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外交与战略 > 正文
陈须隆、苏晓晖: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战略新思想
发表时间:2015-02-16 16:53 来源:国际网
十八大以来,中国形成和发展了一系列外交战略新思想,正在指导中国外交转型和升级。“中国梦”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同时,带来外交战略思想的发展和创新,连接了中国与世界,指引中国外交胸怀伟大梦想并为其实现而保驾护航。“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应运而生,加强外交工作的顶层设计、底线思维策略运筹;强调“依靠不断发展起来的力量更好走和平发展道路”,深刻铸就“和平发展”加强版;注重与各方联手建设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全面打造“合作共赢”升级版。中国坚持维权与维稳的辩证统一观,力求维权而不引发冲突、维稳而不伤害权利;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亚洲安全观、核安全观、信息主权观与网络空间秩序观、海洋合作观等,为弥补“安全短板”迈出有力步伐。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发扬我党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在保持外交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坚持内政与外交有机统一、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融为一体,科学研判国际形势,准确把握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加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一系列外交战略新思想,推动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指导中国外交实践积极进取,不断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

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战略新思想主要包括:以中国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指引和提振新时期中国外交;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加强外交工作的顶层设计、底线思维、策略运筹和统筹协调;丰富和深化和平发展战略思想,依靠不断发展起来的力量更好走和平发展道路;将“共赢”升至外交旗帜高度,通过“合作共赢”打造命运共同体;坚持维稳与维权的统一,筑牢边海边防铜墙铁壁;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弘扬丝路精神,共建“一带一路”;用“亲、诚、惠、容”理念经略和塑造周边,让命运共同体在周边落地生根;推动建设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力避大国崛起的“修昔底德陷阱”;以正确义利观深化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金砖国家形成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

一、以中国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中国梦概念的提出,对中国的内政和外交意义重大,带来了外交战略思想的发展和创新。

(一)以中国梦凝聚党心民心军心

党中央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强国梦。中国再不能重复鸦片战争以后在列强坚船利炮下被奴役被殖民的历史悲剧,要建设军事强国、文化强国、贸易强国、科技强国、海洋强国和网络强国,要在国际上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这是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

为实现中国梦,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并扩大开放。要在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同时,扩大开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创新对外合作模式。同时,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需要长期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二)以中国梦连接中国与世界

中国梦是纽带。联结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不仅是友谊、利益纽带,还有各自的梦想。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追求幸福的梦、奉献世界的梦。中国梦与各国人民、各地区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与别国梦互为机遇,给世界带来极大机遇。中国梦既造福中国,也造福世界。

中国梦将中国复兴与世界进步融为一体,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中国梦重要思想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理解和认同,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道义感召力和文化亲和力。

(三)以中国梦指引中国外交

提出新的外交大局观。做好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胸中要装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内大局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国际大局就是为改革发展稳定争取良好外部条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

外交要有梦想、有奋斗。要宣扬好中国梦,阐释好其国际内涵与世界意义;要追求中国梦与别国梦的相通与契合,并融入地区梦;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要为建设军事强国、文化强国、贸易强国、科技强国、海洋强国和网络强国而奋斗,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而奋斗;要为服务好人民幸福梦而奋斗;要为推动实现亚洲梦和世界梦而奋斗。

二、办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十八大后,中国提出并强化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核心内容是中国要在国际上更好地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并体现中国特色。

(一)更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中国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

随着中国发展,中国将更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其一,更加积极有为地维护世界和平。其二,更加积极有为地参与国际事务。其三,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发展。其四,积极维护和弘扬国际公平正义,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与合理化,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二)强调中国特色

中国的大国外交具有不同于西方外交之处在于,不干涉内政又不无动于衷。中国外交有原则、重情谊、讲道义、谋公正。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维护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为发展中国家说话、撑腰。

中国外交的特色,立足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植根于中国坚持的社会主义理念,发端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源自于新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契合于当今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使各国同我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

(三)加强外交工作的顶层设计、底线思维和策略

运筹外交工作要加强立体思维,立体操作,加强顶层设计,落实底线思维。

从顶层设计角度加强对外工作的战略谋划。要站在战略高度和全局角度分析和处理问题,观大势、谋大事。主动性是大国外交的特点。随着中国国力增长和面临国际环境的变化,改变以“应对”为主的外交反应模式,转而主动出牌、主动布局。

树立底线思维。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妥善处理同有关国家的分歧和摩擦,既要朝好的方向努力,也要做最坏打算,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搞好策略运筹。要顺势而为,根据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和策略,正确处理对外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四)重视公共外交

刚柔相济。政府间的政治、经济、安全合作是推动国家关系发展的刚力,人文交流则是民众加强感情、沟通心灵的柔力。两种力量交汇融通,才能更好推动国家间以诚相待、相即相容。中国须夯实对象国的社会和民意基础,以确保中国利益的可持续性。

重视公共外交,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民间外交要开拓创新。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民间对外友好交流,广交朋友、广结善缘。要以诚感人、以心暖人、以情动人。民间外交应开拓更多交流渠道、创建更多合作平台,引导国外机构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

三、依靠不断发展起来的力量更好走和平发展道路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把和平发展的战略思想推向新的历史高度,铸就“和平发展”加强版。

(一)把和平发展道路与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和周边环境,中国将坚持通过和平发展方式实现中国梦。只有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才能把握和运用好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胜利迈进。

(二)坚持和平发展与维护国家权益辩证统一

中国既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又要坚决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三)坚持和平发展与弘扬中国“和”文化更好结合

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也将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

(四)独立自主与合作共赢有机融合

和平发展道路既强调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又强调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

(五)中国机遇与世界机遇相互转化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中国要坚持从国家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六)坚实构筑和平发展的内外保障

内要强军固防。建设强大的国防,使国家集中精力于和平发展,也对任何破坏中国和平发展进程的挑衅形成有力威慑,达到“以武止戈”、避免战争的目的。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着眼有效捍卫国家主权权益、维护边海防安全稳定,加强筹划指导,推进战略转型,强化体系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努力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防。外要抑恶扬善。如果有人误以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怕惹事,肆意挑衅,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四、通过“合作共赢”打造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新旗帜,在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理念的同时,强调共赢思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推动与各国合作共赢,让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全面打造“合作共赢”升级版。

(一)将“共赢”提升到外交旗帜高度

“共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提出共赢理念,是要摒弃“你输我赢,非赢即输”的零和思维,通过为世界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赢得世界的信任和尊重。

“共赢”具有丰富内涵。经济上,强调寻求共同利益,主张共同发展和繁荣;政治上,强调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安全上,强调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推动各方朝着互利共赢、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文化上,强调包容互鉴、共生共存,主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二)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合作共赢精神

合作共赢应该成为各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政策取向。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以及全球性挑战的日益突出,各国命运更加紧密相连,共同利益增多,选择对抗没有出路,增进合作才是正道。

合作共赢是新时期国际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国主张积极扩大各国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推动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

合作共赢要求树立新型利益观。要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要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

合作共赢要求权责共担。要坚持同舟共济、分担责任,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三)打造对外开放与合作升级版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中国发展取得成功的一大法宝。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如何处理自身利益与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反映了21世纪中国的新型国际合作观,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个显著特征。

(四)强化共同体理念,推动形成三种共同体

一是坚持共同发展的大方向,结成利益共同体。各国要不断扩大利益交汇点,实现互惠共存、互利共赢。

二是构建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形成命运共同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融合发展的基本条件。推动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深度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网络和经济体系。

三是维护和平发展的大环境,打造责任共同体。地区国家需要凝聚共识,积极作为,共同担当起应尽的责任。应推动安全对话与磋商,加强灾害管理、海上搜救、反对恐怖主义、打击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积极探讨建立亚洲区域安全合作框架。

要全方位推进共同体建设。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落地生根;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努力构建携手共进的中非、中拉、中阿命运共同体。

(五)提出亚洲安全观,推进亚洲安全合作

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共同,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安全。综合,就是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合作,就是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和本地区安全。可持续,就是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

(六)提出核安全观,促进核安全方面的国际合作

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通过践行“四个并重”确保核安全: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权利和义务并重,以尊重各国权益为基础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治标和治本并重,以消除根源为目标全面推进核安全努力。

(七)提出信息主权观与网络空间秩序观,推动国际合作与治理

每一个国家在信息领域的主权权益都不应受到侵犯,互联网技术再发展也不能侵犯他国的信息主权。在信息领域没有双重标准。国际社会要本着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则,通过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

(八)提出海洋合作观,推动建设和平、合作、和谐的海洋

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通过发展海洋事业带动经济发展、深化国际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努力建设一个和平、合作、和谐的海洋。

共同建设和平之海。中国坚决反对海洋霸权,致力于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通过当事方直接对话谈判解决双边海洋争端和纠纷。中国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致力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秩序;愿同相关国家加强沟通与合作,完善双边和多边机制,共同维护海上航行自由与通道安全。

共同建设合作之海。积极构建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海上通道、发展海洋经济、利用海洋资源、探索海洋奥秘,为扩大国际海洋合作做出贡献。

共同建设和谐之海。各国都应坚持在开发海洋的同时,善待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环境,让海洋永远成为人类可以依赖、可以栖息、可以耕耘的美好家园。

五、坚持维权与维稳的辩证统一观

中国既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又努力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与周边环境,坚持维权与维稳并重,力争实现二者的最佳平衡。

(一)维权与维稳并重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中国坚持维权与维稳并重,维权而不引发冲突,维稳而不伤害权利。任何人都不应低估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和能力,不应奢望中国会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

(二)决不放弃正当利益

中国坚决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国坚持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不允许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高度警惕和防范国际上各种反华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

(三)积极维护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

发展仍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坚持外交依靠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积极维护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不容许在中国家门口生事,不容许他国为一己之私扰乱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

六、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七、共建“一带一路”

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思想。二者合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将带动各国经济更加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增强各国经济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

(一)加强“五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加强政策沟通。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本着求同存异原则,协商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

加强道路联通。上海合作组织正在协商交通便利化协定。尽快签署并落实这一文件,将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

加强贸易畅通。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探讨并作出适当安排,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

加强货币流通。各国在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就可以大大降低流通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提高本地区经济国际竞争力。

加强民心相通。搞好上述领域合作,必须得到各国人民支持,必须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

(二)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共商,就是集思广益,好事大家商量着办,使“一带一路”建设兼顾双方利益和关切,体现双方智慧和创意。

共建,就是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双方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持之以恒加以推进。

共享,就是让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中阿人民,打造中阿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三)既要登高望远、也要脚踏实地

登高望远,就是要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好方向和目标,构建区域大合作格局。

脚踏实地,就是要争取早期收获。应该加快协商和推进合作项目,争取成熟一项实现一项。“一带一路”建设越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就越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引领和示范效应。

八、用“亲、诚、惠、容”理念经略和塑造周边

(一)新时期周边外交新理念

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要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这些理念,首先我们自己要身体力行,使之成为地区国家遵循和秉持的共同理念和行为准则。

(二)五个坚持和“2+7合作框架”

中国提出通过五个坚持和“2+7”合作框架发展与东盟的关系,打造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五个坚持:坚持讲信修睦,坚持合作共赢,坚持守望相助,坚持心心相印,坚持开放包容。

“2+7合作框架”中,“2”为两点政治共识,即推进合作的根本在深化战略互信,拓展睦邻友好;深化合作的关键是聚焦经济发展,扩大互利共赢。“7”为七个领域的合作:积极探讨签署中国—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加快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本地区金融合作和风险防范;稳步推进海上合作;加强安全领域交流与合作;密切人文、科技、环保等交流。

(三)形成解决周边问题的外交新理念

在朝鲜半岛,以处理推进半岛无核化、维持半岛稳定和维护中朝友好关系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为关键,将半岛无核化置于首位,推动中朝关系向正常关系加睦邻友好发展。顺势加强中韩关系,提出中韩成为实现共同发展的伙伴、致力地区和平的伙伴、携手振兴亚洲的伙伴、促进世界繁荣的伙伴。

中国坚决反对日本背信弃义、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中方强烈敦促日本正视当前中日关系的严峻局面,承认钓鱼岛主权争议,纠正侵犯中国主权的错误做法,回到谈判解决钓鱼岛问题的轨道上来。

中国坚决反对日本歪曲历史和破坏战后国际秩序的图谋。中国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国际社会应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

处理南海问题,中方赞成并倡导“双轨思路”,即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谈判寻求和平解决,而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则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

九、推动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通过主动战略谋划,积极调动大国关系。一个重要思想是主动出牌、布局。另一个重要思想是积极进取和开拓创新,主动提出要跟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力争摆脱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走向冲突对抗的老路。

(一)以中俄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

中俄互为最主要、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两国外交全局和对外关系中都占据优先的战略地位。两国重点加大相互政治支持,坚定支持对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努力,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面扩大务实合作,把两国高水平的政治关系优势转化为实际成果;密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协调配合,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二战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中俄关系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为大国间和谐共处树立了典范,在当今国际关系中为促进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着重要的稳定作用。

(二)推动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要建立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这是双方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从两国国情和世界形势出发,共同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符合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也体现了双方决心打破大国冲突对抗的传统规律、开创大国关系发展新模式的政治担当。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一种使命和责任,须有积土成山的精神。双方要努力做到:增进互信,把握方向;相互尊重,聚同化异;平等互利,深化合作;着眼民众,加深友谊。

(三)推动中欧建立四个伙伴关系

加强与发展中欧关系是中国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之一。

中国和欧盟要做和平伙伴,带头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和欧盟要做增长伙伴,相互提供发展机遇。中国和欧盟要做改革的伙伴,相互借鉴、相互支持。中国和欧盟要做文明伙伴,为彼此进步提供更多营养。

十、以正确义利观和新框架深化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外交的基石,始终是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可以依靠的战略力量。中国在同发展中国家发展关系时要树立正确义利观,政治上要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经济上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对那些对中国长期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周边和发展中国家,要更多地考虑到对方利益,开展合作时要注意多予少取,早予晚取,绝不搞损人利己,以邻为壑。

(一)以“真、实、亲、诚”和“461”框架打造中非合作升级版

“真”字是指中国要做非洲国家的真朋友。“实”指中国要把对非承诺落到实处。“亲”是指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保持友好亲近。“诚”是指坦诚相待,妥善解决中非关系中出现的问题与挑战。

中方提出“461”合作框架,打造中非合作升级版。“4”是要牢牢把握四项原则:真诚平等相待、增进团结互信、共谋包容发展、创新务实合作。“6”是积极推进六大工程:产业合作工程、金融合作工程、减贫合作工程、生态环保合作工程、人文交流合作工程、和平安全合作工程。“1”是用好中非合作论坛这一个重要平台。

(二)以“1+2+3”合作格局深化中阿天然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因为丝绸之路相知相交,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

要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好方向和目标,构建中阿“1+2+3”合作格局。“1”是以能源合作为主轴。“2”是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两翼。“3”是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努力提升中阿务实合作层次。

(三)以“1+3+6”合作新框架构建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

构建中拉关系新格局要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平等相待,始终真诚相助。二是坚持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三是坚持交流互鉴,巩固世代友好。四是坚持国际协作,维护共同权益。五是坚持整体合作,促进双边关系。中方倡议双方共同构建“1+3+6”合作新框架。“1”是“一个规划”,即以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定《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实现各自发展战略对接。“3”是“三大引擎”,即以贸易、投资、金融合作为动力,推动中拉务实合作全面发展。“6”为“六大领域”,即以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科技创新、信息技术为合作重点。

(四)推动金砖国家形成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

中国对金砖国家合作尤为珍视,将其列为外交优先领域,坚持同金砖国家做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

发扬金砖国家独特的合作伙伴精神。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协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拓展更大经济发展空间,开展全方位经济合作。扎实推动务实合作,确保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尽快启动,推动应急储备安排尽早投入运作,更多发挥工商理事会、智库理事会作用。塑造有利外部发展环境。推动金砖国家在经济总量、对外贸易、国际投资等方面占全球比重继续上升,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把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的有关共识和决定落到实处,加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防范主要经济体经济政策变动给金砖国家带来负面外溢效应。

金砖国家既要做世界经济稳定之锚,也要做国际和平之盾,把自身发展同世界和平稳定结合起来,做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全球安全的促进者、国际安全秩序的建设者,将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和维护网络安全作为重点合作领域,倡导新的安全观,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安全合作体系。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人员,文章转自《和平与发展》)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