个拥核国。而从劳动党七大的报告以及李洙墉最近的表态来看,朝鲜坚持拥核国的地位。这样看来,李洙墉此次访华仍然无法摆脱“有惊无喜”的怪圈。

国际社会的有核国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像中国美国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是《核不扩散条约》明确赋予合法性的核国家;其二,是像印度、巴基斯坦等,虽然不具备合法性,但是国际社会也默认的核国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与其开展的核项目合作;其三,以色列这种虽然公认具备核武能力,但是以色列既不确认也不否认,而是模糊处理。

从朝鲜新领导人上台以来的立场来看,无疑是在追求像印度与巴基斯坦这样的地位,但是这显然极为不现实。其一,从朝鲜半岛南北对峙以及大国激烈的博弈来看,朝鲜半岛近代以来就是东亚的“火药桶”,如果再有核武器存在,稍有不慎,不仅对地区安全是巨大威胁,而且对朝鲜民族来说也是一个灾难;其二,如上所述,作为朝鲜最重要的邻国,中国无论从任何角度都无法接受朝鲜是拥核国,那么朝鲜追求印巴这样的核武国家地位,无疑让中朝关系分歧公开化,难有回旋余地。

但与此同时,中朝关系对于中朝两国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中朝都释放出了重视两国关系发展的信号。正如这次习近平主席在接见李洙墉时指出的那样,“(朝鲜代表团此次访华)表明金正恩委员长、朝鲜劳动党中央对两党两国关系的重视”。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方高度重视中朝友好合作关系”。2011年11月金正恩就任朝鲜最高领导人后,中国是第一个向其发出贺电的国家,同时针对当时美韩对金正恩政权的怀疑,中国积极与美韩沟通协调,促使其承认金正恩政权。

两国也相继派出李源潮副主席、崔龙海特使、刘云山常委等进行互访。但是这些互访却也屡屡出现“有惊无喜”的局面。在外媒看来,“惊”的是两国关系如此冷淡的情况下,却有如此高级别官员访问。这次李洙墉访华并得到习近平主席接见是最新的案例。这再次体现出两国对于发展中朝关系重要性的认知。“无喜”指的是不仅这些访问缺乏实质性成果,而且从结果来看往往并没有促使两国关系突破。这其中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两国在朝鲜拥核问题的分歧。

中国也体会朝鲜发展核武器对于保障国家安全的初衷,也再三指出美韩对朝鲜的压力是造成今天朝核局面的重要根源。事实上,中国不仅要求朝鲜弃核,同时也对韩美联合军演也持批评态度,也反复要求韩美正视朝鲜的安全关切。但是如果朝鲜在拥核道路上越走越远,那么韩美必然加大对朝鲜的安全压力。这样以来,中国作为调停者也无能为力。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李洙墉时指出的那样,“(中方)愿同朝方共同努力,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中朝关系”。“希望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克制,加强沟通对话,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因此,如上所述,如果想摆脱这种“有惊无喜”的局面,必然需要朝鲜展现灵活姿态。比如回到金正日时期,指出朝鲜半岛无核化是朝鲜的最终目标。这样以来,不仅中朝关系局面将大大改善,而且朝鲜半岛局势也将很有可能为之焕然一新。中朝在半岛局势上的被动局面与压力也都将大大缓解。

毫无疑问,对于这次李洙墉访华最为关注是韩国。这次访问再次告诉韩国两点:其一,中朝关系的纽带仍然非常坚固。如上所述,这其中不仅中朝双边利益,也是中国借此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抓手。其二,韩国应该放弃“吞并”朝鲜实现统一的任何幻想,回到就事论事的道路上来。也就是说,该制裁制裁,但是最终还是要回到对话的轨道上。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文章转自中国网)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