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这次外交官驱逐战中挑衅俄罗斯的中东欧国家达7个之多,相互声援,形成了一股合力,而西欧国家则一片沉默,欧盟一分为二之势十分清晰。欧洲事实上形成两股相互没有约束的力量。今后欧洲地缘政治将呈现美、俄、西欧和中东欧的“四元结构”新格局。“仇俄”的中东欧势必与美国结盟,而西欧作为俄美间平衡力量只能被削弱,俄罗斯在欧洲地缘政治中的处境将会更加困难。 |
近期,俄罗斯在欧洲遭遇两起冲突。一起是应对乌克兰东部军事威胁,另一起是俄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外交官驱逐战。俄罗斯遭遇的这两起冲突,起因各不相同,但面对的都是中东欧国家的挑衅,而背后均有美国的指使和纵容,成为拜登上台后俄美之间的一轮新的较量,欧洲地缘政治也呈现出“四元”新格局。 先说俄罗斯与乌克兰最近的军事对立,这是一场一触即发的热冲突。今年初以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乌东部顿巴斯地区向反政府武装大动干戈,泽连斯基本人还视察在顿巴斯的作战部队,为其加油鼓劲。泽连斯基的冒险行动得到拜登的支持,美国还遣舰队前往黑海声援,并将拨款1.25亿美元予以支持。 乌克兰在俄罗斯边界地区军事行动引起俄罗斯的强烈反应,4月上旬十万俄军精锐部队紧急调往与乌克兰接壤地区和克里米亚,严阵以待。在俄罗斯大军压境之下,泽连斯基急忙求助法德等欧洲国家,并以此为借口请求加入北约。在请求援助和入约遭到拒绝后,泽连斯基只好向莫斯科求和,要求与普京谈判。就在双方争议会见地点之际,普京抢先宣布,立即从克里米亚和乌东部边境撤出大部分增援部队,使得箭在弦上的战争危机瞬间缓和下来。在普京的运作下,一场热冲突得以化解。 再说俄罗斯同中东欧国家之间爆发的冷冲突,即令人目不暇接的外交官驱逐战。4月中旬开始,美国率先驱逐10名俄罗斯外交官。美国的两个欧洲盟友——波兰和捷克紧跟华盛顿脚步,相继驱逐3名和18名俄外交官。作为回应,俄罗斯对美国采取“对等反制”,同样驱逐了10名美国外交官。对于波兰和捷克,普京更是不客气,先后宣布驱逐5名波兰外交官和20名捷克外交官。 紧接着第二轮外交官驱逐战又开始,这次领头的是捷克共和国。捷克4月17日指控俄情报机构参与2015年费尔贝季采镇弹药库爆炸事件,决定驱逐18名俄外交官。俄立即回应宣布20名捷克外交官为不受欢迎的人。气急败坏的捷克外长库尔哈内克又一口气驱逐了63名俄外交官。捷克的行动得到了中东欧多国的呼应。22日,斯洛伐克总理黑格宣布,为声援捷克,已驱逐3名俄外交官。23日,波罗的海三国同时向俄罗斯施压,立陶宛宣布驱逐2名俄外交官,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各驱逐1名俄外交官。26日罗马尼亚宣布驱除俄罗斯使馆一名副武官。波罗的海三国和罗马尼亚均表示,驱逐俄外交官是为了声援捷克共和国。俄罗斯外交部28日宣布驱逐斯洛伐克、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驻俄使馆的7名外交人员。这场连续的外交官驱逐战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反俄浪潮,媒体把这些国家的行为斥责为“歇斯底里”。 这两起冲突都是针对俄罗斯,而挑衅者除乌克兰外是地处中东欧的“新欧洲”国家。 乌克兰地处中东欧但属于政治身份尚未明确的国家,脱离苏联后既不是北约成员也不是欧盟成员,至今是一个向往融入西方但名义上游离于西方世界之外的特殊身份国家。波兰、捷克等国则是名副其实的“新欧洲”成员,它们加入北约和欧盟,政治上投靠美国,经济上依靠欧盟的资金注入。 对于欧洲目前这两起反俄行动,可以做出如下三个判断: 第一是“示好”和“邀宠”美国。 乌克兰挑起事端刺激俄罗斯,完全是泽连斯基给美国递上的“投名状”,以便获取美国的更多安全支持,最终成为北约成员而彻底投入西方怀抱。但是泽连斯基在俄罗斯软硬兼施的应对下并未如愿以偿。 捷克、波兰等国与俄罗斯大打外交官驱逐战,则有些小题大做之嫌。各国间相互搜集情报自古有之,外交官一旦失手被对方抓住,驱赶回去了事,一般不会大做文章伤及两国关系。这次双方竟然为与各方国家核心利益关系不大的问题大打出手,且以牙还牙毫不退缩,更加令人吃惊的是有些国家采取行动并非自身受损而只是为了声援他国,表达对俄罗斯的不满。媒体对此普遍认为,这是中东欧国家扎堆向美国“示好”和“邀宠”。 拜登总统上台后提出建立新跨大西洋议程,把所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国家”集合起来,建立全球“民主联盟”。这一前景对于“新欧洲”国家来说,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它们通过这种“歇斯底里”式的行动来显示其反俄实力和决心,争取让美国在这个“民主联盟”中对它们的诉求更加关注,给它们更多的话语权。 第二是中东欧国家集体挑战俄罗斯。 中东欧国家都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或前苏联的卫星国,这些国家在苏联解体后摆脱俄罗斯控制纷纷独立,但由于这些国家地理位置靠近俄罗斯,却又倒向西方,俄罗斯对它们的安全形成潜在威胁。长期以来,这些国家与俄罗斯表面上相安无事,但骨子里双方都缺少相互信任。2008年的俄格战争就是俄罗斯“杀鸡给猴看”,格鲁吉亚一心要倒向西方,并试图武力解决南奥塞梯归属问题。这促使俄罗斯出兵干预,于是爆发了俄格战争,这场战争中不仅格鲁吉亚遭到惨败伤亡惨重还赔掉了南奥塞梯,加入北约也成泡影。这场战争也吓坏了中东欧国家,面对实力强大的俄罗斯,以及俄领导人的“铁腕”性格,这些国家不敢单挑和普京斗,更不敢轻举妄动。 这次中东欧国家集体发声,在外交官搞情报问题上连续发难,挑起同俄罗斯的外交冲突,这显然不是偶然的。这种外交冲突的破坏力有限,但这些国家集体挑战俄罗斯的权威,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其意义则非同一般。可以说,前苏联阵营的东欧国家集体“仰视”莫斯科已经成为过去。俄罗斯一如既往,以硬对硬做出回应,并没有让对方屈服,反而造成冲突轮番升级。看来俄罗斯需要正视新现实,寻找缓解矛盾的新途径。 第三是新老欧洲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中东欧国家在苏联解体后虽然加入了北约和欧盟,被称为“新欧洲”,但同西欧“老欧洲”相比,它们依然属于边缘化的地位,没有同法德等国相等的话语权和决策权,特别是它们的政治诉求得不到认真对待。到了特朗普时期,情况有所改变,特朗普在北约问题上与法德等国分歧严重,并提出削减美国常驻德国的部队。与此同时,特朗普重视发展同中东欧成员的关系,他甚至决定把部分从德国撤出的军队驻扎在波兰。 欧美同盟关系松散和美国对新欧洲的看重,给欧洲地缘政治带来变化。自奥巴马总统执政起美国实行“战略再平衡”,其战略重心从欧洲转向亚太,欧美关系出现裂痕;到了特朗普时期欧美关系进一步疏远,同盟关系难以为继;再到拜登执政,虽然美国有意恢复与欧洲的同盟关系,但是在法国提出“欧洲主权”和欧洲“战略自主”的背景下,欧美关系愈合的难度极大,有舆论认为,欧美关系再也回不到过去的状况了。在“老欧洲”向美国争取更多自主权的时候,“新欧洲”作为一个有别于“老欧洲”的力量应运而生,这支力量自中东欧国家从苏联解体后加入北约和欧盟就已存在,但在欧美关系稳定时其存在往往被忽视,而当欧美关系疏远后,“新欧洲”的特殊地位便凸显出来。拜登把俄罗斯作为一个“主要竞争者”来对待时,“新欧洲”的作用将会进一步提升,成为美国对付俄罗斯的一个可以信赖和利用的工具。这次外交官驱逐战中挑衅俄罗斯的中东欧国家达7个之多,相互声援,形成了一股合力,而西欧国家则一片沉默,欧盟一分为二之势十分清晰。欧盟倡导的“用一个声音讲话”的共同外交安全政策已成为幻觉。新老欧洲之间的争论早已突破欧盟内部争论的界限,在欧洲事实上形成两股相互没有约束的力量。毫不夸张地说,单一的欧洲不复存在,今后的欧洲地缘政治将呈现美国、俄罗斯、西欧和中东欧的“四元结构”新格局。“仇俄”的中东欧势必与美国结盟,而西欧作为俄美间平衡力量只能被削弱,俄罗斯在欧洲地缘政治中的处境将会更加困难。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