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北亚 > 正文
抓紧运筹中国的亚太战略
陈向阳
发表时间:2013-01-14 11:00 来源:国际网
   周边在中国外交全局之中占据“首要”位置,而亚太则涵盖了周边的东、南两大方向,亚太战略就成为中国对外战略的“重中之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地缘战略格局的“东升西降”,亚太渐成国际关系的“关键竞技场”,中美在亚太的互动更加敏感复杂,中国、邻国、美国三方之间的“亚太大博弈”备受瞩目,运筹中国的亚太战略事不宜迟。
 

   
        战略目标:总分结合、远近兼顾
   目标有两种划分,第一种是总体与分领域目标,第二种则是不同时间段的目标。
   按照第一种划分,首先,中国亚太战略的总体目标有三,依次为:为中国崛起与和平发展营造和平稳定有利的亚太战略环境,使得中国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未来五到十年中能够继续集中精力从事国内发展和改革;维护中国的统一、领土完整与国家安全,破解来自亚太方向的安全挑战与威胁;成为亚太关键大国,增强对亚太秩序的塑造力,推进和平、安宁、繁荣、包容的“和谐亚太”建设。其次,中国亚太战略的分领域目标又包括五点:一是经济发展目标,与亚太各国实现经济互补互利,分享亚太资源与市场,成为亚太经济的一大中心;二是政治与安全目标,压缩“台独”国际空间,为国家最终统一创造条件,有效遏制“藏独”、“疆独”等分裂势力,妥善维护海洋领土主权及海洋权益,与亚太各国和平共处,成为亚太安全的重要维护者;三是文化与软实力目标,扩大中华文化辐射力,塑造良好国家形象;四是区域合作机制目标,成为亚太各类重要机制的参与者及东亚合作的引领者,防止被恶意竞争者在机制构建中排斥排挤;五是生态环境目标,与亚太各国共同减缓气候变化影响,共同防范与应对重大自然灾害。
   按照第二种划分,亚太战略目标包括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分别为:近期目标(未来5年,2012—2016),为中国的“十二五”规划等顺利实施营造总体安宁有利的亚太环境,防止亚太地区热点失控,增强中国的危机管控与热点掌控能力;中期目标(未来10年,2012—2021),通过经营亚太以维护并延长“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国内“全面建成小康”创造有利的亚太环境,着手妥善解决与邻国的领土争端,并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把中国建设成为亚太强国;远期目标(新中国建国一百周年与本世纪中叶,2049—2050),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完全统一、中国完全崛起营造更加有利的亚太环境,成为“和谐亚太”的捍卫者。
   
      
      战略原则:六个统筹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当代中国内政外交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其核心是既强调统筹兼顾,又注重突出重点。运筹中国的亚太战略,需要运用科学发展观,处理好如下六对重要关系。
   一是亚太战略与周边战略及对外战略的关系,也即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指导中国对外战略的“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方针,无疑也将指导中国的亚太战略,而和平发展道路能否走得通、行得远,也首先取决于其在亚太地区的实践。至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也主要将在亚太地区经受新的检验。
   二是利益与道义、实力与道德、捍卫拓展自身权利与承担地区责任的关系。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亚太战略决不搞唯利是图与唯我独尊的霸道,而是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战略文化的精髓——务实,坚持“义利兼顾”、“德力俱足”、“权责匹配”,中国谋求的是战略主动权而非“亚太主导权”,强调应由亚太各国“共同与集体领导”,反对自以为是或自封的“独家领导”。
   三是软与硬、柔与刚、恩与威、文与武的关系。强调软硬兼施、刚柔并济、恩威并用、文武并举,既要有外交周旋,又要有军事斗争的准备与决心,对善邻应柔和,对恶邻则应硬朗。防止外界误读中国的和平发展,强调和平发展绝不排斥武力自卫。
   四是长与短、强与弱、优与劣的关系。既要扬长避短,更要扬长“补”短。中国在亚太的长处、强项、优势在于经济领域、陆地事务与陆权,短处、弱项与劣势在于安全领域、海洋事务与海权,应统筹经济与安全、着力强化安全,统筹陆权与海权、着力强化海权,成为全面、均衡、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真正的亚太强国。
   五是“维权”与“维稳”的关系。“维权”即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维稳”即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避免顾此失彼。既要防止片面强调“维稳”,以至牺牲“维权”并最终影响外部环境乃至国内的社会稳定。又要防止一味强调“维权”,以至操之过急、欲速不达、因小失大。应以“维权”为优先,同时兼顾“维稳”。对此,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于2012年7月7日在“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上指出,“中国将继续妥善处理与有关国家的分歧、摩擦,在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共同维护与周边国家关系和地区稳定大局。”
   六是统筹中国和邻国、中美与美国和中国邻国三组关系,兼顾合作与竞争。既要防止激化中国与邻国的矛盾,以至于被美国渔利;又要避免中美对抗,以至于被中国的邻国利用;还应善于把握美国与中国邻国的矛盾,防止美国和中国的邻国“联手对华”。三组关系之中,第一位的应是妥善处理中国与邻国的关系。处理中邻与中美关系,既要全力争取合作,又要正视正常的竞争,预防恶性竞争。

   
        战略手段与布局:扬长补短、刚柔并济、多管齐下
   其一,坚持“扬长”,扬经济之长,进一步发挥自身经济优势。就共同应对持续不断的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与亚太尤其是东亚、南亚各国扩大合作,稳步建立东亚货币金融体系,扩大人民币在亚太的影响力。加快实现与周边陆地及海洋邻国在交通、通信、能源输送等基础设施上的“互联互通”,促进亚太尤其是东亚、南亚各国经济深度相互依存并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将亚太作为“走出去”与资本输出的重点之一,通过国内产业升级转移、服务业“外包”等,为国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服务。稳步推进与亚太国家的自贸区建设,预防美国主导的TPP(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协定)干扰东亚区域合作。善于运用市场、投资、金融、信贷、旅游、对外援助、外汇储备等经济“杠杆”,对中国与邻国的经济合作,适度设置必要的前提条件,防止个别国家一面捞取与中国经济合作的好处、一面侵占中国的安全利益。
   其二,抓紧“补短”,补安全之短,大力加强安全能力建设。大力宣扬践行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提倡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综合安全,探讨“亚太安全共同体”。坚持优先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国家间的领土与海洋争端应由直接当事方通过双边谈判和平解决,防止“第三者插足”。重点开展非传统安全区域合作,逐渐增加对地区安全公共产品的提供,包括联合救灾、跨境河流与国际水域联合护航、专业人员培训等,承担力所能及的“大国责任”。稳步推进军事现代化,通过联合军演等增强实战能力,在海洋领土主权受到威胁时毅然反击,形成有效可靠的威慑力。通过对自身安全能力及亚太安全事务持续不断的投入,破解亚太安全与经济秩序相互脱节的“二元结构”。
   其三,怀柔善邻,加强政治互动,注重文化感召,强化对亚太各国的软实力与吸引力。就治国理政经验、国际金融危机反思、亚太区域治理、发展模式与道路、“良政”与“善治”、人权保障与维护社会稳定、网络虚拟空间管理等,与邻国扩大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求同存异。促进与亚太国家的教育、文艺及宗教交流,扩大民间与地方交流,稳步增加亚太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妥善推广“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中心,使中国成为亚太各国大众“向往”的国度。
   其四,积极塑造、主动引导,推进区域合作机制建设。参与区域合作应心中有数,应本着“以我为主”与“互利共赢”的原则,分清主次轻重。其中,东亚合作重于亚太合作,双边合作优于多边合作。坚持东亚峰会的经济属性,反对将其政治化与搞对抗;重点深化中国与东盟(10+1)自贸区建设,稳步推进10+3,加快中日韩三国合作,优先商签中韩自贸区协定。
   其五,强化海洋能力,重点拓展海权。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为此,一应加强“海洋外交”,适时调整处理周边海洋争端的十二字方针(“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坚持“主权归我”,适度“保持争议”,抓紧“自主开发”,强化“危机管控”。分类处理南海争端,岛礁归属与海域划分坚持双边渠道,航道通行安全可考虑多边协商;二应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与科技,逐步扩大海洋能源与资源获取;三应加快推进海军现代化与立体化建设,坚决而有效地维护海洋安全。加快包括航母在内的远程投送打击能力建设,增强对近海四大海域(包括黄海、东海、南海与台湾海峡)的制海权,确保海上战略通道畅通,破解所谓的“马六甲困境”,突破西太平洋所谓的“岛链”对华封锁,稳步进入太平洋纵深与印度洋。
   其六,针对亚太四大区域“分片经营”。首先,中国的东北亚政策,主要包括中俄关系、中日关系与钓鱼岛争端、朝鲜半岛与朝核问题、中日韩经济合作等议题,其中主要挑战是日本与美日同盟,其策略应是“联合俄罗斯、制约日本右倾化、稳住半岛、协助朝鲜改善经济”;其次,中国的东南亚政策,主要包括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建设、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双边关系、南海问题、缅甸问题等议题,其中主要挑战是南海问题,其策略应是“争取东盟、掌控南海局势、捍卫海洋权益、关注缅甸转型”;再次,中国的南亚政策,主要包括中印关系、中巴关系、阿富汗问题、印度洋航道安全等议题,其中主要挑战是阿富汗问题,其策略应是“扶助巴基斯坦、联合印度、稳妥参与阿富汗重建、增加印度洋存在”;最后,中国的南太平洋政策主要包括中澳关系、中新自贸协定、与南太诸岛国的交往等议题,其策略应是“重视澳大利亚、联合新西兰、撒网南太、广种博收”。
   其七,正视美国因素。美国堪称对中国亚太战略影响最大的“干预变量”,需充分估计美国因素,正视美国在亚太尤其是在东亚的历史与现实存在,包括其管辖的太平洋岛屿、东亚驻军、亚太同盟体系以及与东亚的紧密经济联系,有效应对美国的“重返”、“东移”、“再平衡”与“巧实力”战略,把握中美亚太竞争与合作的动态平衡,争取中美“亚太大博弈”的战略主动权。
   (编者注:本文内容属个人观点和建议,不代表任何机构)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大安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