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热点聚焦 > 正文
沈孝泉:拜登访欧,又一场针对中国的“结盟外交”
发表时间:2021-06-08 16:50 来源:国际网
美国总统拜登本月9日启程前往欧洲,先后出席多个会议,此外美俄也将举行最高会晤。加上此前拜登在印太地区构筑“四国联盟”,可以看出拜登为了围堵中国这个“最严峻的竞争对手”正开展一场贯穿太平洋至大西洋的多方位“结盟外交”,声势十分浩大。但从拜登访欧前夕出现的各种状况看,修复欧美结盟关系障碍重重,美国试图拉拢欧洲盟友共同对付中国也并非易举。

美国总统拜登本月9日启程前往欧洲,先后出席西方七国集团G7首脑会议、北约首脑会议和欧美首脑会议,此外美俄也将举行最高会晤。拜登试图通过此行向欧洲传达“美国回来了”这个有力信息,这也是拜登打造“印太四国联盟”之后又一次开展“结盟外交”,针对中国的意图相当明显。《华盛顿邮报》6日指出,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让美国团结全世界的“民主国家”,应对中国。但是从此行前夕出现的各种状况看,修复欧美结盟关系障碍重重,美国试图拉拢欧洲盟友共同对付中国也并非容易之举。

拜登定于11日至13日出席在英国召开的G7首脑会议,14日出席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首脑会议,拜登还将与欧盟27个成员国举行首脑会议。这是拜登担任美国总统后对欧洲的首次访问,欧美双方都对此次访问充满期待,这次出行对欧美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月19日,刚刚就任美国总统的拜登以视频形式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他向大西洋对岸的欧洲盟友表示“美国回来了”。这是他给跨大西洋两岸关系定下的基调,是对其前任特朗普的欧洲政策的调整。特朗普执政四年,欧美结盟关系渐行渐远、裂痕加剧,特朗普以“美国优先”为宗旨,蔑视和否定欧洲一体化、在欧盟制造分裂、鼓动一些国家“脱欧”,美国还挑起贸易战向欧洲施加压力。在北约问题上,特朗普向欧洲成员国施加压力要求欧洲分摊更多军费。特朗普刻意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交恶,阻挠“北溪2”天燃气管道计划,并决定从德国撤军以向默克尔施压。特朗普上任后立即决定退出《巴黎气候协定》,随后又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卫组织,这一系列“退群”行动引起法国的强烈不满,法国率先举起多边主义旗帜,迎击特朗普的单边和霸权行径。各种迹象表明,在特朗普执政后期,欧美结盟关系已经陷入举步维艰、难以为继的严重地步。

作为继任者的拜登显然意识到,特朗普“孤立主义”的欧洲政策并不符合美国利益,分裂的欧美关系更使得美国在推行全球战略以及应对中国时孤掌难鸣、力不从心。因此拜登上任伊始便着手调整对欧关系,消除争议点、强调共同点。2月19日,拜登在视频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外交政策时,向欧洲盟友郑重表示美国重返欧洲的意愿。三个月后,拜登面对国会发表其首个国情咨文演说时再次传递出相同的信号。在有关德国驻军问题上,4月13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柏林宣布,将增加在德国驻军,以加强“我们对德国以及整个北约联盟的承诺。”这一宣布等于取消了特朗普从德国撤军的决定。

拜登多次表示,放弃参与多边机制意味着美国将失去对国际规则的主导权。因此拜登一就职,便宣布美国要走“回归之路”,包括宣布恢复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重返世界卫生组织并宣布加入“新冠疫苗实施计划”、重返伊核谈判、推动世界贸易组织改革。

对于拜登此次前来欧洲,欧洲各国也抱有期待。由于此次访问意义非同寻常,5月24日至25日欧盟27国举行首脑会议,就6月中旬欧美峰会进行政策磋商。此次出行前夕,双方为营造良好气氛做出了明显的姿态。5月17日美国和欧盟发布联合声明,称双方将会共同讨论如何解决全球钢铝产能过剩的问题,并且承诺在谈判期间不会进一步拉高关税。欧盟当天还宣布,将暂缓原定于6月1日生效的针对美国钢铝制裁关税的反制措施。5月19日从华盛顿传出消息,美国宣布放弃制裁“北溪2”合作项目,这一措施也被视美国为重修大西洋两岸关系作出的巨大“让步”。

就在双方为拜登出访进行紧锣密鼓的准备之际,5月底丹麦媒体突然爆料说,美国国家安全局利用同丹麦情报机关合作之机对欧洲领导人进行窃听。窃听对象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以及法国、瑞典、挪威等国领导人。这桩“窃听事件”立即在欧洲盟国中掀起轩然大波,德法两国领导人立即对美国的做法予以谴责。5月31日,默克尔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以远程方式共同主持第22届法德部长联席会议后,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德法很久以前就与美国情报部门就监听一事进行沟通,德方希望美方作出澄清的态度没有变。马克龙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消息准确,显然这种监听行为在盟国之间是不可接受的,在欧盟伙伴之间更不可接受。这次“窃听案”的曝光可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对拜登即将举行的欧洲之行至少在气氛上产生不利影响。鉴于“窃听事件”在美国同欧洲盟国之间并非第一次被揭露,这说明欧美关系错综复杂,绝非一次会晤就能得到彻底的修复。

拜登访问欧洲,出席G7峰会、北约峰会和欧美峰会,拜登这一轮对欧洲的外交行动,是重新构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部署。因为拜登意识到,挽回美国的全球影响力必须寻找回美国的传统盟友,而绝非单枪匹马。

舆论普遍注意到,拜登虽然对其前任的外交政策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但是在对待中国问题上两者并没有根本区别,中国依然是拜登政府竭力围堵和压制的主要对象。与其前任不同的是,拜登更加注重与所有“志趣相投”的国家一起共同对敌。拜登总统上台后提出建立新跨大西洋议程,把所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国家”集合起来,建立全球“民主联盟”,就是美国新外交战略的核心。由美国主导、北约为纽带的跨大西洋结盟关系正是这一全球联盟的基础。修复和强化欧美结盟关系,共同应对中国的“挑战”,正是拜登此次展开“结盟外交”的根本意图。当然,这只是美国单方面的想法,至于欧洲盟国是否完全站在美国一边,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自主欧洲始终是欧盟主流国家的追求,近来法国更提出了欧洲主权的主张,欧美在中国问题上将少不了纷争和博弈。

舆论注意到,拜登在印太地区也在开展一场“结盟外交”。拜登上台不久就把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纠集在一起于3月12日开了一个线上四国峰会,展示了美国政府的印太战略的走向。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高度评价这次四国峰会,称这次峰会的举行是“美国外交的重要日子”。拜登的印太战略延续了其前任特朗普的政策,目标直指中国。特朗普政府制定的《美国印太战略框架》文件提出,要“建立以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和美国为主要枢纽的四方安全框架”。拜登的印太战略实际上是在中国周边构建一个拥有共同价值观、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的联盟集团,拜登将会充分利用印太四国集团这个平台,形成一个针对中国的地区准结盟组织。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维森3月9日表示,希望该组织能够“发展成为更大的机构”,合作“不仅局限在安全方面”。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直接点明,“四国联盟是拜登遏制中国计划的一部分”。

从拜登在印太地区构筑“四国联盟”,到在欧洲致力于恢复欧美结盟关系,可以看出拜登为了围堵中国这个“最严峻的竞争对手”正开展一场贯穿大西洋至太平洋的多方位“结盟外交”,声势十分浩大,但成效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