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非传统安全 > 海洋 > 正文
李明江:中国短期目标应是阻止美国打破南海现状
发表时间:2016-04-27 18:02 来源:国际网

中美近年来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矛盾与斗争,双方互有得失,这一情况未来仍将持续。中美关系或将因南海问题而趋于恶化,两国的竞争性姿态加强。当前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比较被动。要改变这一局面,中国需要“大思维”。要稳定南海局势,短期内比较可行的方式是维持现状。现在的中国拥有这种维持现状的能力和实力,而且也正在努力维持现状,并促使其他南海主权声索国不得不维持现状,这里所说的现状也包括美国正在南海从事的军事活动的强度与节奏。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中国应换一种思路。随着中国逐步成为全球性大国,避免以小国狭窄而执着的眼光来看待海洋利益,在诸如像南海资源开发的问题上,对周边国家的利益进行有限度照顾,能够保留足够的主权归属的回旋空间,会让南海周边国家认识到更强大的中国将继续促使南海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这需要创新思维。


中美围绕南海的博弈日趋白热化。

4月22日,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在官网与脸书上公布消息称,4架美国空军A-10C“雷电II”攻击机(A-10C ThunderboltII)与2架HH-60G“铺路鹰”特战直升机(HH-60G PaveHawk),于19日在黄岩岛附近执行了飞行任务。对此,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25日先后表态予以反对,中国国防部新闻局表示,中国军队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围绕美国在南海的策略、目标,及中国的应对之策等问题,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专访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明江。

美国南海策略的目标和抓手

澎湃新闻:你如何看待中美最近围绕南海问题的紧张态势?背后的原因在哪里?

李明江:中美之间在海洋问题,尤其是在涉及东亚地区海洋安全的多个问题上存在分歧,比如领海通行规则、专属经济区内的抵近侦察等等。当然,在这些表象问题之上,中美两国间最重要的问题是结构性矛盾。

东亚地区的领土及海洋纠纷,不单纯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问题,而是与亚太地区现存的安全架构与秩序密切相关。冷战以来,东亚地区形成了美国主导下的地区安全秩序和规则,一手打造了与盟友间的安全关系核心、与其他国家的安全伙伴关系、对诸多国家承诺安全保护、在东亚地区实施军事部署等等。

从美国的角度理解,如果中国与邻国的领土争端、海洋争端一旦发生,或者产生任何紧张情势,必然冲击该地区的安全架构,考验美国在地区安全事务中的作用、可信度(其他这些国家对美国的信心)等等。故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必须发声阐明立场。

美国不太可能减少其对东亚盟国的安全承诺,因此美国对南海争端做出反应是自然的。这只是理解美国近年来在南海地区行为的角度之一,否则过去几十年美国在该地区安全事务的主导权和他国对美国的信任均会受到严重冲击。

从中国角度理解,中国的言行均属维护自己正当、合理的安全利益与关切。这是中国反制其他声索国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的基础。以此为起点,中国将不断加强对南海的实际控制。中国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东亚地区安全关系。这是中美在该地区的结构性矛盾,爆发不可避免。

澎湃新闻:美国在南海的策略及目标是什么?

李明江:美国在南海的行动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主要目的是提高中国处理包括南海问题在内的周边安全问题的成本。美国在南海进行的所谓“航行自由行动”的目的是什么?美国官员在外交场合以及军方领导人的公开声明或言论已经很明确:提高中国处理周边安全问题的政策成本。

具体来说,提高中国政策成本会从以下三方面体现:

1.对中国在该地区的国际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树立部分周边国家对“中国威胁”的认知。

2.疏离中国周边国家,尤其是与中国有领土争端、对中国怀有战略敌意的国家,靠拢美国。

3.针对南海主权争端等实质问题,美国首先提出政策主张与处理问题的主张,然后通过美国海军的实际行动,压缩中国对南海主权声索的权益。在所有的政策工具中,美国的最佳选择是借助国际法,将自身的实际行动与国际法结合。

客观地讲,美国一定程度已达到目的。美国重新塑造地区战略与安全互动,南海周边国家和美国走得更近,美国巩固并加强了既有的盟友关系,拓展了新的安全伙伴关系。

在拉拢区域国家的同时,美国的行动中也包括试探中国的反应,如果中国做出反应——比如发布官方声明——那么该反应将制约今后中国对南海主权的声索及对海洋权益的主张。

美国还希望通过自身的行动在南海造成既成事实,对中国的诉求形成一定限制。2015年10月,美国“拉森”号导弹驱逐舰在南沙渚碧礁附近进行了所谓“自由航行行动”。美国的立场是,不承认“人造岛礁”在国际法中的岛屿地位,认为中国通过吹沙在南海地区形成的“人造岛礁”不具备国际法意义上的“领海”。美国通过不断的“航行自由行动”,持续强化外界对这一判断的认知,企图在南海形成“既成事实”,并认为该“既成事实”将对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声索形成约束。

中国应对需着眼短期和长期

澎湃新闻:美国战略的实施效果如何?

李明江:过去几年,美国在南海地区逐步形成的战略主动并不代表中国将在“南海博弈”中全盘皆输。中国抓住机会,尤其是其他南海主权声索国的错误采取了大力度的反制行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南海争端的被动地位。

美国虽然在南海博弈中多有收获,但做法很咄咄逼人、锋芒毕露。在东南亚国家和南海主权声索国看来,美国也有令他们失望之处。例如,在中国扩礁建岛这一问题上,很多东南亚国家认为,虽然美国在气势上很嚣张,放狠话、搞自由航行和军事行动,但拿中国没有任何办法;包括像现在正进行的《南海行为准则》谈判,过去三年多来,谈判几乎没有太多实质性进展。很多东南亚国家认为,尽管美国领导人经常说,希望能尽快达成全面有效、有约束力的南海行为准则,但其实美国也没做过什么事情,也没有什么办法。

此外,美国在南海进行的针对中国的行动在一些东南亚国家看来太过煽动性,无益解决南海问题。

经历过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交锋,美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安全承诺受到一些国家的怀疑。尤其是在中国与美国在综合国力、军事实力差距逐步缩小的背景下,某些东南亚国家怀疑美国提供的安全保护的有效性与持续性。东南亚国家对美国在该地区发挥作用所持的怀疑态度是美国的损失。

总体来看,中美近年来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矛盾与斗争,实则是互有得失,这一情况未来可能仍将持续下去。中美关系或将因南海问题而趋于恶化,两国的竞争性姿态加强。

澎湃新闻:关于“南海军事化”,中美双方都在相互指责,关于这个争论,你如何看?

李明江:从宏观的角度着眼,南海非军事化的争论既涉及南海地区军事主导权的问题,也涉及未来南海问题如何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各国都关心的问题。

目前,南海地区的军事主导权属于美国,美国在南海的军事活动频繁而高调,不允许其主导权旁落中国。美国担心,一旦中国在该地区的军事部署规模化,一定程度上会挑战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在第二个方面,关于南海问题是以军事还是和平的方式解决的问题,如果南海没有军事力量存在,以非武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就更大。反之,以非和平手段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就增多。

澎湃新闻:中国该如何应对呢?

李明江:与大多数人一样,我也认为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比较被动。那么如何改变这一局面?中国需要“大思维”。

要稳定南海局势,比较可行的方式是维持现状。近期也许做不到维持现状,但在未来的一到两年,中国可以认真思考这一思路,南海问题不仅涉及领土、海洋争端与权益,也牵涉到中国其他各方面的利益,对地区国家间的战略互动、力量重构甚至经济利益都有重大影响。中国若想推动“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南海局势也需要保持稳定。

现在的中国拥有这种维持现状的能力和实力,也正在努力维持现状,并促使其他南海主权声索国不得不维持现状,这里所说的现状也包括美国正在南海从事的军事活动的强度与节奏。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中国或许可以换一种思路。随着中国实力增长并逐步成为全球性大国,避免以小国狭窄而执着的眼光来看待海洋利益,在诸如像南海资源开发的问题上,对周边国家的利益进行有限度照顾,能够保留足够的主权归属的回旋空间,会让南海周边国家认识到更强大的中国将继续促使南海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这需要创新思维。

(作者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文章转自澎湃)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