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外交与战略 > 正文
中国需逐步克服弱国心态
吴建民
发表时间:2013-11-21 16:57 来源:国际网
中国来到世界舞台中心,是世界大变化,中国大发展带来的结果。过去几年世界的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机,大大加快我们来到世界舞台中心的进程。不论对中国,还是对于世界,都有一个适应过程。我以为,我们需要逐步克服弱国心态,摆脱惯性思维。

国家和人一样,总是生活在惯性之中。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我们长期是一个弱国。长期弱国的状态使我们形成一种弱国心态和惯性思维。弱国心态最大的特点就是缺乏自信。不自信,对于别人的评论就十分介意。不自信,总怕人家瞧不起,总愿意对人家说我这个好、那个好,生怕人家看不到。这种心态和惯性思维,与来到世界舞台中心的大国地位是不相称的。弱国心态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言行。克服弱国心态,需要时间,更需要自觉。媒体在这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来到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我们要更多地考虑大局、气度和民心。

所谓大局,就是要考虑人类的利益和世界的前途。因为中国的利益已经和世界连成一气。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最近的一次讲话中,讲到义和利的关系。他强调,在必要的时候,为了义要牺牲一点利。什么是义?人类共同的利益是义,世界的前途是义。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毫无疑问就占领了道义制高点。

所谓气度,是与一个国家的地位密切相关的。处在世界舞台边缘的气度和处在世界舞台中心的气度是不一样的。你既然来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人家当然要对你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这是必然的。这是你处在舞台边缘的时候不会有的待遇。我们对于别人的评头论足,不必过分介意,要有求同存异的雅量。

国与国之间,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分歧是必然的。因为,各国有着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价值观,各自又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这样那样不同的看法,是天经地义的。大家都是一种看法,那才是怪事。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懂得了这个道理,孔夫子在2500年前就提出了"和而不同"。因此,在同别国打交道的时候,绝不能把分歧看成两国关系的全局,那就犯了片面性的错误。

来到世界舞台中心的国家必须考虑争取人心的问题,人心的向背至关重要。国内是这样,世界更是如此。中国外交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着眼于人民,今天需要更加发扬光大。我们讲话,做事情,必须考虑到,要争取世界多数人的同情和理解。世界上有坏人,但我坚信一条,不管中国也好,世界也好,好人居多数,人民是好的。千万不能在国与国之间出现分歧的时候,放弃做人民的工作。中国对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的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当停顿。最近菲律宾受到超强台风"海燕"的袭击,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习近平主席向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发去了慰问电,中国红会向菲律宾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这些行动是得人心的。

近些年来,在中国的学界和媒体上,经常谈到软实力和话语权的问题。软实力也好,话语权也好,绝不是卡拉OK自娱自乐,也绝不是自己说有就有的。你讲的话,你提出的主张,世界上多数人觉得有道理,有吸引力,受到欢迎,这样才有软实力,才有话语权。如果你的言行,你的主张,人家讨厌、反感、厌恶,那就谈不上什么软实力了,也没有什么话语权了。干得越多,讲得越多越糟糕。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外交早已从小外交走向大外交。参与外交的行为体已不限于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官员。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同来到中国的外国人接触的中国人都在不同程度参与这项工作。如何适应中国来到世界舞台中心这样一个新事物?当然,这是政府要首先考虑的,但老百姓也不完全是局外人。

(转载自《环球时报》,作者是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责任编辑:赵光义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