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一家之言 > 正文
叶胜舟:特朗普在G20大阪峰会上掀起“三大热点”
发表时间:2019-07-01 19:05 来源:国际网
自由贸易成为共识,对他构成限制;中美贸易战重入谈判正轨由他恢复;突然提议板门店“特金三会”由他主导。

世界舞台的聚光灯,总是持续地打在强者或强国的身上。G20大阪峰会也不例外,“三大热点”都聚焦特朗普,区别在于一个对他限制、一个由他恢复、一个由他主导。

限制:自由贸易成为共识

放眼全球,安倍晋三是一位出众的政治家,典型的鹰派硬核由靓丽的鸽派外壳包装。在国内政坛,他地位稳固,众议院稳获三分之二以上席位,成为二战后日本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修订日本宪法第九条(他及其家族的政治执念)已箭在弦上,只待日本参议院7月21日改选,执政联盟获得三分之二以上席位。在国际政坛,他能屈能伸,处理美中俄关系可圈可点,特朗普退出TPP后,成为CPTPP的首席力推人和代言人。

G20大阪峰会的最大亮点,是在通过的《大阪宣言》中取得自由贸易的共识,对此安倍功不可没。他在闭幕后的记者会上评价,峰会领袖们“明确地确认了自由、公平、非歧视的贸易体制”,“就决心引领经济强劲发展达成了一致”。这个关键立场去年G20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就想加入,因为美国反对,没有成功。安倍终于实现,主观上维护本国切身利益,客观上也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积极贡献。

特朗普上任两年半以来,美国盛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世界各国包括其盟国屡受冲击,屡有怨言,鄙视苦恼之余,已联合行动。G20峰会还尝试和去年一样,在宣言中加入反对保护主义的措辞,同样因美国反对,再次没有成功,但已对美国形成有力牵制。执行《巴黎气候协定》已形成“G1”vs.“G19”两个阵营,一边是孤零零的美国,另一边是其余19个G20成员,重申“不可逆转”的承诺。

当然,不能高估美国同意写入自由贸易共识“三原则”的诚意,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立场松动。作为唯一超级大国,它对“公平”有自己的定义。中美元首双边峰会按惯例先对媒体开放几分钟,据美国VOA发布的视频,特朗普在开场白中念经:“我们要为在贸易上寻求公平做些努力”,“如果我们能达成公平的贸易协议,那将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可见,特朗普认为巨额贸易逆差不可接受,对美国不公平。逻辑地延伸,对美国而言,单边制裁、报复、管辖反而是正当和公平的。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先后挥向欧盟、土耳其、墨西哥、加拿大、中国、印度等实体,并已开始威胁越南。他清楚“关税”的双刃剑杀伤力,但热衷于运用这个简单、粗暴、有力、高效的武器,迅速逼迫目标国多让步,打开市场大门。

恢复:中美贸易战重入谈判正轨

毫无疑问,G20大阪峰会期间最吸睛的是中美元首双边峰会,传递以下“五个共识”:

第一,双方都无心恋战。天没有塌下来,中美没有失去理性。经过又一轮相互试探底线和韧劲较量,双方不再升级贸易战,且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美方不再执行对350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其实特朗普压根儿就没想正式实施,只是抬高“极限施压”的筹码而已。

第二,双方都有意让步。特朗普6月19日主动来电,已提前清晰传递出缓和信号,迅速给资本市场打了“鸡血”。按照两国实力对比,中国在非原则问题上多让步很正常,美国多些“里子”,中国多些“面子”。特朗普在双边峰会上提出,“希望中方能从美国增加进口”。这句话含糊,基准线究意是中国现在的贸易进口额,还是2月22日美国CNBC引述知情人士称,中国在第七轮磋商时“同意向美国购买1.2万亿美元产品”。刘鹤5月10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中方的三个“核心关切”并非无解。中方的底线是主权和尊严决不会让步,美方的底线是贸易逆差必须明显缩小。双方将在相互底线之上寻找平衡点,既然已有政治定调和妥协意愿,剩下的就是技术性细节,文字技巧不是难题。特朗普企图大幅提升采购金额,加得太多中方受不了,可以适当加;在中国,执政党如决心立法、修法不算难事,但应是主动作为,不能受压于美国。

第三,双方都不愿“脱钩”。中方在会谈中没有直接拿出华为,但间接提及,“希望美方公平对待中国企业和中国留学生”。特朗普在会谈中称,“我对中国没有敌意,希望两国关系越来越好。”而且在会谈中和会后的记者会上公开、积极回应,放宽对华为的限制,“美国公司应被允许继续向华为出售产品”;不再诬陷“几乎每个来自这个国家的留学生都是间谍!”,而是“希望有更多中国学生到美国的大学就读,并也会让他们留下并发绿卡。”这为中美尽快达成贸易协议添加了助推剂。

第四,双方都有备而来。特朗普在双边峰会开场白中坦言,“我们对此(达成协议)完全持开放态度”,“我知道你们也持开放态度”。6月28日,习近平在G20峰会上致辞时宣布五大举措,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局面:进一步扩大农业、采矿业、制造业、服务业开放;自主降低关税、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主动扩大进口;明年1月1日实施新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中国境内注册的中外资企业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大力推动RCEP、中欧、中日韩等多边主义的自由贸易谈判。美国以及世界各国想要的,中国都主动做了。

第五,双方都削弱互信。朝鲜官媒的文风偏好高级形容词、副词,特朗普的文风偏好夸夸其谈,评价双边峰会“进行了非常好的会晤,成效超出预期。”从两位元首的肢体语言可判断,6月28日集体峰会上严肃,29日双边峰会上握手时依然严肃,表明互信度下降。双方基于各自利益,乐意较快达成协议,贸易战可告一段落,但中美十年以上的全面竞争和较量才拉开序幕。

中国在大阪峰会上的收获可打9.0分,尽管暂未彻底解决中美贸易战,但仍然通过一手硬一手软的策略,基本实现战略目标:以强硬作战回应美国讹诈,逼其坐回谈判桌前,中方在非原则问题上可多让步,但比美方设想的更少;以扩大开放巩固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统一战线,孤立美国,缓解自身压力。有两件事不容乐观:

一、对“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的定调不容乐观。尽管中美元首都在峰会上说了这话,能否如愿仍不确定。美国国内已经形成跨界跨党派“反华大合唱”的“政治正确”,没有多年努力,扭转不过来。所幸特朗普任总统,对中国利大于弊,应将其与美国极右翼切割。例如博尔顿鼓动军事打击伊朗,特朗普没有被操纵,在军令下达后实施的前十分钟叫停。他更关注民意基本盘、自己的最大利益(如连任)、美国的现实利益(如贸易逆差),而非意识形态和美国的长远利益。

二、对美国坚持“一个中国”不容乐观。中方一贯将台湾问题作为中美关系的首要、核心问题。据新华社通稿,习近平在峰会上又阐述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特朗普表示,“美方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笔者未看到特朗普表态的原始视频。自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官方标准、完整说法向来是:“美国基于《台湾关系法》及三个联合公报的一个中国政策”。中国媒体在引述时,经常将前半句省略,难免误导国民。美国将国内立法置于国家间的联合公报之前、之上。美国国会2018年3月16日、2019年5月7日分别通过《台湾旅行法》、《台湾保证法》,尽管对美国行政部门无约束力,但仍清晰表明升温与台湾关系的企图。

主导:突然提议“特金三会”

特朗普的不确定性,的确是神鬼莫测,与金正恩的峰会,次次不按常理出牌。突然同意新加坡首次峰会,临时取消后又迅速恢复;河内峰会小范围会谈欢声笑语,大范围会谈突然不欢而散;G20大阪峰会后顺访韩国,在6月29日晨的推特上突然提议,与金正恩在韩朝边境的非军事区第三次会见。

朝鲜官媒擅长“打嘴炮”,长期攻击韩国在野的自由韩国党、日本政府。“特金二会”破局后,朝鲜官媒又恢复攻击美国和文在寅,由此风向标可判断,美朝、韩朝关系明显降温。例如6月27日,朝鲜外务省负责美国事务局长权正根发表谈话,指责“美国口头上议论朝美对话,可实际上空前恶毒地进行反对朝鲜的敌对行为”;指责文在寅政府“制造好像自己‘调停’朝美关系的舆论来企图抬高身价”。朝中社6月28日评论《必须立即取消有害无益的妄动》,抨击“美国和南朝鲜当局决定将于8月进行‘同盟19-2’联合军演”。

4月12日,金正恩在朝鲜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上发表施政演说,攻击美国“百般进行阴谋活动”;自抬身价,朝美第三次峰会如像河内峰会一样,“既不欢迎也没有兴趣”;对美国发出强硬的最后通牒,“要重启朝美对话,需要美国拿出正确的算法,其期限是到年底。”

谁也没料到特朗普竟然按约回应了,而且是主动邀请、主动来访,甚至提议踏上朝鲜领土。这对朝鲜是空前的、意外的外交胜利。受困于国际社会严厉制裁的金正恩喜出望外,欣然接受。数小时后迅速由外务省第一副相崔善姬通过朝中社回应,该提议“非常有趣”。

当地时间6月30日15时46分,特朗普与金正恩果然在板门店握手,并进行40分钟第三次峰会。从而实现朝鲜半岛停战状态66年来的“四个首次”:首次现任美国总统踏上朝鲜领土,首次在板门店实现美朝峰会,首次公开邀请朝鲜最高领导人访问白宫,首次举行美韩朝三方峰会。的确是国际关系史上极具象征意义的一刻。

这次峰会应是临时动议,不仅各方礼仪仓促,媒体直播画面也杂乱。金正恩与特朗普会见时坦陈,“得知你在推特上发出邀请,我感到非常惊讶”,对特朗普跨过“三八线”进入朝鲜国土“很荣幸”。

恢复朝核谈判,局面不再恶化,这是好事,但不意味着双方立场有实质动摇。特朗普企图以建立更好的私人关系,推动改善美朝关系,笔者对此悲观。首先,特朗普易变、善变,私人关系并不牢固。看看马克龙2018年4月访美,特朗普的热乎劲,再看看如今他和马克龙的关系;他称白宫很多高官、内阁部长是“好人”,可是撤职、解雇毫不手软;他称多个国家首脑(包括中国)是“朋友”,可是单边制裁、长臂管辖也毫不含糊。

其次,美朝安全利益结构没有变化。特朗普是“政治素人”,根本不计较官场老套,试图以峰会营造的虚幻友好,交换金正恩的实质让步。问题是朝鲜以CVID方式弃核,涉及金氏家庭和朝鲜政权的安全,决非易事,也决难如特朗普所愿。

只有美国和安理会维持严厉制裁2-3年,金正恩才会进退两难。如果退,他不敢恢复核导试验,否则前期外交努力全部“打水漂”,且美国必然迅速起草安理会第11个升级的制裁决议草案,中国也帮不了忙,没有悬念地又是全票通过。如果进,意味着他在弃核问题上向美国立场进一步靠拢,萨达姆、卡扎菲、阿萨德又是前车之鉴。

金正恩、文在寅分别称赞特朗普“勇敢且果断”、“非常勇敢”,带有恭维的成分。美国历任总统去板门店与朝鲜最高领导人会晤,非不为也,实不宜也。金日成、金正日也一直渴望甩掉中国,直接与美国和谈、建交。文在寅在三方峰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朝韩领导人会晤将在不远的将来举行,表明韩国又跃跃欲试做美朝的“中间人”、“调停人”。

特朗普明智地提出不急于达成朝核协议,“速度不是目标”。“富而欲贵”的特朗普,有两个“执念”、“痴念”:一、通过解决朝核问题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二、把女儿伊万卡培养成美国首位女总统。美国右翼精英可以劝诱他耐心些。也许特朗普总统将终极解决朝核问题,签署《朝鲜和平协定》、美朝建交,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未必是唐纳德˙特朗普,而是伊万卡˙特朗普。

(作者为独立评论人,文章转自金融时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