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外交与战略 > 正文
徐高:“一带一路”的障碍
发表时间:2015-01-23 17:08 来源:国际网
“一带一路”不是“马歇尔计划”,但“一带一路”在改善沿线国家经济结构方面大有可为。“一带一路”的推进可以缓解长期制约这些国家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而通过互联互通设施的建设,这些国家与中国,以及这些国家相互之间也能加强经济融合,从而打造互利共赢的经济共同体。这些都有利于其长期经济增长潜力。在这样的愿景之下,切实处理好国内和国外,政府和民间,以及长期和短期这三个关系,“一带一路”的推进就能少一些障碍,多一些进展。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在习近平首先提出这一概念之后,以一带一路为方向的“走出去”大战略已变成了中国开放的一个主轴。作为一个有着美好愿景的战略,“一带一路”要最终成功,需要处理好国内与国外、政府与民间,以及长期与短期三个关系。

国内与国外

“一带一路”在中国国内已经引起热烈反响。国内许多人都将其视为有利于中国产能输出,以及获取资源的新机会。但别忘记,“一带一路”是一项国际合作战略,仅凭我们国内的热情很难做好。就算中国不缺资金、技术和意愿来帮助相关国家发展经济,别人是否领这个情还不一定。所以,“一带一路”的主要阻力在国外而非国内。因此,处理好国内与国外的关系是推进“一带一路”的关键之一。

具体来说,我们首先得同时站在国内和国外两个视角来思考“一带一路”,这样才容易发现别国的关切和顾虑。比如,我们国内高谈产能输出的时候,别国就可能担心我们产品倾销;我们热议资源获取的时候,听在别国耳里就可能变成资源掠夺;我们这边热心地想着给别人修基础设施,别人有可能担心主权受到威胁。类似这样的国内外认识偏差不在少数。这是国内在推进“一带一路”时必须要考虑到的。

其次,“一带一路”在国际上的宣传工作也非常必要。我们需要清晰地阐述这项战略的目标和内涵,给相关国家一个明确的预期。只有明了战略的具体内容后,外方才可能真心投入其中。至于外方可能存在的顾虑,也需要有针对性的加以解释。比如,中国的过剩生产能力很可能正好是别国所缺,双方合作是互利共赢,而非零和博弈。

再次,“一带一路”的推进需要充分尊重别国的意愿。对于这项战略,别国在认识、接受上会有一个过程。而国外政府的执行力可能也未必赶得上中国。这些都可能造成其行动的迟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尊重别国的选择,而不能将我们的想法和做法强加于人。只要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做好工作,让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尝到甜头,不愁别国不赶着要搭这条大船。

政府与民间

毋庸讳言,“一带一路”计划体现了中国的国家意志。因此,中国政府的参与是必然的。但“一带一路”仅靠政府也远远不够。相比这一计划所勾勒的宏伟远景来说,中国政府所能提供的资金规模是有限的。更重要的,如果这一战略完全变成政府行为,势必会增加外部的疑虑,给推进带来更多阻力。

所以,“一带一路”必须也要吸引民间参与。这个民间既包括国内,也包括国外。而要协调好政府和民间的关系,政府需要做到“稳预期、担责任、敢放手”三点。

政府需要给民间提供稳定的预期。民间资金要参与到“一带一路”中来,自然需要赚取合理利润。事实上,持续给民间创造有吸引力的商机,是“一带一路”计划能内生性持续发展的前提。而要做到这一点,政府需要清晰地告诉民间战略的长、中、短期目标分别是什么,会在哪些领域展开,推进的方式将会如何。有了这样清晰的图景,民间自然会发掘其中的投资机会,积极参与进来。

同时,政府要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一带一路”的基础是通过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便利相关国家与中国的人员、资源和信息流动,从而加深经济的融合。基础设施虽然有较大社会效益,但也有投资大、周期长、回报率低的特点。它的这种公益性决定,政府必须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担起主要责任。就算要引入民间资金参与,前提也必须是政府给出足够补贴,从而将项目的回报率提升到有吸引力的水平。另外,基建投资至少在短期内会产生很大债务负担,这些也理应由政府承担起来。政府如果没有承担起这些责任,而寄希望于民间,那将极大迟滞计划的推进。

最后,政府还要在该放手的时候“敢放手”。政府搭了台之后,就应该放手让民间来唱戏。互联互通做好了,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怎样更优地配置,就应该交给民间、交由市场来决定。要相信,对于该生产什么、该在什么地方生产、该怎么生产这样的问题,企业家比政府官员更清楚。资源该向什么地方、向什么行业配置,市场也能给出更好的答案。事实上,只有这种囊括了中国和相关国家的大市场建立起来了,“一带一路”在经济层面的目标才算基本实现。

长期与短期

“一带一路”是一个长期战略。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一块当然会对经济总需求有拉动作用。但不能因此将“一带一路”理解或操作为短期的刺激性政策,否则既贬低了这一战略的意义,也会损害中国国际声誉。

这方面,中国2008年推出的“四万亿”刺激计划是个前车之鉴。应该说,“四万亿”有力地对冲了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在稳定经济和社会方面发挥了不容抹杀的功劳。但是,“四万亿”的急放与急收也给国内经济带来了两次大的冲击,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后遗症。

“四万亿”推出之时,财政和信贷资金投放快速放大,建设项目也大规模上马。这确实在短期内带动了经济增长的复苏。但是,宽松政策也快速推高了物价和资产价格,并恶化了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四万亿”退出也同样迅速。2010年年初,强力的地产调控措施就开始陆续出台,货币政策也快速从扩张转向紧缩。那些在2009年受信贷支持而上马的投资项目,转眼就碰到了银行抽贷的困局。

正是快放与快收带来的两次冲击,让为稳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四万亿”承受了不少骂名。以至于后来政府再要出台任何刺激性政策,都极力要与“四万亿”做好切割。如果类似的情况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生,那将对中国的声誉带来灾难性的打击,为中国未来任何“走出去”的计划制造障碍。

因此,“一带一路”计划必须着眼长期,稳步推进。短期不能急,长期不能松。

建设将为历史铭记的“一带一路”

对于“一带一路”计划,观察者必然会将其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做比较。二者确实有一些相似之处。

在1948到1951年的三年半时间里,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向西欧国家提供了127亿美元的援助(占同期美国GDP的1.2%),帮助西欧经济完成了战后的重建。不过,这些援助在拉动西欧国家经济增长、缓解其物资瓶颈方面发挥的作用其实是次要的。“马歇尔计划”的真正意义在于帮助西欧国家完成了从战时管制经济向战后市场经济的转变,为接下来西欧的高增长打下了制度基础。1991年,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发表了一篇总结“马歇尔计划”的文章,标题就叫做《马歇尔计划:历史上最成功的结构调整计划》。

“马歇尔计划”给了我们启示。要把“一带一路”建成一个为历史所铭记的工程,一定不能只着眼于对国内外经济增长的拉动。更何况,考虑到目前中国和有关国家的GDP水平,“一带一路”的规模还赶不上当年的“马歇尔计划”,因此至少在短期内,它能给相关国家经济增长带来的直接拉动不会太大。

但“一带一路”在改善沿线国家经济结构方面大有可为。“一带一路”的推进可以缓解长期制约这些国家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而通过互联互通设施的建设,这些国家与中国,以及这些国家相互之间也能加强经济融合,从而打造互利共赢的经济共同体。这些都有利于其长期经济增长潜力。如果“一带一路”能够帮助这些国家跨越低收入陷阱,减少贫困,并走上更快发展的道路,它就一定会被历史所铭记。

在这样的愿景之下,切实处理好国内和国外,政府和民间,以及长期和短期这三个关系,“一带一路”的推进就能少一些障碍,多一些进展。

(作者为光大证券驻北京首席经济学家,文章转自财新网)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