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正文
金良祥:英国新首相,遇到了第一个大挑战!
发表时间:2019-07-26 20:13 来源:国际网
伊朗抓扣英国油轮:既为报复,也为显示能力,以达到迫使美国取消制裁的目的。伊朗和英国相互抓扣油轮事件是以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极限施压为背景,反映了伊朗与美英等西方国家的长期对立,这就决定了油轮事件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此外,如果美国不放松对伊朗的制裁,伊美之间在波斯湾地区的对峙也可能长期化。美伊对峙,伊朗不仅展现了控制波斯湾的能力而且显示了其意愿和决心,这最终将助推伊朗战略影响提升。

2019年7月19日,伊朗和英国官方均公布了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扣押英国油轮“史丹纳帝国”号(Stena Impero)的信息,各大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

无论是英国还是伊朗,抓扣油轮事件已非简单的经济利益问题,而是难以进行谈判和交换的国家尊严问题。

如何下台阶,将是英国面临的一大挑战。

如今,英国新首相刚刚上任,事态发展是否会有变化?

而油轮危机虽然主要以伊朗和英国为当事方,实则却突显了伊朗和美国之间围绕伊核问题的深层次矛盾。

1、抓扣英国油轮:既为报复,也为显示能力

7月19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在波斯湾海域扣押了英国油轮“史丹纳帝国”号,这既是对英国抓扣伊朗油轮的报复,也是为了显示其控制霍尔木兹海峡的能力。

此前,英国应直布罗陀当局之请在直布罗陀海域抓扣了前往叙利亚的伊朗油轮“格雷斯1号”,理由是这艘油轮违反了欧盟对叙利亚的制裁决议。然而,明眼人都会感到这条理由实在是有点牵强。英国正在忙于脱欧,怎么又这么积极地去落实欧盟8年前的一项对叙利亚的制裁的决议呢?

唯一的解释是,英国以落实欧盟对叙利亚制裁为借口去实施美国对伊朗的单边制裁,因为只有正在对伊朗石油出口实施单边制裁的美国才真正关心伊朗油轮的行踪,也只有美国才具备跟踪、收集油轮信息的能力,也只有美国才有能力让英国冒着与伊朗对立的风险去这么做。

并且,最近一位德国学者也向笔者表示,英国抓扣伊朗油轮的行为只能代表英国自己,是单边行为,不能代表欧盟。这一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欧洲国家的主流观点,甚至是官方立场。

英国抓扣伊朗油轮的行为,可谓名不正言不顺,不仅直接伤害了伊朗的经济利益,也伤害了伊朗的民族尊严。伊朗是一个有着强烈民族个性的国家,报复是其必然反应。事实上,在英国宣布抓扣伊朗油轮的第一时间,伊朗国内保守派人士便明确提出要抓扣英国油轮以报复英国。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也多次针对英国的行为发出警告,英国抓扣伊朗油轮“类似于海盗行为”,“英国不会不为此承担责任和代价”。

由此,抓扣英国油轮符合伊朗维护国家尊严的逻辑,与此同时,也是伊朗显示其控制波斯湾海域能力的需要。

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协议以后,陆续恢复了对伊朗的制裁,其中最为严厉的就是要对伊朗石油出口“清零”。伊朗的财政收入以石油出口为主要来源,美国对伊制裁严重损害了伊朗的经济安全。在此背景之下,伊朗议会议员和军方多次表示,如果伊朗石油出口受到限制,伊朗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让波斯湾地区的石油一滴也流不出去,这并非危言耸听。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将军们坐在波斯湾东岸每天看着其对面邻国的石油源源不断流向国际市场,而自家的石油却没有买家,门可罗雀,其愤怒心情不难想象。

以此观之,伊朗不仅有显示控制霍尔木兹海峡能力的必要,更有可能采取切实行动破坏霍尔木兹海峡的通行安全,以达到迫使美国取消制裁的目的。

正常情况下,伊朗抓扣他国油轮会遭到国际社会的批评,行动也必然会有所顾忌,而英国在地中海抓扣伊朗油轮为伊朗实施报复和展现其控制霍尔木兹海峡的能力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伊朗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际社会理解。

2、美伊在波斯湾地区对峙或将长期化

伊朗和英国相互抓扣油轮事件是以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极限施压为背景,反映了伊朗与美英等西方国家的长期对立,这就决定了油轮事件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不仅如此,如果美国不放松对伊朗的制裁,伊美之间在波斯湾地区的对峙也可能长期化。

伊朗是一个很有耐心的民族,多次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展现了波斯民族特有的战略耐心。

1979年11月4日,伊朗伊斯兰革命群众冲进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并将52名美国外交官员劫持为人质,直到1981年1月19日才释放,历时444天,其韧性之足由此可见。伊朗之所以最终决定释放人质,很大程度上在于伊朗所提出的一项条件因为客观原因事实上已经达到了。劫持人质之初,伊朗便明确要求美国将其革命的对象巴列维国王引渡到伊朗,而巴列维在1980年7月27日因病死亡。

尽管此次抓扣英国油轮的事件在很多方面不能和当年的人质危机相提并论,但可以预期,伊朗同样会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耐心。在英国没有释放伊朗油轮之前,伊朗释放英国油轮的可能性不大。而英国抓扣伊朗油轮显然是得到了美国的授意,抓了又放,断然难以向美国交代。尤其是在英国脱欧的背景下,英国对美依附性进一步增强,维护英美“特殊关系”的迫切性更强。更何况,英国刚刚产生一位亲美的首相约翰逊,上任之初断然难以采取向伊朗妥协的政策。还有,无论是英国还是伊朗,抓扣油轮事件已并非简单的经济利益问题,而是难以进行谈判和交换的国家尊严问题。如何下台阶,将是英国面临的一大挑战。

油轮危机在更深的层次上反映的是美伊之间的矛盾以及伊朗对美国极限施压战略的反制。不仅油轮危机难以解决,美伊紧张关系还有可能升级,美伊在波斯湾地区的对峙也有可能长期化。

如前文指出,伊朗断然难以接受邻国特别是那些敌对邻国的石油源源不断流向国际市场,而本国石油无人购买的状态。伊朗最高领袖最近还多次表示,美国和特朗普政府不值得信任,不相信能够通过谈判的方式能够解决美国对伊朗的制裁问题。是故,加强对波斯湾的军事控制,以此对美构成压力,促使美国解除制裁,成为了伊朗反制美国极限施压战略的简单但可能有效的手段。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作出妥协的可能性也不大。特朗普自视为英明的总统,盲目崇拜经济制裁和极限施压作为有效手段,取消制裁、取消极限施压无异于否定自己的英明。对伊极限施压政策也是特朗普政府受到国内反伊朗力量的影响以及亲以色列团体游说的结果,特朗普本人也是认同的。特别是在美国即将拉开下届总统大选序幕的背景下,特朗普迫切需要犹太游说团体支持,特朗普政府中断对伊制裁的可能性更不大。

最近一段时间美伊之间相互叫板便是明证。继伊朗击落一架美国无人机之后,特朗普也声称击落了一家伊朗无人机。美国还先后作出了向海湾地区增兵的决定。2019年5月下旬,美国决定在中东地区增加1500名驻军;6月中旬,在伊朗击落美国无人机之后,特朗普政府决定再增加1000名驻军;7月中旬,美国军方再次作出向沙特苏丹王子空军基地增加500名士兵。此外,美国还向卡塔尔的美军基地增加部署了先进的战斗机。

中国有句古话“解铃还须系铃人”。波斯湾上空战云密布,尽管一个巴掌拍不响,但双方对峙的根本原因还是美国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是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不是到了那种极为困难的境地,伊朗也不会铤而走险。美国不取消制裁,伊朗断然不会做出妥协。

3、海湾对峙助推伊朗战略影响提升

诚然,美国特朗普政府放弃对伊制裁的可能性不大,在美国制裁之下,伊朗经济将面临严重的困难。但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有着将近8千万人口,有着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其政权又是建立在宗教意识形态的基础上,也是中东地区民族国家建构比较成功的国家,只要政权不崩溃,伊朗终将是中东地区不可忽视的战略力量。

在与美对峙中,伊朗不仅展现了控制波斯湾的能力而且显示了其意愿和决心,对美伊在伊核问题上的博弈以及波斯湾地区的战略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伊朗实现了在伊核问题上从被动应付向主动应对的转变。

特朗普上任以后,先是退出伊核协议,紧接着恢复对伊制裁。为维护伊核协议,突破美国的制裁,伊朗外长扎里夫多处奔走,游说中国、欧洲国家和俄罗斯维护伊核协议,尽管在外交上粉碎了美国对伊朗的孤立,但并没有在经济上获得应得的利益,伊朗仍然处于被动地位。不过,6月下旬,伊朗在波斯湾海域击落美国无人机,而美国却难以下定军事打击伊朗的决心,伊朗此举试出了美国的底线,在抓扣英国油轮问题上,伊朗进一步显示了控制霍尔木兹海峡的能力和决心。

进入下一阶段,外交仍将是伊朗突破美国制裁的重要手段,但伊朗最高领袖和外长已经明确表示,伊朗不会与美国谈判,要求美国取消制裁。这种鱼死网破的姿态使得特朗普政府面临骑虎难下的两难处境,既因为面子难以取消制裁,又面临国际社会要求取消制裁的压力。伊朗在伊核问题上的被动状况有可能会得到扭转。

其次,伊朗的强硬回怼打击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尽管美国在中东地区建立了多个军事基地,有数万士兵,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但事实表明美国断然不敢开启战端,一向鲁莽的特朗普这次表现出了一些理性。

一方面,特朗普政府深知,一场与伊朗的战争不仅将消耗美国的经济资源,而且将会使得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及非军事机构和人员成为伊朗军事机器和代理人的打击对象,他们从此将再无宁日。正如伊朗外长扎里夫所言,如果与伊朗开战,美国虽能决定开战的时间,但不能决定战争结束的日期,意思是伊朗将抗衡到底。

另一方面,在伊朗击落美国无人机以及抓扣英国油轮以后,美国提出海湾安全倡议,试图召集盟国巡航波斯湾,掌握控制权。但美国的盟友并没有积极响应,一是因为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本身便缺乏公义,二是因为它们并不愿意冒着得罪伊朗的风险。因此,伊朗的行为,包括击落无人机和抓扣油轮,测出了美国到底是真老虎还是假老虎。这直接打击了美国在中东地区战略威信,也将促使一些中东国家反思其过于依赖美国抗衡伊朗的政策。

再次,伊朗强硬对抗的政策将进一步确立其在海湾地区的战略地位。

伊朗一直声称其在波斯湾地区的重要地位,但并没有引起国际社会足够的重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际社会也没有对伊朗关于构建波斯湾安全框架有关倡议表示出应有的重视,这一部分当然是因为美国在该地区的大量军事存在冲淡了国际社会对伊朗重要性的认识。

此次波斯湾危机将促使国际社会对伊朗的战略地位予以重新认识。无论此轮伊美博弈将以何种方式收场,只要伊朗没有崩溃,伊朗将成为波斯湾地区安全秩序建构的重要参与方,其在海湾地区的战略影响将进一步得到稳固。

(作者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文章转自瞭望智库)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