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势力已经严重威胁到地区稳定和安全。利比亚、突尼斯、埃及、科威特以及沙特阿拉伯的反恐形势告急,并不断恶化,威胁正在不断蔓延和扩张,伊斯兰国组织已经成为一个远远超出其所谓的伊斯兰国边界的威胁。 |
一年前,伊斯兰国组织(IS)在叙利亚、伊拉克宣告成立。现今,其势力不仅未见削弱,已经扩张到地区近10个国家,美国牵头展开的军事行动也持续了近一年。然而,伊斯兰国仍然控制着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大片地区,其中包括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伊斯兰国正在转变成为以恐怖为手段的“正常运转的国家”。这意味着该组织在目前控制的地区保住了权力,并且有足够的经济来源、与一些邻国有贸易往来,具备正常国家“存在和持续”的所谓要素。该组织同时还成功挫败了外部世界“削弱和摧毁”它的企图。 面对这局面,阿拉伯国家似乎陷入了束手无策的困境。埃及有影响的智库《地区战略研究中心》7月29日就此发表文章指出,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 一、“伊斯兰国”组织采取一系列治理控制区的有效措施。伊斯兰国起初只是个比“基地”组织更冷血的恐怖组织。随着该组织占领更多土地并不断加强管理能力,正在落实与管理有关的措施:要求其官员不受贿,为居民发放身份证,颁布行业准则以保护资源,要求汽车携带急救箱等利民措施。在该组织控制的社区里,在战火中生活了十余年的公民,虽然对暴力已习以为常,但如今,使一个饱受战争和动乱困扰的地区实现了相对稳定,同时填补了政府腐败无能造成的真空,而这些政府曾同样采取逮捕、酷刑和拘禁等暴力手段对付民众。至少从这角度讲,该组织强于被他们赶跑的腐败成风的叙利亚和伊拉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秩序,民众虽然“不幸福,但可以安心过日子。 二、“伊斯兰国”组织把控制区划分为16个省,委任该组织骨干分别担任各省的艾米尔(省长),给予他们各种优惠和极大权力,为伊斯兰哈里发国的存在树立样板,以应对该组织面临的挑战。这些权力包括提供教育、卫生以及经济方面的充足资源。通过实施“生存和扩张”的战略,派遣大批圣战者参与叙利亚、伊拉克的战争,占领更多的油田和银行。向土耳其、伊朗甚至叙利亚出售低价原油,赚取外汇,以此吸引大批年轻人加入,壮大组织。 三、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的反恐战略框架具有明显的短期行为和局部临时性的特点,没有明确的最终宏观目标和可操作的反恐战略框架。每次行动仅仅为某一特定,孤立的目标去打击某一个恐怖组织,达到目的后就算完事,相互间缺乏配合和协调。明显的例子如,伊朗与叙利亚巴沙尔·阿萨德政权结盟是为了打击伊斯兰国组织;以沙特为首的阿拉伯盟军是为了打击也门胡斯组织武装;至于加入美国主导的打击“伊斯兰国”组织的国际联盟中的其它阿拉伯国家则各有盘算,目的不同。如在打击恐怖主义行动中“单打独干”的埃及在利比亚城市多次采取军事行动,其原因是埃及劳工在那里遭到屠杀,为进行报复而采取行动,对打击其它地区的恐怖活动兴趣不大。至于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摩洛哥、约旦以及苏丹等国参加在也门打击恐怖主义的军事行动也并不都是为了打击也门胡斯武装,而是另有考量。 四、阿拉伯国家的反恐战略框架和地区组织在打击恐怖主义斗争中发挥的作用有限。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曾就建立阿拉伯联合部队在开罗举行阿拉伯首脑会议,但至今不见下文,没有组成。迄今为止,阿盟组织和地区的各种所谓的联盟几乎没有在反恐和打击伊斯兰国组织问题上促成实现任何令人满意的目标。既没有为收复被伊斯兰国组织占领的失地作出贡献,也没有为阻止恐怖势力不断扩张的势头做任何事情。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源自以下几个方面阻力:地区各国对恐怖主义威胁的定义和威胁源头看法存在分歧。沙特等海湾国家认为,叙利亚巴沙尔政权、也门的胡斯武装以及其背后的支持者伊朗是对他们构成最大的威胁。埃及和突尼斯则视极端的宗教组织为主要威胁,巴沙尔政权和胡斯武装不是他们打击的对象。而土耳其与这些国家的立场大相径庭,认为库尔德工人党为代表的库尔德武装势力是国家稳定的最大威胁。由于上述原因,在打击恐怖主义特别是面对伊斯兰国武装组织问题上,各国间利益不同有矛盾,互相牵制,互相抵消打击恐怖势力的力量。 五、地区的反恐联盟一味依靠空袭,虽然对打击和削弱伊斯兰国组织起一定作用,但这很不够。如果继续不考虑派地面部队打击恐怖组织,要想达到反恐的理想目标几乎不可能。据认为,未来一年美国不会派遣地面部队到那里,美国会做的局限于部署前置空中控制力量、增加后勤援助、加派训练人员。 六、原定今年7月29日举行的阿拉伯外长和国防部长会议一再被推迟,何时召开也没有确切日期。这表明阿拉伯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分歧,谁是阿拉伯民族面临的敌人?是胡斯武装,伊斯兰国组织,还是巴沙尔政权?这些必须搞清楚的问题提不到议事日程,要打赢伊斯兰国组织将遥遥无期。 七、由60个国家参加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实施的空袭战略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考虑:1、建立和强化联盟的打击能力。2、阻止伊斯兰国招募外国年轻人加入恐怖组织。3、阻止大量资金流入伊斯兰国。4、提供人道主义援助。5、打破恐怖组织的宣传攻势。从2014年8月截止2015年5月,国际联盟发动了3796次空袭,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5个目标基本没有实现。伊斯兰国势力从伊拉克和叙利亚已扩张到10个国家。更多的外国年轻人还在源源不断地加入该组织,更多的油田和银行不断被恐怖组织控制和利用。 八、国际社会仍未形成一项对抗这个武装组织疯狂崛起的战略。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缺少统一的明确的打击该组织的战略。空袭行动分别由美国国务院、五角大楼和中央司令部特种兵多头领导指挥,各行其是,达不到预期效果。 九、参加国际联盟军事行动的国家都按自己的国家利益考虑,有条件地和选择性地采取行动。美国、加拿大、约旦对打击伊拉克的极端组织感兴趣,英国对叙利亚有兴趣,其他如欧洲、亚洲的盟国的兴趣在伊拉克而不在叙利亚。海湾国家则正相反是叙利亚,不是伊拉克。当埃及呼吁国际联盟参与打击利比亚的伊斯兰国属下的恐怖组织时,得不到联盟其他成员的响应。 十、美国总统奥巴马打击伊斯兰国组织三心二意,没有把战略重心放在打击恐怖组织上面,他的心思在所谓利益东移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奥巴马任期还有一年多,在任上他没指望打赢这场战争。 由于上述原因,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势力已经严重威胁到地区稳定和安全。利比亚、突尼斯、埃及、科威特以及沙特阿拉伯的反恐形势告急,并不断恶化,威胁正在不断蔓延和扩张,伊斯兰国组织已经成为一个远远超出其所谓的伊斯兰国边界的威胁。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所智库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