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热点聚焦 > 正文
孙海潮:欧洲能源危机后首个冬天不易度过
发表时间:2022-09-20 18:20 来源:国际网
由于欧盟紧随美国不断升级对俄制裁,俄输欧天然气持续下降,欧盟应对乏力。可以说,欧盟对俄制裁效果有限却累及自身。同时,对俄制裁反使国际能源支付“去美元化”势头方兴未艾,生活成本上扬引发的社会风潮却使美欧各国政府陷入极度焦虑。如果欧盟坚持现有外交政策,那么俄乌冲突短期解决无望,欧洲面临的困难也将长期化。欧盟如何度过第一个“战时经济状态”寒冬,有待观察。

7月20日,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向各成员国提出“强烈但非强制性”要求,在2023年3月1日前降低能耗15%。电力消耗至少下降10%,高峰时期下降5%。该倡议引发巨大反响,加剧欧盟成员国在能源政策上的分裂。德法西意4个欧盟最大经济体根据各自国情,对欧委会提议做出较积极回应。

战后以来,西欧经济高歌猛进,吸引了世界羡慕的目光,更是通过充分展示“富足和繁荣”,以与“窘迫和配给”的苏联东欧集团相区别,通过意识形态和经济竞争,赢得冷战胜利。当时多少东德人甘愿冒生命危险翻越柏林墙投奔西德,柏林墙倒塌之际,人潮更如决堤洪波般涌入西德,以便永久享受“繁荣与自由”。孰知冷战结束30年后,欧洲最强经济体德国与欧盟其他国家一道,却因能源危机面临“终止繁荣”乃至“经济寒冬”,轮到自身陷入“窘迫和配给”的地步。德国每年的天然气进口量达900亿立方米,是法国的两倍,虽然竭尽全力多方挖潜,但缺口仍然巨大。

8月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主持夏季假期后首届内阁周会,谈及气候议题和俄乌冲突后果,对法国和欧盟面临的“一系列严重危机”深感忧虑,告诫法国民众“生活富足”、“无忧无虑的时代业已结束”,代之以“大动荡”,诸多“历史性事件”将会相继发生,新型国际局势不容乐观。法国需与“深刻的严重性”相适应。酷暑大旱之后暴雨成灾,通胀持续攀高,经济增长前景暗淡,冬季能源供应堪忧。评论称马克龙把形势“悲剧化”并非首次。先是“黄背心”运动,继而是新冠肺炎疫情,现则是俄乌冲突。法国绝难承受“黄背心”运动卷土重来的后果,这绝非空穴来风。因为该运动仅因燃油税提高数分钱而起,而现在的情况是社会不公更加悬殊,绝大多数民众都已有切身感受。反气变要求限制能源消费,能源危机既要求限制消费还要面对价格狂飙的后果。能源危机已在英国掀起抗议浪潮,谁能保证法国民众会永久沉默?谁愿意在悲观失望中充满忧虑地面向未来?这种“底线思维”是马克龙惯用的方式,可这次恐难奏效。

9月14日,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发表欧委会咨文,大部分篇幅讲述能源危机,希望能保证4.47亿欧盟成员国民众冬季取暖,以及消除大家对持续飙升的电力账单与日俱增的愤怒情绪,称将对欧盟电力市场“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强调超越眼前危机面向未来。消费者本应享受低价新能源的成果,却要不公正地遭受能源危机的高昂代价,希望对能源和核电部门设立超级利润限额,把价格压下来。这一措施将为欧盟国家带来1400亿欧元的税收。欧盟将设立拥资30亿欧元的氢银行,投资氢能源研究,至2030年每年生产200万吨可替代氢燃料,为免至关重要的原材料如稀土、锂(两种原材料的90%和60%来自中国)供应中断,希望建造“战略储存”。冯德莱恩在说完能源价格猛涨的影响后,重申欧盟需建立与乌克兰“牢不可破的团结”,对俄显示强硬,宣布讲话结束后即动身访乌,“讨论对乌援助细节”。

盛夏过后是秋天,本是收获的季节却变成了“勒紧腰带”的季节,而且仅是开始。欧盟各国集体动员,全力减少天然气和电力消费,以应对俄乌冲突后发生的能源危机。公共建筑和道路照明关闭或限制亮度或缩短时长,强力控制空调耗电,限定室内取暖温度,只要能够节能,一切措施均在考虑和落实之列。

9月1日,入夜之后的德国首都柏林,200余座大型地标和历史性重要建筑,以及所有广告牌均按政府规定不再亮灯,加之路灯多已熄灭,商店夜灯不再闪亮,整座城市陷入半昏暗之中,可节约200000度电。柏林如此,其他城市也不遑多让。汉诺威于7月底出台节能15%的计划,切断所有公共场所及游泳池、体育馆和健身场所的热水供应,所有喷泉静默,所有公共机构入夜便陷入沉睡。一些德国城市不只降低游泳池水温,减少路灯的数量和亮度,甚至关闭部分交通灯。

继柏林之后,巴黎市长伊达尔戈宣称“巴黎依旧是光明之城,但节能总动员令业已下达”,市府节能令包括艾菲尔铁塔提前关灯一小时,降低游泳池水温和公共建筑取暖温度等多项措施,为国家乃至欧盟做出榜样。法国其他城市紧随其后,里尔市已关闭所有公共设施夜灯,仅剩市中心两个广场亮灯,马赛140处公共建筑和名胜也消失在夜幕之中,仅剩护佑渔民的圣母院一处灯火。里昂市府对业已出台的节能做出重大修改,把节能目标由5500万欧元提升至1亿欧元。波尔多关闭健身房和体育设施暖气,更衣室温度不超过10摄氏度。全法多数滑雪场、游泳场、体育设施都将因能源短缺关闭。舆论称万圣节学校放假后,法国学生将面临首个无处可去的假期。法国是核能大国,却在最需要电力供应的紧要关头掉链子。因故障和例行检修的核电反应堆达32个,还要从德国进口电力,并允向德国提供部分天然气作为交换。

法国政府要求2023年对家庭消费的天然气和电力价格增幅限制在15%,向1200万最低收入家庭支付100-200欧元补贴,借以稳定人心。能源限价后国家为天然气和电力分别负担110亿和50亿欧元,共160亿欧元。

西班牙对俄天然气依赖远逊于德国,但仍不敢懈怠,制定了至2023年3月前减少天然气消费7%的“能源紧缩战略”政府令,于2022年8月10日起执行。全国范围内,公共设施空调限用,商店橱窗晚上10时后禁止亮灯。办公室、商店、酒吧、餐馆室温夏天不得低于27度,冬天不得高于19度。商店必须安装自动门,以免室温外泄造成能源浪费。反对派抗议政府令既导致社会不安全,又限制居民消费和打击旅游业,使社会陷入黑暗,突显国家贫穷并刺激愤懑情绪。

意大利是继德国之后对俄天然气依赖度最高的欧盟成员国。意大利2021年自俄进口天然气占消费总量的40%,却未出台能源紧缩计划。意政府虽在7月份提出公共设施室内温度冬天不高于19度,夏天不低于27度,夜间减少照明和商店提前打烊的紧急节能方案,但德拉吉政府于7月底辞职后便不再视事,意政府的节能计划一项都未落实。意大利如何节能,只能待提前大选后成立的新政府来制定和落实了。在公权力无所作为的情况下,只能待私有部门有所动作了。意甲足球队主席洛伦佐·卡西尼挺身而出,高调宣称意职业足球界将压缩赛事过程中的照明时间,“每场球赛照明最长4小时”,“我们应该在能源危机的困难时刻率先垂范。最大限度地压缩赛事照明时间,努力降低电耗”。

由于欧盟紧随美国不断升级对俄制裁,俄输欧天然气管道北溪1号供气量降至20%,预定于8月底的3天技术检修改为“无限期检修”。加拿大归还扣押的涡轮机却遭俄罗斯拒收,美欧有关对俄天然气和石油限价的决议成为空谈,欧盟拟采取共同政策应对能源危机的努力归于失败。能源部长会议对征收大能源公司超级利润税达成一致,德法希望建立联合机制,其他成员国则因国情差异而表示难以实行统一标准。在对俄能源价格设置上限问题上陷入分裂。奥地利提出要求能源生产国为缓解能源危机做出牺牲,对跨国能源公司征收战时特别税,但无人回应。

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作为两个拒绝参与对俄制裁的国家,领导人新近就欧洲能源供应问题举行会晤,认为俄切断对欧天然气供应,不只使每个人挨冻,更对欧洲“经济层面具有生死存亡的意义”。欧尔班重申“能源侏儒制裁能源巨人”的观点,武契奇则提出“谁能挺过冬天”的疑问,德法西可以“砸钱”,“小国只能坐以待毙”。匈牙利已被欧盟视为异类,欧洲议会非约束性决议已将匈列为“非民主体制”,塞尔维亚则受到“加入欧盟进程受阻”的威胁。

欧盟经过艰巨和持续努力,对俄天然气依赖已从俄乌冲突前占进口总量的40%降为9%,但仍未能阻止能源价格上涨,这是能源危机全球化的最好说明。欧盟从土耳其转口的俄天然气价格更高。匈牙利从俄能源进口未受影响,仍担心陷入经济灾难。法国政府的节能计划和补贴政策,均遭到反对派强烈反对。极右政党国民联盟首先发声,“制裁俄罗斯反使我们受到制裁”,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对俄制裁是欧盟“向自己腹部开枪”的观点如出一辙。

美欧恩威并施要求沙特和阿联酋带头推动石油生产国增产,要求东南亚国家联盟、阿拉伯联盟、非洲联盟、拉美国家南方共同体站队,谴责俄并参与对俄制裁,均未如愿。法国外长科隆纳在印度总理莫迪出席上合组织峰会前访印,希望影响印对俄立场,得到印方明确答复:印从俄进口石油量由总量2%增至12%,且已分别用两国货币计价。印不是G7成员国,无需与美欧协调。法方最终表示:对印方做法表示理解。美国国务卿布林肯8月非洲之行,南非外长当面对有些国家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表示不满,拉马福萨总统9月16日访美会晤拜登总统,对媒体强调南非一向坚持不结盟政策,“我们不应该被任何人告知我们可以与谁交往。”

美欧均承认对俄制裁效果有限,能源支付“去美元化”势头方兴未艾。生活成本上扬引发的社会风潮却使美欧各国政府陷入极度焦虑。

美国《华尔街日报》文章指出,能源危机涉及欧洲所有行业。从制钢、制铝到汽车、玻璃、陶瓷、糖和卫生纸生产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能源消耗型金属制造业倒闭潮即将到来。廉价天然气断供导致恶性通胀和欧元大幅贬值,欧盟商品竞争力急挫,经济已滑向衰退边缘。朔尔茨有关德国“中止繁荣”和马克龙“富足结束”的论断,绝对是出自内心深处的感慨。继欧元跌至与美元平价后,英镑兑换美元汇率9月16日跌至198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经济前景暗淡,业界长期衰退的担忧增加,社会已陷入剧烈动荡。

在俄输欧天然气大减,开源效果有限,美国高价能源难以增加,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表示爱莫能助的情况下,业界预计石油又将攀升至每桶120美元甚至更高。欧盟经济的滞胀态势愈益明显。进入9月以来,欧盟各国相继发生大规模抗议游行。IMF前首席经济学家罗戈夫认为,地缘政治动荡,通胀强势回归,世界多数国家债台高筑,财政政策已丧失回旋余地。世界经济面临“二战以来最大危机”,且让人感觉危机永无尽头。

俄乌冲突短期解决无望。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以及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和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新近均表示,若有需要,将会无条件永远支持乌。“欧盟不能容许俄取得胜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俄乌冲突解决前景表示悲观。俄乌冲突持久化意味着欧洲困难持久化。

欧盟计划于9月30日再次举行能源部长特别会议,预计恐难拿出立即解决能源危机的妙方,但很有可能发生激烈的争吵。欧盟如何度过第一个“战时经济状态”的寒冬,有待观察。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欧洲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